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贵CEO的失败 美国家居装修连锁巨头"家得宝"前任CEO罗伯特·纳德利,常被冠以"全球要价最高的执行官"的头衔.入主6年后,纳德利离开"家得宝",领走了约2.1亿美元的薪资.  相似文献   

2.
决定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能生产多少产品,而在于能赚多少钱。最贵CEO的失败美国家居装修连锁巨头家得宝前任CEO罗伯特·纳德利,常被冠以全球要价最高的执行官的头衔。入主6年后,纳德利离开家得宝,领走了约2.1亿美元的薪资。  相似文献   

3.
薄荷 《英才》2007,(2):34-37
CEO们能提高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根据今天市场的反应来看,纳尔代利确实提高了家得宝的股价,不过是通过辞职以及接受数以亿计美元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食GE而不化是纳尔代利最大的失败。在为家得宝注入纪律的同时,他也泯灭了员工的激情和活力,而没有了激情也就没有了奇迹纳尔代利与GE公司CEO伊梅尔特及波音CEO麦纳尼当年曾被视为接替杰克·韦尔奇的三大剑客。在韦尔奇将最终决定告诉纳尔代利时,不胜其怒的纳尔代利几乎是咆哮着对韦尔奇说:“你给我一份验尸报告!”其言下之意是让他知道自己是怎么“死掉”的。  相似文献   

5.
王冰 《企业文化》2008,(4):28-30
一年前,罗伯特·纳尔代利在家得宝被迫辞职,成为“空降高管失意者”俱乐部的新成员。虽然过去几年中,企业高管笼罩的光环逐渐褪去,投资者维权意识与能力不断增长,家得宝股价长期下跌,投资者以及公众对纳尔代利高薪的不满,纳尔代利本人一贯的强硬态度以及家得宝董事会急于推卸压力,这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这位GE优等生的黯然下课,但是纳尔代利在家得宝实施变革的过程中强势推行GE文化,试图驯服而不是因势利导家得宝原来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使得两种强势企业文化间产生激烈对抗,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并最终反映到股价上,这才是导致纳尔代利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英才》2006,(9):52-56
并购优尼科失败后仅23天,雪佛龙CEO大卫&;#183;奥雷里便匆匆来到中国,坐在了中海油CEO傅成玉的办公室里,他这次来不是想“打仗”而是为了“讲和”。  相似文献   

7.
一个“疯狂”又“不修边幅”的CEO成了雇员心中的最佳CEO。在华尔街的最佳CEO和最佳雇主的评选活动中,阿瑟·莱文森和他带领的基因科技排名居高不下。2008年,在美国Glassdoor.com网站所举办的网络无记名投票评选2008年度“最佳和最失败CEO”的活动中,莱文森又高居最佳CEO名单的榜首,支持率高达93%,连乔布斯都逊其一筹  相似文献   

8.
钟超军 《企业文化》2005,(11):25-26
2004年年末的时候,奥美CEO谢里·拉扎鲁斯对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的记者说,“中国无品牌”,“中国企业不懂品牌定位”,“海尔、联想都想成为品牌企业,但目前还不是”……事情已经过去多时,奥美CEO的断言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不断有人对谢里的“断论”提出  相似文献   

9.
《中外管理》2011,(10):42-43
→GE,这家130多年的传奇企业,最引人注目之处还不仅是其琳琅满目的产品创新,而是它成为“世界级CEO摇篮”的传奇。→从通用电气第一任总裁查尔斯A.科芬,到“美国商业领袖”雷吉。琼斯,再到“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进而蓟扫除韦尔奇弊政的继任者杰夫·伊梅尔特,GE都不愧为“世界级CEO摇篮”。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纳德里在通用电气工作了近30年,在竞聘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时输给了杰夫·伊梅尔特。2000年底,他来到家得宝公司(HomeDepot)担任首席执行官。家得宝公司由富于开拓精神的波纳德·马科斯等人创立于1978年。当时,家得宝发起了一场零售业的革命,改变了家居物品的销售方式。在成立后的头七年里,家得宝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公司建立了一个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也就在那一年,公司总共拥有了60家购物中心,6600个雇员和10亿美元的总收入。之后,家得宝不断发展壮大。十年后,公司已经拥有500家购物中心,98000名雇员和将近200亿美元的…  相似文献   

