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县域经济是当前我国县域政府行为逻辑的一个可行性路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具体行为有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其行为策略为目标管理。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呈现出经营性逻辑,其特征有县域发展的政府主导性、政府运作的企业化和政府经营的泛化性。压力型体制和财政联邦主义是县域政府经营性逻辑形成的外在约束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刘元春 《财贸经济》2022,43(1):17-21
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核心,掌握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秘诀,无疑就掌握了中国经济学的内核.20多年来,大量经济学人一直试图从产权改革、硬约束、比较优势、强政府、晋升竞标赛、财政分权等角度来寻找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但事实证明,大量的理论探索基本局限于单一的理论逻辑,不仅难以全面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历史实践,同时也难以构建出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中国经济奇迹在其持续繁荣和迈向现代化新征程中不仅没有证实这些理论猜想,反而对过去很多理论假说进行了全面的证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快速发展的奇迹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也不是某种单一逻辑在中国实践的展现,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在一个历史过程中抓住历史机遇的智慧结晶.因此,我们需要以系统的、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奇迹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政府会计目标是政府会计改革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本文从会计本质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的政府会计环境,建立基于政府会计本质和符合我国会计环境特征的政府会计目标与对外报告目标体系,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政府财务行为,解除受托责任。同时,借助三分法的思想,认为政府会计目标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终极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绩效;基本目标——提供绩效评价的有用信息,助于评价政府受托责任,便于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性;具体目标——完善财务管理,保证公共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4.
尽管分权的优势已经由理论和经验所验证,但目前中国存在非常复杂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仅属于形式上的财政分权。本文着重考察了中国目前财政分权的真实特征,并对背后的逻辑进行分析。进一步改革的关键应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和支出责任,最大限度地纠正目前地方政府财权和支出责任极度不对等的现象,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自治权,而更为根本的改革方向在于改变目前的"分权式威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政府审计与财政资金运行安全之间存在较强的逻辑关系。政府审计可以发现问题单位、问题人员和问题行为,督促问题单位和问题人员纠正问题行为,促进被审计单位和责任人遵纪守法、自觉保障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因此,从逻辑分析的角度看,政府审计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但这种逻辑分析的结论是否得到统计分析结论的支持,则需要检验。基于此,本文对《中国审计年鉴》披露的2003-2007年的审计工作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探讨政府审计效能与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从而检验政府审计是否能够保障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从个体利益整合到组织目标确立,再到组织行为选择和组织激励,构成了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组织分析逻辑,将它与现实中的组织现象尤其是政府组织行为失范(即腐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从组织目的、组织成员、组织行为和组织激励四个方面,力图展示奥尔森组织理论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上下求索,最后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繁荣,创造了奇迹,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不足与缺陷,规范政府行为。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8.
一泓 《现代商业》2012,(36):8-13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一路走来,创造了GDP年均增长9.8%,"三个10年"连续增长的"中国奇迹",真的是"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而立"之后,似乎是世界很多经济体出现拐点,盛极而衰,在劫难逃的一个不大吉祥的数字。中国经济能否迈过这个坎儿,再创奇迹,走好"第四个10年"?纵观一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连续保持10年、20年、30年.  相似文献   

9.
孟骞 《商业科技》2011,(17):51-53
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可以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达到一般均衡。所谓"市场失灵"即是通过市场的力量不能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造成市场混乱,市场效率低下,而"政府失灵"是指在政府调控的过程中,出现决策失误,政府行为低效率,以及寻租现象的出现,从而使政府的目标难以实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在两者之间寻找均衡点,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储蓄率呈不断上升之势,其中,居民储率平稳增长,政府和企业储蓄上升明显。储蓄率的上升给中国经济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现有理论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金融发展水平滞后、性别比例失衡、政府和企业收入增加、房价快速上涨等因素导致了中国储蓄率的畸高和上升。而本文认为,其根源在于中国的权力(资源)结构失衡和地方政府之间为GDP而展开的竞争,因为以GDP最大化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竞争会导致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中"重资本、轻劳动"、"重城市、轻农村"、"重投资、轻民生"、"重国企、轻民资"等问题,并且权力结构失衡会导致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1.
郑明 《中国海关》2010,(7):28-30
从广西北部湾到新疆伊犁河谷,"总部经济"已形成万舟竞渡之势。中国能否创造"总部经济"的发展奇迹?自2002年“总部经济”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总部经济”已然成为各地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发展高端服务、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代表性因素之一。以连续蝉联中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榜首的北京为例,从2003年丰台园总部基地,  相似文献   

12.
古罗马时期所创造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包括诉讼系属和判决的既判力两层含义。由于"一事不再理"原则合乎逻辑地向前发展,近现代既判力理论在承继了判决的既判力这一内涵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既判力理论和"一事不再理"原则虽然在内涵上有所区别,但两者存在共同的逻辑前提和制度目标,结合概念、制度和实践相互作用的分析方式,这可以为中国既判力理论的建构提供一种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深入探讨中国既判力理论的建构原理。  相似文献   

13.
会计目标是会计实务和理论的逻辑起点,政府会计目标是政府会计系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本文从政府会计目标的理论出发,通过与企业财务会计目标进行比较,结合政府会计的特性,并分析其与企业财务会计目标逐步一体化的趋势,进而对政府会计目标做出界定。  相似文献   

14.
东亚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辉煌,被世人称之为“东亚奇迹”,同时又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无论是“奇迹”的出现,还是“危机”的爆发,都与东亚国家和地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系。本文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东亚国家和地区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剖析了政府干预行为对经济的正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集团新一届党委的率领下,湖北日报以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全国一流党报"为目标,不断提升党报影响力和传播力。从2011年21万份起步,湖北日报发行量三年三大步:2012年46万份,2013年56万份,2014年更是达到63万份。在新媒体生态格局影响传统媒体发行量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10,(5):88-90
2010年,是重庆广电"中国红"之红色奇迹绽放年。在"中国红"概念指引下所打造的各类优质电视剧、电视及广播自办栏目等等,都将以红色的气质在2010年给各位观众和客户呈现出无限的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当前我国的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市场失灵表现在:医疗市场的垄断、医药市场的竞争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的无效率以及药品生产市场秩序混乱。政府失灵表现在:政府的行为目标和患者利益之间的差异,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无法对医药市场做出有效地判断进而导致决策失误,寻租活动导致的政策执行大打折扣等。必须从"医药不分"的体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土地保护上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地方政府是土地市场管理者、需求者与唯一供给者。由于土地保护存在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代理链过长以及代理层级间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问题,使地方政府在代理行为中出现偏差,促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并寻求地方利益、地方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土地市场不规范和土地不合理利用。这种偏差主要归因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环境和政府官员的从政心态。本文从中国地方政府特征、动力取向和土地管理制度方面,利用政府行为理论、博弈论,对地方政府土地保护代理偏差产生的行为逻辑和制度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土地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利益分享机制、政绩考核指标等方面校正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启动了社会经济转型。自转型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容、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社会进步、国际地位日升,而体制运行惯性和转型诱发的贫富差距形成了凯恩斯所描绘的"丰裕中贫困",这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且阻碍着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认为,我们所面临的"丰裕中贫困"和凯恩斯的界定有本质之别,其因体制成破、被发展放大;对其治理的政策设计应立足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规范政府行为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转型制度供给主体的作用,进而减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的经济转型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群体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共同问题。因应中小企业资金供给"市场失灵"的状况,政府以"船员"行为模式和"船家"行为模式的复合模式直接参与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既必要亦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