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慧数字城市是智慧城市的灵魂、数字城市的升华、从数字城市迈向智慧城市的通道。智慧城市的四大基础为智慧数字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如果把智慧城市看作一个人,那么智慧数字城市是这个人的灵魂,云计算是这个人的大脑,物联网和互联网是这个人的手足和经脉。智慧数字城市的三大要素为数字城市、知识库、并行方法,其中数字城市是智慧数字城市的数据基础,知识库是智慧数字城市的智慧基础,并行方法是智慧数字城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作为丹顶鹤故乡的齐齐哈尔市更应该依托这种资源来弘扬和彰显鹤文化,并要把鹤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从而提升城市品质和精神动力。因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形象、特色和亮点,是城市的内核和凝聚力之所在,经济和文化同城市与生俱来,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魂"和根,有了发达的经济作基础,城市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有了别具特色的文化作保障,城市才会魅力无限。  相似文献   

3.
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有人说,城市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动机,中国经济的区域竞争已越来越演变成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如何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这是市长们殚思竭虑的大问题。面对捉襟见肘的城市财政和嗷嗷待哺的城市建设,经营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为突破城建瓶颈,运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宏观调控和社会秩序保障职能,不断提高城市上地资本和  相似文献   

4.
城市理念识别制订出来以后,就要通过动态和静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城市的行为识别是城市理念识别的动态表现形式。如果说,城市的理念识别是“灵魂”的话,那么城市行为识别则是城市的“手”和“脚”,即通过对内对外的一系列行为过程,点点滴滴地渗透,表达城市的“灵魂”。 一、城市行为识别——城市的“手”和“脚” 城市行为识别是城市理念诉诸计划的行为方式。它通过一  相似文献   

5.
发展生态工业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工业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一个城市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生态工业是城市现代工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生态工业体系建设的载体和核心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区。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个城市举行的马拉松赛事每年都以几何级数增长,举办马拉松赛事一方面是为了带动城市环境的建设,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城市马拉松作为城市推广的新宣传方式,可以帮助举办城市更深层次地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和城市影响力。塑造城市的文化和个性,提升全民健身意识,分享城市精神,促进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2,(24):44-44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促使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及人才加速向大城市、中心城市聚集和流动,使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可以说,所谓经济的全球化竞争,许多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展开的.因此,21世纪必定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世纪.要赢得经济竞争主动权,必须把城市发展提升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激发城市活力,加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8.
王聪 《宁波经济》2013,(10):43-44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智慧城市或许是信息化城市、数字城市的一种新型叫法,但实际上,这个名词的含义远非如此。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它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说,智能城市和数字城市仅仅局限在信息的采集阶段,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的四大基础为数字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如果把智慧城市看作一个人,那么数字城市就是这个人的灵魂,云计算是这个人的大脑,物联网和互联网则是这个人的手足和经脉。智慧发展的愿景。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具有人文、社会、创新、绿色、科技等内涵。智慧城市应该是创新城市、人文城市、平安城市、幸福城市、宜居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因为智慧城市正在改变或将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智慧城市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否需要经营?城市是否可以经营?是经营城市?还是城市经营?经营城市和经营企业有何区别?经营城市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经营城市的主体是谁?谁来经营?城市市长?城市政府?城市市民?政府与市民共同经营?经营城市的客体是什么?经营什么?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全部都能经营?部分能经营?经营城市和城市建设投资融资体制改革是什么关系?筹集资金是经营城市的唯一目的?经营城市土地?城市土地可以经营?如何经营?经营城市在城市土地供给方式上有何变化?经营城市土地的误区和风险是什么?怎样防范?城市的“软件”能否经营?怎样经营城市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城市空间形象?经营城市和城市管理、城市管治有何区别?经营城市是否可以代替取代城市管理、城市管治?经营城市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是什么关系?经营城市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顾客感知的城市品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品牌存在于城市顾客内心,是顾客对城市的体验和评价,以及城市所能带给顾客的整体印象和联想的总和。本文认为建设城市品牌的关键是要明确顾客的需求,找到顾客期望的价值点。本文发现城市自然条件、生活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潜力、产业状况、亲和力,以及顾客基于城市传播所形成的对城市的总体印象和联想,是影响顾客城市品牌感知的主要因素,城市顾客基于这些要素对城市进行判断和选择。最后文章从六个方面对城市品牌塑造方法进行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夏立新 《辽宁经济》2012,(12):62-64
城市精神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精神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对现实城市理念、城市建设、价值目标、人文风貌的概括和升华。抚顺城市精神应该是抚顺这座城市独有的人文、社会、自然变迁和时代需要的综合精神的结晶。培育城市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世纪所推崇的文明和进步的价值,应当是和人类健康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相匹配,与城市功能相吻合的产物。城市的外延是环境,城市的内涵是服务。良好的环境是树立城市形象的前提,优质的服务是激发城市活力的基石。作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角和领唱,城区政府当如何立足城市世纪的发展和要求,实现角色转换和职能定位?营造开放式环境,创建服务型城区是我们最直接和最现实的追求。一、以体制创新为动力,营造城区开  相似文献   

14.
把城市经营的本质认为是服务城市资金筹集这个目的,这是对“经营城市”理念的误导。我们讲城市经营,是为提升城市价值和城市竞争力服务的、首要的城市功能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李迈  梁荣  董勇 《北方经济》2013,(2):31-33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城市中各个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都是城市发展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是城市内部密度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也是城市聚集地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主要包  相似文献   

16.
高校和城市发展有着天然关系,城市是大学的载体和依托,而高校则是城市的名片。文章认为,高校与智慧旅游城市互动发展息息相关,智慧旅游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是高校,高校对城市建设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也推动了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是各级领导面临的新课题。深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走城市资本运营之路,是盘活存量、激活增量的战略举措,是解决目前城市建设资金紧张、城市政府财政困难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齐齐哈尔市的城市性质问题 正确地认识和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是研究制定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前提。所说城市的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职能,即城市的个性、特点、作用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主要是分析其最本质的个性,说明其主要职能,指出其发展方向。 按城市性质和职能分类,当前我国城市可基本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种类型是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即具有综合性职能的城市。再一种类型是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这种  相似文献   

19.
杨克诚 《北方经济》2007,(19):94-95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通过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城市信息资源,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完善城市信息服务功能,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使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得到提高.这是信息化带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显著成果,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冯晓萍 《魅力中国》2011,(5):275-275
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而广场是城市、乡镇公众社会生活中心,是一个集中反映城市、乡镇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城市外部公共空间,它是该城市对外展露的“窗口”。一个好的城市广场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和满足市民生活需求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