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对文献梳理发现,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就业能力。因此,文章从三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是调整社会实践活动的设置目标,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形成考评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三是高校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引导,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因素,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举措。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深化高校教育结构改革,实现合理的就业结构;强化用人单位法律意识,培育大学生良好品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做好"三个结合",培养理想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胖华 《北方经济》2010,(14):11-13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给大学生劳动就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当前经济形势下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大学生来说.应注意发挥自身知识和人力资本优势,用自主创业推动劳动就业,用自主创新推动自主创业;就高校本身来说,要搞好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的严峻就业形势以及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工科大学生思维过于局限、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高校应树立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建立创新型师资团队,全面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高校实践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目的在于推动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激励大学生主动学习、拓展知识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学科竞赛是一种更加直接的途径来帮助大学生发展创新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己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存在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透彻地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对策是当务之急,引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路径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振华 《理论观察》2006,(6):114-115
社会实践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形式。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尚存诸多缺点和不足,为此,高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创新内容、完善机制,切实增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就业竞争力的加剧,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各项就业能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能力不强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已经引起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的视角,从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分析入手,探析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和不足,并结合自己的高校毕业就业工作者实践经验,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业教育与服务、职前培训和求职能力培养等几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展创业教育,对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是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推动创新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纳入就业能力培养内容;要加强校企合作,以实习基地为平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辅导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助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作为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高校创业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在当代社会,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应对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解决他们就业问题要求,更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一要高校树立创业素质教育的观念,二要构建创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三要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邢玲 《改革与开放》2016,(17):104-105
课题组通过对江苏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有着显著影响.大学生多渠道积累人力资本、高校合理设置专业、政府积极完善就业市场等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专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脱节、创新创业能力锻炼平台匮乏等问题和不足,高校共青团凭借天然的政治引领优势、强大的青年群众基础优势、严密而灵活的组织优势以及扎实有效的实践育人优势,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实践为例提出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校友文化是高校育人的综合体现,校友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以校友为主体,将高校的育人工作和大学精神紧紧结合,借助校友文化内涵的内在驱动力,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和发展.高校应发挥校友评价体系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推动作用;优秀校友事迹对在校生就业观的激励导向作用;整合校友资源稳定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用校友奖助学金帮助和鼓励高校困难群体就业;利用校友成功创业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化.  相似文献   

16.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面对新常态下巨大的就创业压力,文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定位于科技竞争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着重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论非智力因素与创新素质的价值与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承军 《理论观察》2005,(6):124-125
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而非智力因素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培养大学生的高质量的情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8.
大众创新创业的理念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新方向,也为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应该正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双创"能力为导向,将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融入实践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优化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李学昌 《黑河学刊》2022,(5):110-117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对大学生就业形成不小的挑战,从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角度出发,分析“慢就业”现象的表现、特征及成因,界定“慢就业”的概念,对应届毕业生身份对“慢就业”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应对策略:要合理有效地破解“慢就业”难题,关键在于应届毕业生正确就业观念的养成、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综合就业能力的提升,同时需要社会与时俱进改革大学生招聘机制,淡化应届毕业生身份;需要高校为毕业生提供精致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向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需要家庭引导大学生重塑就业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  相似文献   

20.
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当前的大学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解决学校基层的人力保障问题,重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作业、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总体质量、要增加对人文社科创新的指导、培养学生社团成为创新活动的新增长点和新主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