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概念、适用范围、计算公式等做了解析,以期解决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复杂的理解与计算问题,减少涉税风险.  相似文献   

2.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免、抵、退”税的核算一直是税法实务学习中的重难点。本文尝试从增值税“免、抵、退”税的核算原理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分步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财务人员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增值税作为我国现行三大流转税之一,无论是从账户的设置、应纳税额的核算,还是到纳税申报表的填制、进行申报缴纳,都是较为复杂的。而对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更是整个纳税实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清楚地梳理其中的财务操作逻辑关系,较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处理方法,准确地纳税申报并计算填报出相关的税额是会计人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增值税作为我国现行三大流转税之一,无论是从账户的设置、应纳税额的核算。还是到纳税申报表的填制、进行申报缴纳,都是较为复杂的。而对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更是整个纳税实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清楚地梳理其中的财务操作逻辑关系,较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处理方法,准确地纳税申报并计算填报出相关的税额是会计人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蒙丽清 《市场论坛》2006,(4):233-233,219
增值税的计算及业务处理中,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较为困难,文章引入把货物出口环节视为“视同销售”,对应增值税为“视同销项税额”,通过“视同销项税额”来确定应退税额,从另一角度来分析增值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过程,以便于对出口货物退税计算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的英文名称是"Value Added Tax",简称"VAT",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税。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征对象征收的一种税,属于间接税或商品劳务税。为了避免重复征税,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对纳税人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已纳的增值税税金,一般都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下发了《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对符合规定的出口货物劳务,实行免征和退还增值税政策。《通知》规定,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按照下列实行增值税免抵退税或免退税办法执行。(一)免抵退税办法。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及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出口  相似文献   

8.
<正> 财税[2002]7号文件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的管理办法。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具体核算和操作方法也有了一些新变化,尤其是涉及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的“免、抵、退”税的处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在实际工作中较难理解。为此,笔者将结合具体实例对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的税务与会计处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我国相关政策规定,新的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出口不予退税的货物须视同内销征收增值税、消费税,对出口调低退税率的货物,生产企业按规定及时将"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从增值税进项税金中转入成本.凡进项税额小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按规定及时申报缴纳增值税.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出口不退税的分析及其财务核算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生产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申报的数据与免抵退税申报的数据衔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使免抵退税申报数据与当期纳税申报数据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当期应纳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准确性.笔者对增值税纳税申报数据与免抵退税申报数据的衔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供销社会企业实行增值税的思考阙光从今年1月份我国实行了税制的重大改革,流转税制由过去的的营业税、产品税、增值税三税并立改为以增值税为主体,这对商品流通企业而言是全新的内容,企业的财会人员学习、理解、消化和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2.
以增值税为核心内容的新税制自今年1月1日实施以来,已逐步走入正轨。现将有关增值税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简单地说,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克服了传统的流转税制对已纳税销售额重复征税、税上加税的弊端,使同一产品不受生产、流通环节多少的影响,始终保持同等的税收含量,不致出现应税产品因生产环节的变化,税负时轻时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关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这里不再重复。由于其计算公式较多,数据关系较为复杂,故理解和掌握其计算方法较为困难。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体会,设计了一张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表,以供同行参考。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通过举例加以说明。例1:某一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其自产货物兼有内销和外销业务。2002年3月内销货物销售额500万元,外销货物销售额40万美元(FOB),美元记账汇率8.27。当月由于购进原材料等存货支付的进项税额为90万元。货物增值税征税率为17%,退税率  相似文献   

14.
1.企业计算增值税销项税,不必逐笔计算,可月终一次计算。从理论上讲,企业发生应税销售业务,应借记“银行存款”域“应收帐款”)科目,贷记“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发生应税销售业务时;不都是使用增值税专用发  相似文献   

15.
所谓"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也即税法规定的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抵"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用来抵减内销货物的应  相似文献   

16.
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我国企业增值税纳税人按照企业选择意愿、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程度,分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两类。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其出口货物适用的增值税退(免)税政策分别如下: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办法。  相似文献   

17.
方飞虎 《商业会计》2005,(1A):50-51
所谓“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也即税法规定的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抵”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用来抵减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相似文献   

18.
一、增值税转型的内涵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环节所创造的新增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我国采用扣税法计算增值税,即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增值税转型前为生产型增值税,外购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行税额不允许抵扣,加重了企业税负。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后,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是自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以来税制改革的又一个新举措。增值税转型全面推广体现了短期内缓解企业压力、应对金融危机、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也给外贸企业带来了很多益处,本文就增值税转型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做简单分析,及其由此而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尽管我国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已有较长时间,但由于该办法计算比较复杂,原理较难理解。依据通俗解析显示:为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和制度。其计算方法包括三种,应纳税额≥0,抵扣税额为名义退税额,实退税额、留抵退税额为0时,增值税应退未退,可以全部抵扣。应纳税额<0,名义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实退税额为名义税额,抵扣税额为0,留抵税额为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减去名义退税额时,增值税全退,不抵扣。应纳税额<0,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名义退税额,实退税额为应纳税额的绝对值,抵扣税额为名义退税额减应纳税额的绝对值,留抵税额为零时,增值税应退部分退,部分抵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