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山企业管理》2006,(1):48-48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有效的管理者有一项共同点:人人都具有做“对的事情”的能力。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善用有限的时间。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实际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  相似文献   

2.
刘燕 《企业文明》2003,(9):19-20
做一个勇敢的下属在企业管理层次中的中间位置,决定了中层管理者不仅是管理者和领导者,同时还是被管理者和被领导者。要做一个出色的企业中层主管,就必须同时扮演好这四种角色,在提高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同时,与领导者共同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正确认识与上司的关系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能够促进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从而  相似文献   

3.
管理者每天都有大量问题要处理。我们的上司和下属,我们的客户和供应商都等待我们做出各种各样的决定。但尽管接受了很多训练和积累了大量经验,做决定还经常是管理者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4.
制造“失败综合症”通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到上司与下属双方突然认识到相互关系已经变了味的时候,就已经患上了这种综合症。 导致这种综合症的病因之一来自于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很容易主观地将下属员工划分为两种类型:工作绩效比较好的人和工作绩效比较差的人,并据此予以员工“圈内人”与“圈外人”的待遇。一方面,被视为工作绩效较好的下属往往被管理者当作圈内人来对待,管理者认为他们是可信任的合作者,在工作中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当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时,会被夸大表扬与奖励。这个圈子中的上司与下属关系是一种互相信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1.要分级管理。不要越级插手问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进行必要的分级管理,主要管理者不要一竿子插到底。对下属管理人员要在明确责任和奖罚的基础上,让他们有职有权。即使碰到问题,只要不是事关企业大局的问题,也要所属的部门自己去处理和解决。这样,管理者只要管理几个人就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不仅能从管理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充分调动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和高度责任感。管理者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企业的发展方向或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6.
一言 《企业文化》2008,(10):63-64
有些企业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管理者喜欢挑大梁,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这就导致管理者在时大家忙忙碌碌,管理者不在时大家无事可做、精神懒散,什么工作都停滞不前的现象出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管理者必须懂得发挥下属的作用,让他们思考和操作,给他们一个挑大梁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符益群 《新前程》2007,(9):70-70
管理上司五条箴言 一个人在职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不同的上司,有的温文尔雅,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朝令夕改-有的坚持己见。作为下属,管理上司最基本的前提是你要全面地了解你的上司。你必须要清楚地知道:在了解上司后,你需要根据上司的特点施以针对性的管理。可参考以下的一些方式:  相似文献   

8.
表扬和批评是思想工作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也是做上司的必须掌握和运用好的最基本的领导艺术。下属有了成绩,上司应及时肯定和赞扬,促使其再接再厉;下属有了缺点错误,上司应及时批评指正,促使其醒悟改过。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9.
身居管理者位置并不一定就自然产生正确委派工作的能力、事实上,许多管理者常常是非常拙劣的委派者。他们虽然也分配工作,但对工作的情况、下属的情况却不完全了解。他们常常把工作分配给不适当的人去做,结果当然不会好。等到浪费了很多时间以后,他们便又卷起袖子亲自去做。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而且打击了下属的积极性。 现代管理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把工作委派给别人去做。怎样做到有效的委派呢?美国作者J·W·李、M·皮尔斯提出了有效委派系统的七个步骤。如果你能认真地遵守这些步骤,就能够提高自己的管…  相似文献   

10.
视下属为知己良朋,这是聪明的上司懂得的道理。上司与下属的关系惟有以互助互谅为基础,合作无间,工作才会受得轻松而有意义,合作起来才更得心应手发挥自如。培养团队精神长年在一起生活的夫妻从想法、行为到长相都会互相影响这的确很有趣。在某种程度上上司和下属的关系也要这样。“志同道台的伙伴”彼此较有默契、能够互相帮助。但他们无法弥补彼此的缺点。“积极型和守旧型”“理论型热情感型”、”思考型和行动型”等截然不同的组合虽然彼此很难融入对方的世界但如果能培养出默契就能发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作用。以营业部门为例:…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组织结构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对下属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上司的“管理”。最近的研究表明,高效的经理人不仅花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同下属的关系,而且在管理同上司的关系上也是不遗余力。本文中所说的“管理你的上司”,指的是为了给自己、上司和整个公司都争取最好的结果而有意识地与上级合作。  相似文献   

12.
1.要分级管理,不要越级插手问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进行必要的分级管理,主要管理者不要一竿子插到底。对下属管理人员要在明确责任和奖罚的基础上,让他们有职有权。即使碰到问题,只要不是事关企业大局的问题,也要所属的部门自己去处理和解决。这样,管理者只要管理几个人就能维持  相似文献   

13.
上司与员工,评价可以是相互的。那么,我心目中的理想上司该是怎样的呢?多体恤下属上司和下属处于同一个生存空间,企业要想获得和谐默契的工作氛围,提升工作效率,上司的行为起着决定作用,其中,能多体恤下属也非常重要。林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走入社会不到一年。最近她遇到许多烦心事:在外地的男朋友提出要分手;在农村的家里,父亲刚刚做了胃切除手术,母亲又患严重的贫血病。家里经济情况一直不太好,这下又是雪上加霜。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林敏觉得生活一下子没有了色彩。她的上司孙先生觉察出了她的变化,及时找她谈心沟通,帮助她调整心态,还减轻…  相似文献   

14.
管理好上司就是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积极、健康的工作关系。下属在不断协助上司的同时,也不断得到上司的支持,就能实现双方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作为领导人你必须能够欣赏别人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而且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如果你能够接受的话你就能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你应该有一个很好的渠道让下属勇于提出意见,如果你不给他们提意见的机会,实际上你就剥夺了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机遇,因为如果上司不给下属提意见的机会,下属就会失去很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一个成功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部下,也要“管理”好自己的上司,建立一种既能适合自己、又能适合上司的工作方式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人都传统地倾向于服从上司.都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上司比自己,或者应该比自己高明.每个上司也都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应该比部下更强。下属为了避免与上司争执,往往倾向于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去迎合上司的需要,这样一来就很可能丧失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而一旦发现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在不知不觉中受损时,又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进而情绪沮丧,对上司不满。  相似文献   

17.
何茂荣 《企业研究》2005,(11):57-58
面对日益国际化的竞争和经营环境挑战,各企业在战略规划、制度建设、内部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然而,要实现企业的目标,好的战略只占5%,其余95%的因素取决于员工的执行力。执行力的好坏不仅靠员工对企业目标清晰的了解和对企业发展良好的预期,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对直接上司的信服和追随程度。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单凭借一纸任命来确立自己的权威和公信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靠制度和处罚也不能让下属心悦诚服.要引领下属与自己一同完成企业的使命.在制度管理的框架下实现人文化的管理就成为势所必然。因而,对领导者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8.
馨渝 《中外管理》2005,(3):109-110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组织结构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对下属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上司的“管理”。最近的研究表明,高效的经理人不仅花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同下属的关系,而且在管理同上司的关系上也是不遗余力。本文中所说的“管理你的上司”,指的是为了给自己、上司和整个公司都争取最好的结果而有意识地与上级合作。  相似文献   

19.
作为管理者如何让下属学会负责地做事?所有管理者最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是食业管理的重大问题。对于管理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和基本责任莫过于让下属负责地做事。然而,管理中最令管理者感到头痛的问题也就是下属不能负责地做事。那么,如何才能让下属学会负责地做事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0.
天下 《企业文化》2009,(6):80-81
下属和上司是一种互相推动的关系,某种时候,适当的管理你的上司不但对自己有好处,对你的上司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