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去年以来,电荒、油荒、煤荒,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能源饥荒逼近中国。5月16日,曲格平教授在上海国际科普论坛上呼吁:当前中国环境问题面临着历史上任何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复杂和严峻局面,对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人民健康乃至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联合国今年公布  相似文献   

2.
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必需要素。随着资源的被开发与使用,资源不断减少,环境不断恶化,人们的生活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战略思想,其核心内容是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余维洲 《经济管理》2007,(12):46-51
资源约束矛盾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电力紧张在区域范围内甚至成为发展的瓶颈。缓解资源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而从我国的现有资源状况出发,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则是一种符合循环经济又切实可行的项目选择。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工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有关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构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产业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节约型社会是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通过深化改革、高速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节约型社会包含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和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7.
房蕊 《经济师》2006,(10):32-3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8.
《经济咨询》2005,(4):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不在于循环本身,而在于它从生态中心主义出发,倡导了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从解决资源和环境沉重压力的实际出发,走节约型道路,建立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既是当前中国式循环经济的必经阶段和现实选择,也是我国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以及建立循环型社会和生态型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与管理》2005,19(9):1-1
中国资源问题的现状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是从中国的历史纵向看,资源应用的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低下。研究表明,当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中国资源利用虽有明显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二是近年来中国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  相似文献   

11.
《经济视角》2005,(8):12-15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革命。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有限的资源为代价,正在成为东北地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循环经济在振兴过程中已经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走上一条绿色的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陕速增长,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简肖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的约束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党和政府及时作出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确保经,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把循环经济融入我国主流经济概念之中,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这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坚 《发展研究》2009,(12):54-56
循环经济是海西区建设的题中之义,关系到海西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在充分肯定福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就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需要把握的发展环节、工作重点,需要切实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鼓励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从资源循环特征的分类出发,总结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现状,并通过节约指数对国际问资源消耗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比较分析可知,要想建设好"两型"社会,由以资源消耗型主导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以资源节约型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型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 (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只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排放,甚至零污染排放。循环经济的模式可简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的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循环经济则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其本质是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6.
“瓶颈”待破,直面资源供给现状,中国需要彻底转变发展模式,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否则可持续发展将成空谈。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讲,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造成人均土地资源比较稀少,所以对于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循环经济的概念,进而提出了循环经济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I. Introduction Recycling economy melts cleaner production with multipur- pose use of wastes. According to material cycle of natural ecosystem and the rule of energy flow, recycling economy aims at reconstructing economic system to make economic system melt into the process of material cycle of natural eco- system and to establish a new kind of economy [1].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whose natural resources are comparatively poor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much fragile. Neither t…  相似文献   

19.
实施循环经济模式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例,分析了建立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闭合回路的策略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宁  王晶 《经济视角》2006,(5):63-65
一、循环经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只能阻碍我国进入真正现代化社会的速度。我国的消费体系仍在形成阶段,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消费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