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疏松出砂油藏的侧钻井防砂问题,研制适用于侧钻井小井眼的防砂砾石充填工艺管柱及相关配套工具.该筛管可以实现压裂砾石充填完井方式,使侧钻井眼充填足够的砾石层.一起组成多级防砂屏障,起到较好防砂效果.同时又能够支撑井壁,防止井眼坍塌,延长井的使用寿命,充分挖掘老井剩余油潜力.  相似文献   

2.
油井出砂量预测是稠油冷采和出砂管理的关键。在分析地层出砂机理和出砂统计数据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有效应力、流体拖拽力、岩石固有强度和生产时间对出砂量的影响,建立了射孔完井出砂量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生产压差、不同射孔密度和不同射开油层厚度下出砂量随生产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出砂量在油井生产初期迅速增大达到一个峰值,峰值过后,出砂量逐渐降低,最后达到稳定。该模型对稠油冷采和出砂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合物储层通常是未固结、弱固结或者有裂隙发育地层,加上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时生产压差较大,出砂问题是目前制约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岩石应力和孔隙变化两种出砂预测方法,分析开采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出砂规律,讨论了分解区的半径和分解压力对于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出砂量和出砂速度的影响,为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经济化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辽河金马油田小洼区块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注汽冲刷对近井地带岩石骨架结构破坏严重,致使地层大量出砂。地层出砂成为制约小洼油田开发最主要的矛盾,清砂质量是影响作业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渤海高含水油田平台水处理面临的压力和难题,满足小井眼生产井大排量、差异化分层注水需求,通过配水器优选和对接机构改进,设计研发新型防砂注水一体化集成管柱,该管柱具有注入量大、可实现大斜度井测调、低打捞风险等技术特点。新型防砂注水一体化集成管柱成功应用于A1S2井,有效解决了该井小井眼、大排量、差异化分层注水的技术难题,日注水量高达5400m~3/d。应用表明,该管柱不仅可以解决高含水油田水处理难题,同时还可以满足注水开发的注入水水源需求,在渤海高含水油田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南海深水气田开发环境恶劣,出砂预测、防砂方式选择和精度的设计至关重要。通过3种出砂预测模型计算了南海深水气田出砂临界生产压差;总结南海深水气田储层粒度特性、黏土矿物含量及吸水膨胀性,利用Johnson方法和Tiffin方法对南海深水气田防砂方式进行理论设计,并根据室内出砂模拟实验结果对防砂方式及参数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开采初期南海深水气田出砂临界生产压差小,但生产后期出砂会加剧,应采取防砂措施。理论设计与出砂模拟实验相结合,推荐南海深水气田使用优质筛管与砾石充填方式完井,砾石层充填厚度为5 cm。现场应用表明防砂设计方案保证了防砂效果和产能最优化,可指导深水气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7.
针对155.6mm(61/8")小井眼钻井时扭矩大、环空间隙小、摩阻大、携砂困难、大段泥岩剥落掉块等施工问题,决定小井眼的钻井液采用高效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中的主剂ZJ-1、BBJ、RH-1通过相互协同作用可以在井壁岩石和钻屑表面形成薄膜,很大程度地提升了体系的抑制性、包被性和润滑性。该钻井液性能稳定易维护抗污染能力强,并且无毒,易生物降解,较好地满足了当地环境保护的要求,特别针对部分地层的强水敏性泥岩有着显著效果,缩短了钻井时间,大大减少了泥浆的稀释率,保障了井壁稳定和井下安全。  相似文献   

8.
稠油出砂问题一直困扰着稠油的开发,尤其是海上胶结疏松砂岩的稠油油田.海上稠油油田热力吞吐采油后,注入的热流体的热量对砂岩的胶结产生了破坏,在吞吐后采油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出砂,如何控制出砂以延长稠油热采的有效期、如何在目前老井的防砂方式下提高稠油热采的效果,一直是困扰着热采井产量的提高的问题,本文使用一种携砂上返模型,以A油田D井为例计算了携砂上返的临界速度,控制临界速度使油井有限出砂,保证稠油热采的延续性,提高稠油热采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折算百米吨液耗电及折算系统效率来评价排砂采油射流泵井百米吨液耗电及系统效率的方法,推导出了其计算公式。油层排砂后,表皮系数降到一个绝对值较大的负值,作为油藏驱动力的生产压差减小,动液面升高。射流泵排砂采油往往不但降低了生产压差,而且产量也会增大。油藏驱动效率的增大相当于降低了传统意义上的百米吨液耗电,增加了传统意义上的系统效率。对于排砂采油,排砂前污染越严重以及排砂后表皮系数负值越大,折算系统效率越高。给出了胜利油田郑408-8井经过不排砂有杆泵开采及后来的排砂采油射流泵开采的实例。该井折算百米吨液耗电为7.97KW·h/(100m·t),折算系统效率为30.18%。这两个数据都与不排砂的有杆泵井处于同一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茨榆坨油田常规稠油油藏存在低压、低渗、出砂、油稠、地层污染严重等问题,考虑到油藏本身特点,对其开展了压裂充填技术。运用端部脱砂原理,对携砂液、充填砂以及压裂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对该稠油区块的地层改造,对因出砂造成的近井亏空地带进行了高压充填,在近井地带形成了新的高渗透流道,有效地改善了原油在井底的流动条件。现场应用情况表明,措施后油井增产效果显著,地层出砂得到有效遏制,区块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渤中区块薄弱地层承压能力低,钻具下放产生的激动压力易造成薄弱地层发生破裂、循环漏失等井下复杂情况,设计合理的钻具下放速度至关重要。考虑钻井液渗滤效应,得到了激动压力作用下的井周应力及地层压力分布规律,以井壁有效周向应力达到岩石抗拉强度为破裂准则,得到薄弱地层安全评估模型。综合考虑钻具下放速度、下放深度、钻井液密度对井底安全的影响,建立了包含以上3个参数的井底安全评估图版。渤中区块已钻7口井应用该安全评估图版效果,验证了图版的便捷性及准确性。钻井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钻具下放速度、下放深度及钻井液密度3个因素对井底安全的综合作用,防止井底岩石破裂,从而保证下钻时井底安全。  相似文献   

