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对原油、铁矿石和大豆等国际大宗商品需求越来越多。2009年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已经商达70%,但在国际大豆定价权方面,充当“大买家”角色的我国,话语力量仍然十分微弱。我国对大豆生产和收购成本高,大豆产业链不合理,缺乏一个自己强有力的大豆国际定价中心等原因造成中国大豆产业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只有加大政府对国内大豆产业的支持力度,合理规划整个产业链,建立完善的大豆期货市场,加强大豆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才能增强我国大豆产业安全和在国际大豆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使铁矿石资源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硬瓶颈,资源的相对贫乏和对外的高度依赖使中国成为国际矿业巨头、贸易商、海运商围剿的对象。以中国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和消费国、最大铁矿石进口国的身份,可利用金融危机引发的铁矿石资源供求逆转的时机,完善市场体系,革新定价规则,调整产业政策,力争中国成为全球铁矿石市场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运动直接带动了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继而导致了世界铁矿石需求量的迅速增长。随着世界尤其是我国对铁矿石需求的急剧增长,全球铁矿石开采得速度明显加快,但供给仍赶不上需求。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2008年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总量的52%。但中国在定价方面却缺乏相应发言权。然而国外铁矿石生产集中在三大企业,而作为主要买家的中国企业分散议价,在国际铁矿石资源上基本没有说话权利,进口铁矿石价格受制于其他国家。我们应主动加强对我国未来铁矿石战略的研究和思考,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变国际矿价谈判中受制于人的现状,争取在铁矿石价格上的发一言权,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维护我国国民经济和钢铁企业的安全与利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水涨船高,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市场造成重要影响,国际铁矿石年度谈判模式2009年一朝打破,虽经一年多时间却仍未形成新定价模式,中国钢铁业因此遭遇巨大挑战,不仅因为矿石高价位运行,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仍难成形,临时定价可能将维持数年的时间,还因为中国钢铁业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中国对策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5.
潘万柱 《魅力中国》2013,(26):69-70
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本该最有发言权,但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连续多年痛失“话语权”,令国内钢铁业损失惨重。过去8年中。我国因进口铁矿石价格太高,损失高达7000亿元。随着铁矿石定价长协机制的终结、季度定价的兴起以及曼为灵活的短期定价的试行,全球三大矿商所期待的指数定价机制将开始实行。中国如何应对新的定价机制。并从新的机制中重拾失去多年的定价权,将深深影响我国整个钢铁工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董彦 《中国报道》2008,(3):75-77
2008年2月18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宣布今年的铁矿石协议价格比上年上涨65%。中国今年进口铁矿石总数将超4亿吨,如按此计算,中国钢铁企业在2008财年的成本将上升100多亿美元。作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商,我们为何屡屡缺失定价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王国清 《中国经贸》2013,(23):56-57
<正>筹备已久的铁矿石期货于10月1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铁矿石期货的上市是继我国制定铁矿石价格指数、上线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之后提升我国铁矿石国际定价话语权的又一重大举措。中国铁矿石期货合约的三大亮点大连商品交易所10月14日公布了《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合约》和相关实施细则修正案。合约中约定了铁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国内对油脂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不断增加。2002年以前,中国在转基因农产品进口方面未采取任何特定的管制措施,转基因农产品在以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出口受阻之后,便将出口目标转向对转基因农产品没有限制进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量激增。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大豆累计进口438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6%,占世界总进口量的54%。进口大豆将占国内总压榨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9.
《港口经济》2011,(1):64-64
自2000年以来,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出现十年首降。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只有6900万吨,而到2009年增长到了6.27亿吨。与进口量大幅增加相伴随的,是铁矿石价格的快速上扬。  相似文献   

