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海利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3):194-204
文章基于1997~2008年浙江省教育支出和卫生支出的受益归宿分析表明,民生支出的最大受益者为人均收入最高地区居民,最大受损者为人均收入次低地区居民,民生支出具有累进性,距离公平正义的政策初衷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如果考虑不同收入组别生活成本、支出需求的差异,民生支出的公平程度将有所提高。通过建立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可以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的公平正义水平。 相似文献
2.
3.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本文检验了单个家庭的医疗支出是否受到社区或村落内其他家庭医疗支出的影响.OLS模型及工具变量法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户主、家庭、社区或村落等相关变量,考虑到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家庭医疗支出依然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估计结果稳健.同一社区或村落家庭的平均医疗支出每增加... 相似文献
4.
运用家庭预算资料中的居民医疗支出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经历了持续的增长过程,而在完全自费医疗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不平等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的地区收入差异及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低收入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足.因此,政府应更多地关注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控制医疗服务价格. 相似文献
5.
医疗支出差异在各省间均有存在.影响家庭医疗支出总额的主要因素则有户主年龄、家庭工作人口数、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食品支出总额.医疗支出较低的江苏省与黑龙江省相对其他各省间的差异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6.
城镇居民健康差异与医疗支出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CHIP2002城镇住户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健康和医疗支出行为的经济原因以及医疗费用及医疗补贴向高收入者集中的问题。健康状况是影响医疗支出行为的重要因素,收入对医疗费用有显著作用,收入差距程度、医疗费用高低也构成医疗支出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经济研究》2017,(9):133-149
本文采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评估入户调查数据,构建医疗服务利用对预期价格敏感性差异的面板门槛模型,发现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应为家庭年度医疗服务自负金额占收入的44.13%;继续建立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后,个人收入将降低0.1163个百分点,个人健康将降低7.9947个单位,个人医疗服务支出将增加0.6344个百分点;基于现行大病保险实践经验提出三种大病保险补偿方案,均可显著降低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但从降低幅度和平稳性两个方面比较,以家庭为补偿对象、以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作为补偿标准的评估方案则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方案。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和宏观数据,考察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负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补需方”和“补供方”维度来看,两项支出对医疗总费用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主要体现在住院费用方面。“补需方”有利于降低自付费用进而降低患者医疗负担,而“补供方”则会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2)“强基层”对各类医疗费用均呈现出不同的降负效应。(3)各分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分别通过提高患者就诊频次、增加医疗资源和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等渠道,进而对医疗费用产生不同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结构,提升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为降低居民医疗负担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数据显示,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比上升,个人卫生支出占比持续下降,2017年占比30%达到最低;但是从1990—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都持续上升,看病贵问题依然较为严峻。文章立足于鲍莫尔成本病理论,结合统计年鉴中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工资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医疗卫生支出有显著影响,但医生工资和居民医疗费用支出之间是反向弹性关系,表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不存在鲍莫尔成本病问题,但是存在医生的薪酬水平低导致医疗支出增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支出与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研究》2014,(12)
文章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利用Heckman模型、两部模型、面板Logit模型和排序模型等方法,在系统控制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医疗保险促进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总支出,提高了老年人的及时就医概率;(2)医疗保险虽然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但是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尚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3)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家庭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1.
运用2011-2016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不同融资渠道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债权融资在整体上对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分地区看,其在东部地区发挥了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则起到抑制作用;②从整体及中西部地区看,股权融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且抑制了东部地区技术创新;③对股市板块进行细分后,整体上股权融资中只有创业板股权融资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主板和中小板的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2008年~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政府补助的债务融资效应,结果发现政府补助作为一种积极信号能显著增加企业的银行信贷资金规模,而且这种效应在民营企业比在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政府补助同时也能显著降低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国有产权性质能强化这一功能,从而导致政府补助降低融资成本的作用在国有控股企业比在民营企业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Inequity Aversion and Team Incentiv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edro Rey-Biel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110(2):297-320
We study optimal contracts in a simple model where employees are averse to inequity, as modeled by Fehr and Schmidt (1999) . A "selfish" employer can profitably exploit envy or guilt by offering contracts which create inequity off-equilibrium, i.e., when employees do not meet his demands. Such contracts resemble team and relative performance contracts. We derive conditions for inequity aversion to be in itself a reason to form work teams of distributionally concerned employees, even in situations in which effort is contractible. 相似文献
14.
15.
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孝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6):49-53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汲取资金的制度安排,而民间金融是真正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式金融以提供其替代和规范现有民间金融以促进其演进来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17.
未来海洋经济产业可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投资机遇。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不可持续的经济活动造成海洋自然资源的损害可能难以修复和再生,《可持续蓝色经济融资原则宣言》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我国参与国际原则的方式,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国际原则的加入应由政府引导同时本着自愿的原则;二是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三是原则的制定要坚持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相似文献
18.
多样性融资对创新企业极为重要,但该领域的经验研究相对缺乏。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融资渠道多元和融资结构多样两方面构建企业融资分散指标,实证检验融资多样性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渠道越多、融资结构越分散,企业的技术创新性越强,且在替换变量和控制模型内生性之后,结果仍具较好解释力,说明融资多样性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考察相关机理发现,融资多样性对高融资约束、强创新程度企业的创新影响更明显,证实融资多样性对创新企业存在缓解融资约束和平滑融资周期的作用机制;最后,针对创新企业类型发现,融资分散促进创新在内部融资主导型企业中更突出,支持了企业融资次序假说;就所有制而言发现,民企因其融资结构单一而制约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金方面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民营航空公司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民营航空融资困境主要源于融资结构不合理。为了寻求融资结构的最优化,本文通过建立各融资渠道的效用函数,构建融资结构优化模型,最后据模型启示提出我国民营航空融资困境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总被引:163,自引:0,他引:163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