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清清 《经营者》2004,(9):124-125
高技术企业竞争激烈,风险大,更需要这种“高感情”管理。它是医治企业官僚主义顽症的“良药”,也是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2.
张守纪 《企业研究》1998,(11):26-2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知识主管、企业再造、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扑面而来的股股新潮,颇使现代企业的经营者有茫然不知所措之感。然而,有矛就有盾,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家,在长期的市场体验中,总结出了“一网打尽”的生存四字诀,这对刚刚迈入市场经济大门的中国企业,无疑是一剂强身健体的良药。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管理,贯穿于企业从决策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囊括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领域宽、门类多。笔者随“三秦企业管理行”采访,耳闻目睹。亲身感到,企业管理也要牵“牛鼻子”。 “利菌沙”已走出陕西省界,享誉全国,成为人们必备的消炎良药,这个产品使年亏损额达上千  相似文献   

4.
“首届中国企业家与公共关系高峰论坛”是北京遭受SARS以来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论坛嘉宾与参会企业代表共同分享和交流了企业公关的成功经验与心得。论坛的讨论提出的建议不失为SARS之后企业修复伤痛,整顿发展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5.
时下,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疑难杂症”,可谓药方不少,良药不多。药不对症自然使得国有大中型企业日见窘迫。 对于企业亏损现象,我们可以作出无数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阐述,却忘记早已嚼烂了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些老生常谈。 我们可以创造出“疲软”、“负增长”等许多遮脸的新鲜名词,却忽略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一古老而又朴素的真知灼言。 我们可以给优秀的厂长经理戴上各种光灿灿的桂冠,却忌讳“一个人救活一个厂”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正>“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企业文化?”这问题听来有点荒谬。企业文化难道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唐骏,中国的“打工皇帝”, 新兴职业经理人的领军人物,现任盛大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他是在不久前于北京举办的“赢在前沿”讲座上提出这个问题的。为什么他会在这个讲求实务的讲坛上,选择这样一个看似“务虚”的问题,看看他给出的答案我们就明白了。“企业文化很重要,我们需要企业文化,但是, 中国企业现在不处在需要讲究企业文化管理的阶段, 在中国谈企业文化现在太早了。”这是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从见到他的第一时间起,就不时地强调着:“关于我个人,真的没什么。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不过,在他谈这几年的经营时,“人才”“商机”和“价值”这几个要素被他强调得欲发重要起来。原来这是他经营企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被称为“智慧先生”并非无功受禄。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处事能力的确棋高一着。让我们看几个片断。 欣赏刻薄欢迎粗暴 智慧先生常说:“我非常注意那些刻薄、粗暴、令人不愉快的家伙,只有他们才会勇于谏言,直话直说。如果你能找到很多的这种人,让他们时刻跟在你身边,然后耐心地听他们说话,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这番话值得所有的企业老板和主管品味。世间有不少企业的大生意.都是毁在阿谀奉承的部属手里。 忠言,往往是逆耳的。智慧先生视“忠言”为良药,企业在他手上,焉能不兴旺发达? 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也…  相似文献   

9.
物资调配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作者从基层管理角度出发,对目前地市级供电企业调配室运转,提出解决方案模型。通过“品牌”的推广,为物资集约化体系提供一每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外包”作为一种管理时尚正在迅速蔓延,许多企业将之视为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良药。但也有学者研究表明,“外包”策略的经济表现并不如意。本文试图以通信制造业为例,从“外包”的优缺点、“自制”的优缺点、“外包”与“自制”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给企业以启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掀起了一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浪潮。经济寒潮袭来,企业应该如何面对?是在逆境中束手待毙,还是在浴火中重生?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有一个著名的“冰淇淋哲学”,对逆境中的中小企业也许是一剂御寒强身的良药。  相似文献   

12.
李万来 《企业文化》2003,(12):45-48
企业文化这一新兴的管理科学日益热了起来。这是人类经济发展的进步,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升华。如今讲企业文化必说“以人为本”,有太多的企业一谈到企业文化就联系到“以人为本”上,80%以上的企业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纲领;“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中也很时髦,似乎一讲“以人为本”就表明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很精  相似文献   

13.
“国八条”的出台对物流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必定是一剂良药,他有好的方面:国家的重视,也必将引起各部门和各地方的重视,从而对解决物流顽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这八条意见基本上都是宏观方面的,对于具体操作和落实,还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更为具体可行的细则。  相似文献   

14.
韩践 《国企》2021,(1):28-29
战略学家钱德勒在20世纪60年代指出:“一个公司实际上每天做的就是资源调配,而战略的落地与执行是资源调配的结果。”半个世纪之后,当我们进入数字化时代,这句话仍有启发价值。企业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更精准、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提升组织对于客户要求和外界变化的响应能力,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构建更健康的商业生态。  相似文献   

15.
17年的光阴,他让“福建发展”遍布全国,成为明星企业;在他的信条中,企业应该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因此怀抱“达则兼济天下”的信条,他成了纳税大户;“诚实守信”是他对人生价值最好的诠释;人本理念深深铭刻在他的心中,并成为公司的企业文化。——这就是优秀企业家林成端。  相似文献   

16.
“无心插柳柳成阴”在解读张果喜的财富路径时,他被学界归为“无心插柳”型。而在余江,有人说是“佛”在保佑他,因为他在人生最穷困的时候卖掉自己的房子为“释迦牟尼”造屋——生产“佛龛”,后来他办企业一路顺风,越做越大,这都是“佛”给他的回报。  相似文献   

17.
在冷水江方圆几十里的大中小型企业中,一提起他,人们便交口称赞:“他不愧是质量战线上的尖兵”。他,就是湖南冷水江市经委科技组组长,主管全市工业企业质量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周之熙。 然而,八年前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而不是商品生产经营者观念的这座工业新城,因人们质量意识淡薄,企业创优夺牌几乎是空白。“上任”伊始的周之熙。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客户对供电企业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柜台式”传统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客户的服务需求.供电企业需要寻求新的模式,转变现有服务理念,才能更好的与时代进步相接轨.文章将从这一角度出发,摸索“社区供电服务室”建设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以确定“社区式”服务对供电服务质量提升、业务范围推广、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国家电网品牌认知度等方面能否起到事半功倍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在国际商务教学、培训和咨询的丰富工作经历中,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教授王健对很多企业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也在注视中国企业“演进”的过程中观察着中国外贸的走势和未来。“要学会在变化中寻找机会”,这是他对有志于“走出去”的企业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通信业正在经历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的转变。因此,具备灵活带宽调配能力和新业务接入能力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理所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并迅速进入了实用阶段。这为解决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的网络建设成本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逐年增高,而运营收入减少的困境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