11.
马云史玉柱支招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近日,面对全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纷纷遭遇“寒冬”的事实,阿里巴巴CEO马云、巨人网络CEO史玉柱分别为他们支招如何“过冬”。  相似文献   

12.
如今新上任的CEO已经没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被称为“25位最有影响力的咨询顾问之一”的马克·哥特弗莱森(Mark Gottfredson)和同事史蒂夫·肖伯特(Steve Schaubert),为那些不愿提前出局的CEO找到了四项“突破法则”。  相似文献   

13.
雷石东,维亚康姆CEO,82岁。默多克,新闻集团CEO,73岁。这两位近来频频现身中国的“高龄企业家”——用中国的官话讲,依然“奋斗在第一线”。即便是有全球第一CEO之称的韦尔奇也是到了66岁才“卸下了身上的担子”。 雷石东曾扬言,“我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所以,他肯定没办法理解最近中国几位60刚刚出头的  相似文献   

14.
或许GE真的应该引以为豪.它培养出来的经理人不仅身价高,连遣散费都相当傲人.1月3日,美国最大的家居用品公司--家得宝公司宣布,58岁的纳德利已于前一天辞去该公司董事长、CEO及总裁之职,为此公司将付给他价值2.1亿美元的遣散费(1.9亿美元股票外加2000万美元现金).……  相似文献   

15.
《海尔人》报道,2008年11月6日,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在美国波士顿与美国GE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见面餐叙。久仰相逢,必有很多话题,但这两位中美著名企业家着重讨论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放权?如何实现员工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16.
“世界第一CEO”韦尔奇只是通用电气公司(GH)130年发展史中所历经的10位CHO之一。这10位CEO的平均任期为13年,备自都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功绩。那些CEO职位竞争的“失败”者,则成为了其他公司的CEO。通用电气公司在2011财年的营业收入为1473亿美元,净利润141亿美元,截至2011年底总资...  相似文献   

17.
王悦承 《英才》2003,(1):67-69
“你,C×O了吗?”对于在高科技公司里谋生的人来说,这大概是近两年最流行的见面语。在C×O中牢牢占据头把交椅的无疑是CEO,这个称呼到了中国竟然得到了首长般的待遇。相对而言,COO的回头率显然要比CEO低得多,尽管他一个人身上就贴了两个“O”。听过COO的人很多,确切理解COO的人较少,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正> CEO马年纷纷“中箭” 马年成为CEO们的“坎儿年”。2002年的马年本应是“马到成功”之年,但是全球却刮起CEO“落马”风,昔日的金饭碗如今变成泥碗。据统计,在2002年,平均每天就有两个CEO落马。安然的雷肯、安达信的贝拉迪诺、世通的伯纳·爱伯斯、凯马特的查尔斯·康纳威、泰科国际的柯兹洛斯基、菲亚特的坎塔雷拉、维旺迪的梅西耶、德国电  相似文献   

19.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6,(12):16-16
5月30日,高盛董事长兼CEO亨利&#183;鲍尔森被正式提名为美国财政部长,有着从政传统的高盛“造星工厂”里又有一位人物迈向权力巅峰——之前,高盛前CEO罗伯特&#183;鲁宾曾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前董事长斯蒂芬&#183;弗里德曼是布什的首席经济顾问。  相似文献   

20.
流沙 《企业文化》2010,(4):64-64
在许多国人眼里,往往会把“通用汽车”视为“通用电气”,还有一位在企业当经理的朋友,大笑当年的CEO杰克&#183;韦尔奇“牛皮”吹大了,又是出书,又是号称是全球企业再造大师,你看看,韦尔奇留下的那些“法则”也救不了通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