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创业板市场正处于全面规划和逐步推开阶段,创业板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投资扩展有着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各方面的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起一套适当的评价模型,通过分析来客观地鉴定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状况和发展潜力,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为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资本市场运行的持续与稳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宋鹏  黄倩 《财经科学》2012,(1):66-72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涉及如何测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研究在国内较少,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旨在回答如何正确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上市后是否存在"业绩变脸"、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成长性等问题,这对于促进创业板健康成长,帮助投资者理性地分析和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成长性"的内涵进行了完整界定,然后抽取174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得出创新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通过研究风险投资参股创业板企业,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参股对创业板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风险投资参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对其初期成长性有负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持久性不强;其次风险投资参股处于成长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对其成长性也为负向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参股比例和数量对企业的成长性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及相关部门的角度出发,对风险投资参股上市公司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夏清华  刘辉 《技术经济》2014,33(9):60-65
选取117家在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的成长性进行对比,以验证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否存在IPO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IPO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偿债能力有所提升外,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多项财务指标在上市后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即存在明显的IPO效应。进一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盈余管理水平、股权集中度和新股发行资金超募规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IPO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与IPO前的盈余管理水平和新股发行资金超募规模负相关,而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无显著影响。最后从上市公司经营者和证券市场管理者两个角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续性成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差异状况和各种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对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提升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2007—2009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沪深主板433家中小上市公司数据,对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的绝对成长性和相对成长性进行了评价比较,提出了我国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提升对策建议。其中我国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的生存状态与成长潜力存在显著差异,运营能力普遍较低,如何从行业环境和企业本身两个方面制定有机发展策略,值得相关政策和企业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梁毕明 《经济纵横》2012,(8):103-106
自2009年10月30日我国创业板市场推出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所涉区域不断扩大、所涉猎行业逐步多元化,本文对首次上市的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成长性判定,并从所涉及行业角度分析其成长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书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研究》丛书名: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论丛编著者:朱和平出版社:科学出版社ISBN:7-03-015496-7出版时间:2006-10定价:22.00元内容简介:本书在总结国内外实践和理论动态的基础上,对创业板的上市主体,即高技术型中小企业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起完整的评价思路、评价模型和方法。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系统地收集了目前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海外创业板及深圳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发展的最新资料,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和规范方法,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完整地阐述了高技术型中小企业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  相似文献   

8.
盛誉  吕连浮 《经济纵横》2019,(4):121-128
以在创业板上市的20家东北地区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影响因素,借助于因子分析模型,通过样本公司2017年数据对创业板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不足,且显著低于创业板整体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微观层面是企业核心能力、成本管控、资产流动性、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水平等方面竞争力不强,宏观层面则受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失衡、思想观念落后、体制机制僵化和人才大量流失等大环境影响较大。提高东北地区企业成长能力,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发力,改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内生动力,使其成为推动东北振兴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我国创业板企业成长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静稳 《当代经济》2010,(12):17-19
本文基于创业板企业"两高六新"的特点,利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57家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般具备"两高六新"特点的企业呈现出较高的成长性,但目前上市的创业板企业成长性普遍较低,不符创业板发展要求.结合分析结果,对提高创业板企业质量及创业板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我国创业板科技信息类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量化其成长性,研究负债融资、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水平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作用;负债水平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科技信息类企业研发投入与成长性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强度越大,企业成长越快;负债水平与研发投入交互项与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说明负债水平对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具有负调节作用。同时股权集中有助于企业创新研发活动,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企业的高成长性一直是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其投资价值的最主要的指标.本文以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为视角,在前人研究企业成长性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水平、资产使用效率水平、盈利水平和财务安全水平这四个方面来选取合适的财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拟合出一个可以量化评价创业板企业成长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陈娟 《时代经贸》2011,(6):189-190
创业板企业的高成长性一直是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其投资价值的最主要的指标。本文以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为视角,在前人研究企业成长性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水平、资产使用效率水平、盈利水平和财务安全水平这四个方面来选取合适的财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拟合出一个可以量亿评价创业板企业成长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成长性存疑     
<正>创业板企业本应产生持续快速成长的伟大企业,然而却暗含未老先衰的"小老头",成长性究竟如何?创业板开办一年多以来,社会各界对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非常关注。从正向角度看,人们希望创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成长性描述上市公司一定时期内业绩的发展、变化,成长性是企业未来经营运作和投资人投资的重要依据。文章构建设计了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指标体系,从成长状况、成长质量、成长能力三个方面对中国农业34家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分析,为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成长性影响因素,来观察上市公司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公司经营能力和发展状况.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生产和长远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财务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非财务性影响因素,并对影响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因素,如公司规模、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考察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创业板IPO公司成长性和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网络位置提升了创业板IPO公司的成长性,促进了创新投入,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网络位置通过创新投入对企业的成长性提升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内外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结果,在筛选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的运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28家企业的成长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不仅从成本获利能力、资金运作与扩张能力、成长潜力等七个方面对28家企业成长性进行了剖析,而且对28家企业成长性进行了综合性评价。评价结论与28家企业现实走向基本一致,为国家关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监管对策的设计、投资者投资策略的选择及企业自身完善思路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考察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创业板IPO公司成长性和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网络位置提升了创业板IPO公司的成长性,促进了创新投入,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网络位置通过创新投入对企业的成长性提升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峥嵘  李佳明 《金融评论》2012,(2):73-84,125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公募基金这类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与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股票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募基金的买入羊群行为与中小市值企业的前向成长性和后向成长性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的买入羊群行为具有挖掘高成长性股票价值、长期维持股票成长性的作用。但是其卖出羊群行为与中小市值企业的前向成长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后向成长性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卖出羊群行为的发生不利于中小市值企业维持未来的高成长性。我们结合我国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目前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不完善的市场环境是背后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描述了一定时期内公司业绩的发展变化,是公司未来经营和投资者决策的依据。农业上市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板块,本文通过构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从成长状况、成长质量、成长能力三方面对34家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实证分析,并以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为例,提出促进公司成长性提高的建议,以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