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式财政分权会增加环境污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并存以及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之间"GDP竞赛"的过度竞争是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先从理论上提出假说,然后利用1999-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式财政分权确实增加了外溢性公共物品(如废水)以及覆盖全国的纯污染公共物品(如二氧化硫)的污染排放强度,但并没有增加地方污染公共物品(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排放强度;由于排污费收取的人为因素较大,排污费政策对污染物排放的抑制效应不明显;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有选择地放松了一些上缴税收高的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硫以及固体废物排放的监管,这样便呈现出污染物在不断增加,排污费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李香菊  赵娜 《财贸经济》2017,(11):131-146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模型阐述了税收竞争通过改变资本投入量及政府环保支出进而影响环境污染的作用机制,并使用2007-2014年中国28个省份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及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外溢性污染物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强度越大,地区环境质量就越恶劣.究其原因,在于税收竞争通过改变本地资本投入量及本地政府环保支出提高了外溢性污染物(二氧化硫)和非外溢性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而通过改变邻近地区资本投入量及其环保支出降低了外溢性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9—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增长的空间外溢性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并非是随机的,而是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性特征,财政支农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存在着空间外溢性。同时,财政支农增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存在着门槛效应,财政支农效应随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财政支农增长率的提高而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财政分权通过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方式与效率,还会引起政府偏向性行为的变化,进而会对区域的技术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并考虑创新及政府行为的外溢效应,基于2008~2018年的25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将财政收入分权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技术创新的正向外溢效应明显,本区域的财政分权会抑制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但本区域的政府创新偏好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而周边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提高会抑制本区域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雾霾污染防治的内在财政机制是地方财政节能环保支出规模及占比与PM2.5正相关.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采用人均GDP作为门限变量,构建非线性模型对中国地方财政在雾霾防治中的社会回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地方官员对雾霾防治工作的态度经历了容忍、 忽视、 关注和重视四种特征.根据城市功能和发展定位不同,相对于行政中心城市,激励不完备导致非行政中心城市官员在雾霾治理方面存在政府失灵现象;环保模范城市门槛效应不明显,而非环保模范城市只有在人均GDP大于3.06时才会逐渐加大污染治理投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雾霾防治中存在异质性动机,财政的社会回应性表现不足,依据经济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是防治雾霾污染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政府效率值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政府效率与财政分权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效率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中,地区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负相关,而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卓  潘敏杰 《财经论丛》2018,(7):106-113
本文利用中国200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竞争视角,结合我国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体制,考察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的策略选择行为及对雾霾污染的作用.静态博弈分析表明,地方政府通过权衡自身的环境规制收益与成本进行策略选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中央政绩考核体系的不断调整,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的竞争中采取"差异化"的策略选择,对雾霾污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肯定环境规制政策与财政分权对治理雾霾污染的积极效果.为此,应继续完善并加强多元化的政绩考核体系,厘清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明确清晰的责权关系,因地制宜制定治污减排目标和监管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政府效率值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政府效率与财政分权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效率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中,地区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负相关,而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环境污染恶化并存的现象,本文构建了引入环境质量因素的多维晋升激励政府间竞争模型,解释中国环境质量下降的形成机制.本文利用2004~2010年河流水质监测面板数据,匹配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官员晋升竞争两种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程度、地方官员晋升竞争力上升,促使地方政府降低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排放,降低地方环境质量.两种机制对环境质量下降的扩张效应具有替代效应,省以下财政支出分权程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则不确定.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26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PPP模式对财政压力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实施PPP模式显著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PPP模式主要通过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提高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两个路径降低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PPP模式缓解财政压力的效果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效果最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建议通过完善PPP法规体系,合理配置PPP资源,分层设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控PPP模式财政风险等措施,提高PPP模式的经济和财政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的。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作用;特定区域文化产生并形成特定的区域经济;先进的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持区域竞争优势,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就需要更好地运用全部物流资源,使这些物流资源所形成的物流竞争力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劲推动力,而物流标准对物流竞争力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选取区域物流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基于标准视角衡量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综合指标,根据1998~2011年杭州市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标准视角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提出促进杭州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策略:加强物流标准建设;整合区域物流资源。  相似文献   

13.
区域营销与区域竞争优势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群英 《商业研究》2011,(6):192-197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之间为争夺市场、投资和人力资源而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营销日益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区域营销推动区域要素集聚、特色产业培育、产能辐射增强和区域间的分工协作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区域营销推动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却是区域的资源禀赋、集聚经济以及转移成本。因为这三个具体要素通过对区域产业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进而又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及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形成一个区域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明确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并为增强这种竞争力服务。对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由两个系统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一是评价系统,二是现象系统。前者分析了影响区域物流竞争的四大因素,为构建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后者根据明确化了的问题以及所设定的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或需要规划的课题,对与物流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必要的现象进行预测。理想的状况是二者的融合与促进。  相似文献   

16.
金融活动一方面通过金融机构自身的资源消耗与排放影响环境,另一方面更广泛地通过融资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功能间接影响环境,因而金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正在逐步形成环境金融的概念。环境与金融发展状况均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区域性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征,这种区域性特征在区域差异较大的中国表现较为明显。从中国区域视角的实证检验中发现,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关联性,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尚未对区域环境质量做出显著性贡献,区域间环境金融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区域汽车贸易规则是区域贸易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确定区域内优惠关税。为了防止CKD生产方式,多数区域汽车贸易规则制定了汽车原产地规则。研究表明,区域汽车贸易规则对区域贸易特别是汽车零部件区域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区域物流指数的编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物流指数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物流发展状况,并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区域物流的因素,确定影响区域物流指数的9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并运用拉氏指数和扩散指数方法建立区域物流指数计算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物流指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广海  李雪 《商业研究》2006,(14):174-178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取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等经济指标,通过运用层次聚类法(H ierarchical C luster analysis)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分别探析各地区经济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国内流通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这与我国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不匹配.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好流通产业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展差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世界经济舞台的契机.通过分析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别是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