10.
邵珠超 《北方经济》2012,(20):33-33
铁矿石是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的矿产品之一,几乎每年都需要和三大矿山企业进行铁矿石的价格谈判,但几乎每次都已提价告终,不断挤压我国钢铁企业的利润;稀土是我国大量出口的矿产品之一,虽供应了世界的绝大部分需求,但我国依然没有取得国际稀土市场的定价权。这篇论文就从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出发来解释这个矛盾现象,并且根据级差地租理论的条件、前提来找出我国应对铁矿石和稀土定价方面的不利地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铁矿石谈判风云2005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起伏跌宕,几乎打破几十年来有效运转的铁矿石贸易谈判机制“世界钢铁工业正在处于自‘二战’以来的第二个黄金期。”国际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表示,“第一个黄金期从1945年开始,到1975年结束,由日本钢铁业主导。第二个黄金期从1995年开始,正在由中国主导。”他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钢铁业快速增长的状况还会持续。BHP在“第三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5年中国铁矿石会议”上向到会媒体广泛散布了他们这一观点。有中国主要钢铁厂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爱泼斯坦和鲁宾菲尔德提出的PCAIDS 模型,模拟了国际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巨头力拓与必和必拓之间2007 年10 月提出的兼并的单边效应.研究发现,该兼并对世界铁矿石市场价格将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兼并后形成的新企业将大幅度提高其产品的价格.兼并也会引起印度、巴西和南非铁矿石提价,尽管幅度要比"两拓"要小一些.中国的进口铁矿石主要来自于两拓、巴西、印度和南非,因此,如果"两拓"兼并将极大地提高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国际铁矿石定价策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娜 《改革与战略》2012,28(2):58-59,65
2008年以来,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动摇。文章针对定价模式机制的变动,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于铁矿石供需双方定价机制进行分析,揭示铁矿石定价过程中双方的谈判地位的转变,并从需方角度提出采用反"哈灵顿"博弈策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一致对外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国际铁矿石合同新价谈判为出发点,运用博弈论剖析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权。提出如何取得中国应有的定价话语权的必要措施:1、与日本、韩国合作,结成价格谈判联盟;2、尽快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3、通过与外商合作开矿等方式,打破垄断;4、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铁矿石资源长远供给战略。  相似文献   

15.
尚鸣 《产权导刊》2010,(7):18-19
粮食将是继石油、铁矿石之后新的全球性战略资源。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与铁矿石一样,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需要在这些大宗商品领域体现出“中国定价”。  相似文献   

16.
鹿建光 《西部论丛》2008,(12):68-70
2008年对于中国铁矿石进口而言是个充满变数的年份。铁矿石年度协议价格继连续6年大幅上涨、国际矿业巨头赢得高达65%-96.5%的涨幅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又以亚洲钢厂支付的铁矿石价格比欧洲钢厂低为由,于9月初向中、日、韩大型钢铁企业提出在已达成2008年度协议价格基础上追加涨价12%的要求,并在遭到中国钢铁企业坚决抵制后,中断对华铁矿石供货。延续28年之久的“首发跟风、长协、离岸、同涨幅”传统铁矿石合同谈判定价机制名存实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继必和必拓实行铁矿石月度定价后,时隔半年,另一个矿业巨头力拓又决绝地离开了季度矿市场。6月23日,力拓表示,现有的长期协议到期及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将转向更为灵活的铁矿石定价策略,包括按季度、月度甚至每天进行定价。力推铁矿石定价逐步短期化,两拓(即必和必拓、力拓)可以通过合同条款  相似文献   

18.
问君 《上海经济》2010,(5):52-53
2010年3月31日,代表欧洲钢铁企业利益的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正式向欧盟委员会举报国际铁矿石定价中存在的垄断嫌疑。  相似文献   

19.
《港口经济》2011,(1):64
自2000年以来,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出现十年首降。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只有6900万吨,而到2009年增长到了6.27亿吨。与进口量大幅增加相伴随的,是铁矿石价格的快速上扬。工信部原材料司提供的  相似文献   

20.
在铁矿石定价机制上,力拓不顾中国传统长协客户的集体反对,选择了短期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