12.
金辉 《化工管理》2013,(16):101
本文针对大洼油田出砂十分严重的细粉砂岩油藏,通过分析地质特征、开发存在问题、油藏出砂情况等,探讨出砂机理和防砂存在问题,进行了出砂预测,提出了地质和工程结合、综合防砂、系统治理的技术攻关思路,通过应用高强度井壁造型固结工艺技术,达到更好的防砂和生产效果。为大洼油田进一步的防砂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同类细粉砂岩复杂油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并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某海上油田在建设初期一般采用大泵径潜油电泵强采,导致该区块疏松岩石结构出砂严重,经技术分析,拟采用水平井充填一体化化学防砂完井技术进行完井。该工艺能形成多级挡砂屏障,阻止地层砂的流动,同时获得了较低的防砂完井表皮,化学防砂有效周期长、防砂效果好,综合效益高。本文提出了在合理排量下,降低携砂液粘度,用正循环的方式进行砾石充填,最终形成管外挤压充填层,管内循环充填层。该技术在防砂的同时,提高了油田采收率和开发的效果,对于其它海上油田的化学防砂完井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稠油水平井的井筒稳定和生产出砂是完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生产出砂问题会严重影响水平井潜力发挥,有效的完井方式时于保证井壁的稳定、井筒的完好和防止产层出砂,提高油藏的采出程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详细介绍了辽河油田水平井防砂完井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技术现状,分析了其在采油、作业和增产措施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辽河油田水平井防砂完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扩眼器在海上油田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蓬莱19-3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地层出砂和产量下降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恢复生产的方法是通过封堵原有产层、开窗侧钻出新井眼并重新完井。A06ST 04井计划在178mm(7in)套管开窗,侧钻152mm(6in)裸眼并下入127 mm(5 i n)尾管完井。但面临的问题是环空间隙小和井壁不稳定,导致下尾管不顺畅、固井质量难以达到生产要求。扩眼作业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该作业只用一趟钻就成功地将906米的152 mm(6 i n)井眼扩大为178 mm(7 i n)。此后,127 mm(5 i n)尾管顺利下到位,并获得较好的固井质量。作者将在本文介绍新型扩眼器并回顾此次作业的具体过程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塔里木盆地定向井钻井不断增多,针对定向井钻前沿井眼轨迹的三压力(孔隙压力、坍塌压力、破裂压力)预测的需求日益迫切。从井壁稳定的力学机理出发,分析定向井井周应力分布规律,建立定向井井壁稳定力学模型,利用地震、测井联合的反演技术构建定向井井轨迹上的纵波、横波、密度等岩石物理信息,为定向井开钻前提供地层三压力预测剖面,确定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为钻井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规则、平滑的井眼状态以及较大的套管与裸眼尺寸间隙,能较好地保证整个钻井工程中的起下钻、下套管、固井作业的安全顺利。随着渤海油田调整井的深入进行,大斜度井、大位移井等数量剧增,这给钻井作业带来井下安全的考验,基于上述情况,渤海油田尝试采用扩眼技术。通过对近年来引入的机械偏心式随钻扩眼器结构、原理的介绍,以渤海油田某区域为例,进行应用分析、对比得出实际效果。指出,该工具对清除岩屑床、消除局部狗腿严重度、砂泥岩交接台阶等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将原井眼整体扩眼,有利于起下钻、电测以及下套管作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断裂构造影响地应力的大小和方位,直接影响过断层井段的安全泥浆密度窗口。应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断层对地应力场的影响,分析了断层与最大主应力夹角、岩石与断层弹性模量比、最大与最小水平应力比对地应力大小的影响,探索了断层附近地应力方向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断层内部及附近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普遍低于正常地应力,且随着岩石与断层弹性模量比的降低、最大与最小地应力比的增加,断层端部的应力差逐渐增加,井壁失稳现象愈加严重;断层周围最大主应力方向向着与断层走向平行的方向偏转,而破碎带内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则向着与断层垂直的方向偏转。针对渤中区块沙河街组顶部断裂构造的深井,分析了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及井壁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断裂构造深度处的安全泥浆密度窗口范围减小,不利于井壁稳定,为断裂构造发育油田的井壁稳定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井出砂是油田生产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安塞油田塞160区块油井出砂的地质和生产工艺原因及适合该区块的防砂和治理技术。主要介绍对出砂油井的后期治理技术:冲砂。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结合辽河油田欢西油田油井生产特点,结合油井的地下地层物性,油井的出砂特征,探讨了采油厂油井出砂原因、分析了油井出砂机理,详细阐述了出砂原因,结合目前油井常规的防砂技术,提出了具有欢西油田油井氟硼酸化学固砂治理工艺技术。在2011-2014年现场应用过程中,成功实施化学固砂74井次,措施累计增产原油1.38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