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工具(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面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中央银行不能很好的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具有内生性,并不是完全外生的,中央银行只能控制基础货币,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伟 《商业时代》2011,(20):63-64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各国政府却毫无异议地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调节经济增长也就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之一。本文利用回归分析,就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效应理论认为,企业或居民在选择持有何种资产时会考虑流动性的要求。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为了研究货币流动性是否会对货币流通性造成影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交易额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要解决我国货币流动性对股票市场交易影响问题,政府应该完善股票市场结构,并且采取综合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是非常重要的两大经济要素。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超发而引起的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按照通货膨胀的定义,其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众所周知,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对中国国内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央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推出了四万亿救市计划。虽然四万亿救市计划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但也造成了中国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了解这两者的关系有助于中央银行制定更为合理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6.
易宪容 《光彩》2008,(1):25-25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去掉"适度"两字,这也就意味着2008年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将发生根本性转向。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调节全国的货币供给量或利率水平,以达到维持经济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之目的。更具体地说,在短期内,当一国经济出现衰退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央行采取扩张的或从松的货币政策,以便刺激总需求,达到提高就业、增加产出的目的;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之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央行采取紧缩的或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便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侯英 《财经界(学术)》2010,(10):107-107
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终极目标.2008年11月以来,中央银行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暖的迹象明显,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未来通胀风险表示了担忧.本文基于货币角度,通过分析我国历史经验数据,时货币供应量与CPI变动趋势及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物价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其原因,除了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以外,与我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政策和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或实际固定汇率制亦有关直接关系。大量外汇储备,推动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大量"热钱"涌入,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大冲击。在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目标下,外汇占款这一控制变量具有很强内生性,使中央银行无法自主通过外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从而降低了中央银行灵活运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以期检验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在我国中央银行调控市场过程中的适用性.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M0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可以用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来解释.中央银行仍然可以用货币供应量来灵活调控市场.  相似文献   

10.
浅析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元化的定义和分类 简单而言,美元化是指一国居民对本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比外币资产收益率低时而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进而使美元在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部分或全部替代本币的现象.它是货币演进过程中在信用本位制下必然发生的强势货币替代弱势货币的一种货币想象,是伴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世界贸易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美元化意味着较为剧烈的制度变迁.不可避免地会对既得利益格局带来冲击,故美元化政策的实施与否和速度快慢等,均取决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博弈或讨价还价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美元化的一个主要后果是放弃现有的中央银行体制,这意味着美元化经济体的中央银行自动放弃其最终贷款或货币发行者的角色,意味着放弃它对金融体系的正常监督与管制,因而也就意味着中央银行的权力丧失.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检验了外汇占款、信贷规模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表明外汇占款和信贷规模对货币供应量既有短期影响也存在长期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政策工具来调整外汇占款和信贷规模来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军 《财贸经济》2000,(12):17-20
一、引语随着金融的对外开放 ,贸易账户和资本账户的余额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本国的货币供应量目标 ,从而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为了消除这种影响 ,实现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 ,中央银行一般有两种政策选择 :冲销性干预或非冲销性干预。所谓冲销性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是指中央银行一方面在外汇市场上从私人部门买进外币资产以降低本币升值的压力 ,维持汇率的稳定 ,从而保护出口部门。这在客观上会造成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多 ,货币市场上货币供应量扩大 ,另一方面 ,中央银行又通过在货币市场上采取配套的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运信 《财经论丛》2006,3(2):66-71
本文认为把现金存款比率、超额准备率等影响货币乘数的因子分离开来进行分析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货币乘数受中央银行以外的因素影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乘数本身是否可预测。本文评估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及1996年以来我国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实现程度,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还是比较强的,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偏离其目标并不完全是控制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这种程度的偏离是可接受的,也是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4.
一、巨额流动性没能在CPI上反映 按照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猛烈的货币刺激政策。2008年以来,中央银行取消了贷款规模限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M-F模型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内在冲突,即固定汇率下的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货币总量目标制下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的矛盾,得出正是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冲突,使得中央银行为同时实现内外均衡而最终实行单一目标制。  相似文献   

16.
通货紧缩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同样作为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是物价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上升,通货紧缩的主要特征是物价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尽管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或是造成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对于一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来说,治理通货膨胀与治理通货紧缩至少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所指出的,以往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都在不遗余力地向通货膨胀作斗争,既没有为全球性通货紧缩作准备,也缺乏与通货紧缩作斗争的经验。为此,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M-F模型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内在冲突,即固定汇率下的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货币总量目标制下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的矛盾,得出正是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冲突,使得中央银行为同时实现内外均衡而最终实行单一目标制.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靓 《商业时代》2007,(11):63-64
本文首先回顾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所采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就在国内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还是以利率或其他指标作为中介目标这一分岐进行论述。笔者认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应该既盯住通货膨胀率,又将货币供应量、利率、经济景气指数等其他重要经济变量作为监测指标,同时还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不断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更好的货币政策目标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9.
当今,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课题倍受研究学者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吸收和借鉴相关研究方法,选取了1995年~2014年我国年度货币供应量(M1、M2)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分析的样本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效应。货币供应量M1和M2均为GDP的Grange原因,货币供应量M1和M2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实施冲击,短期时间里略有波动,但长期是趋于平稳,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引入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探讨,并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的单一性、央行对经济的预测能力,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及汇率制度等方面讨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提出了当前建立一种通贷膨胀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共存的"混合体制"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