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出口学习效应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机制,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商品贸易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出口学习效应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学习效应通过形成企业技术优势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加工贸易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对于私营企业和其它本土企业,国有和外资企业出口学习效应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的作用不明显;出口到发达国家以及具有更多研发投入的企业,出口学习效应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更为明显。在采用了Relogit模型后,这些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2.
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但鲜有文献同时分析企业这两种行为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运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以既出口也对外投资的企业为样本,同时分析企业出口和OFDI的学习效应。首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为样本企业(处理组)寻找合适的控制组企业,并计算平均处理效应(ATT),结果显示对外投资企业的处理组生产率明显高于控制组,即企业OFDI学习效应明显,而企业出口的学习效应不显著。并进一步运用倍差法(DID)分析出口及对外投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倍差法结果仍然显示企业对外投资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出口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有时甚至为负。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5-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服务贸易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进口的拉动效应要大于服务出口,因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效应是服务贸易的逆差扩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先利用K-S检验研究中国制造类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结果与HMY模型的预期一致,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布显著优于出口企业和仅在国内生产销售的企业。进一步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不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但是,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充分梳理国内外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一个基于围绕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来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影响的框架,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向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投资所带来的贸易效应分析,并由此引出外向型直接投资对拉动经济作用。本文利用2004年-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流量与直接投资的截面数据进行引力模型的回归测算。实证检验了样本GDP、样本国与中国之间的距离、两国是否属于同一个贸易集团以及外向型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样本国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被投资国家的GDP越高,意味着该国的市场就越大、进口能力越强;被投资国于中国距离越短,意味着运输成本就越低,则中国外向型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贸易所带来的正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6.
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本文基于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将中国对欧盟逆向投资分为出口引致型、关税规避型和技术寻求型三类,通过构建双向投资贸易引力模型,并选取2003-2013年中欧投资和贸易面板数据,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和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欧逆向投资对从欧盟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向欧盟出口并没有显著影响,这暗示中欧逆向投资主要表现为技术寻求型。因此,应当积极转变与调整以"出口激励"为主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发展中国对外经济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7.
朱荃  张天华 《财贸经济》2015,(12):103-117
许多研究发现,中国存在生产率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另一种重要选择,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本文使用中国2006-2012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对这一问题从对外直接投资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资本密集度、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目的地5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率对投资、资源类对外直接投资及国有和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贸易型、制造型、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投向低收入东道国的企业而言,生产率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此外,本文也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和范围也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以上经验证据都表明,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保持一定规模的同时,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主要集中于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制造业,经营范围相互渗透并形成多元化格局,主体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化,技术密集项目的投资有所增加。对不同投资地区的贸易效应检验可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促进出口贸易量增加,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促进效应占主要地位。国家应深入实施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税费、公共财政支出方面的经济鼓励政策,建立专门机构服务海外投资企业。企业也应明确目标,采取相应的战略,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采取更加灵活的对外直接投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9.
冯正强  李丽萍 《现代商业》2007,(36):173-494
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量文献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中日贸易与投资为对象,收集了1986-2005年20年期间有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投资的双边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对日出口和进口产生的都是互补效应,同时还发现其对中国对日出口的促进作用小于对进口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2000—2006年我国对50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长短期贸易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及进口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的拉动作用相当大。(2)在短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及进口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对短期的出口及进口的抑制(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对短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些结果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一带一路"沿线45国2003~2014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出口经验能否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结果显示,出口经验显著提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公共治理、能源禀赋和地理区位与出口经验交互项的实证结果还显示,出口经验对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随着东道国治理水平提升而提高,对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的作用显著低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而能源禀赋并未直接或间接通过出口经验对直接投资产生作用。这些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在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倾向于通过建立出口学习曲线并依此进行直接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反倾销措施产业救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取1997年3月至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贸易、投资和产业数据集,以构建微观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反倾销措施通过影响涉案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涉案领域FDI最终作用于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的实际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跨越效应,但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口贸易仍然存在显著的救济作用;而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也极易引发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报复,反过来限制中国相关产品的总体出口;总体而言,尽管存在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效应,但最终中国反倾销措施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确实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制度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贸易规模持续增加。为探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利用60个沿线国家在2003-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呈正向关系,稳健性检验强化了这一结论;机制检验显示,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抑制了中国OFDI的贸易促进效应,而东道国自然资源禀赋与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了中国OFDI的正向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14.
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分析,而对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考察1982年-2013年我国对外投资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贸易促进作用,出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10—2015年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母公司员工收入的影响,为克服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问题,实证部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了员工收入且具有滞后性;按照投资动机、投资东道国、企业所有权性质、投资模式区分样本进行检验,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基本上都促进了母公司员工收入的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生产率、研发投资、员工结构三条路径正向作用于员工收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国际贸易、OFDI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其中国际贸易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导致了技术扩散,国际贸易可以有效的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的开展国际贸易,模仿、吸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实证分析表明FDI对投资母国的确有逆向的技术溢出效应。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确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是我国对于顺梯度的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冯正强  李丽萍 《现代商业》2007,(30):173-173,172
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量文献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中日贸易与投资为对象,收集了1986-2005年20年期间有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投资的双边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对日出口和进口产生的都是互补效应,同时还发现其对中国对日出口的促进作用小于对进口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交易层面的2000~2010年海关数据库和对外投资名录,通过双重差分法发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直接证据.研究发现:一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出口到低税国关联企业的价格会显著下降4.28%~7.79%,相应的出口到高税国关联企业价格会显著提高4.28%~7.79%;二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存在转让定价行为;三是双边税收协定对企业转让定价避税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以有效补充企业避税文献,并为中国反避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基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背景下,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母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及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为克服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采用了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为技术创新带来积极影响,其中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给企业带来的作用最为显著,以资源寻求的对外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我国开始快速对外进行直接投资(OFDI)。 随着此类投资规模的扩大,出口贸易额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那么,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额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有学者认为 OFDI 对出口贸易存在替代或互补效应,另一些学者持有这样的观点,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产生了创造性的影响。 文章选取 2008-2020 年中国对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数据,从联合国 UN comtrade 双边贸易数据中筛选出口贸易额数据,OFDI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借鉴引力模型,分别对中国 OFDI 对其出口总值的影响、中国 OFDI 对其与不同国家出口值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出口贸易产生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