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贵中    剑杨贵中   《企业经济》2014,(5):144-149
2011年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但其细分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及排名差异较大,产业发展基础和行业地位是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劳动生产率构造相对优势指标和绝对优势指标,分析发现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相对优势指标大于2而绝对优势指标小于1。根据我国1995-20111995 2011年数据通过面板协整回归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绝对优势指标对其国际市场份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聚焦中国优势制造业,通过使用基于贸易增加值数据分解的框架测算连续20年的中国数据,分析和评估我国优势制造业的竞争力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在优势制造业方面,中国制造业整体具有明显优势,其中的中、高技术行业相对于低技术和新兴制造业,更具显著竞争力;以核电、航空和高铁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新兴制造业的中间品出口主要是依靠国内增加值的中间品出口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而代表低技术行业的纺织业依靠融入全球价值链保持全球同行业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垂直专业化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优势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参与国际分工的依赖程度弱化的趋势,而竞争力提升和价值链攀升具有依靠国内增加值质量提升的内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2008年~2009年工业企业数据,文章试图揭示中国企业出口与要素禀赋和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即形成中国企业出口竞争优势来源和快速的贸易规模的扩张的原因。文章的研究结果发现出口企业的出口深度越高,则企业的生产率越低且劳动力投入越密集,体现了中国企业出口行为中要素禀赋优势的重要性,但是也出现了生产率悖论;文章还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发现高生产率不是推动中国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禀赋优势才是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估计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并从增加值贸易角度讨论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研究方法:基于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研究发现:不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会高估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低估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高估了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导致明显的比较优势逆转问题;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将中国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分别高估了60%和85%左右。研究创新:构建了新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价值:为中国的国际贸易谈判和反击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调查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测算了2002年~2012年间中国台湾地区(下文简称台湾)和TPP成员国之间的产业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台湾的初级产品进口与TPP大多数成员国出口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然而台湾初级产品出口与TPP成员国进口之间的互补性很弱,意味着台湾若成功加入TPP,其初级产品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扩大;除日本之外,台湾制造业出口与TPP成员国进口之间的互补指数均远远大于台湾制造业进口与TPP成员国出口之间的互补指数,说明台湾制造业出口与这些国家进口之间的吻合程度更大,表明如果台湾加入TPP,可能会大大推动其制造业的出口。然而,虽然台湾加入TPP可能会推动其制造业的出口,但是初级产品部门将会首当其冲面临严峻的挑战。不仅如此,台湾岛内的市场自由化程度、经济开放度、劳工和环境标准等还远远没有达到TPP的要求。台湾当局加入TPP的前景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附加值统计方法,剔除我国出口贸易中包含的进口附加值,克服已有方法的不足,以准确地揭示我国出口贸易的真实情况。研究表明:在1995~2011年,我国制造业整体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的基本态势,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中的1/4是进口商品;纺织及服装、毛皮制品及鞋类的比较优势下降幅度比较大,但是,仍然是我国出口比较优势最大的两类商品;机械制品、电气电子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等3种商品比较优势的上升幅度明显,目前,电气电子器材是我国第三大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商品,机械制品、交通运输设备都仍然不具有比较优势;电气电子器材、纺织及服装制造业两类商品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2,机械制品、交通运输设备等行业是我国出口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静态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劳动力、土地资源丰富,在对外贸易中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同时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按这个原则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层次低,贸易条件恶化,各产业出现不同的困境.利用动态的比较优势原则分析,中国各类产业只有形成以技术、品牌为核心优势,完成从自然禀赋到后天禀赋的转换,才能真正获取国际贸易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进行出口,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步被东南亚国家取代。本文旨在研究劳动力成本对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具有显著负效应,但影响程度较小。同时,劳动力成本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由于企业异质性在不同企业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当全球经济危机向我国袭来时,保守主义与悲观主义终于出台亮相,它们批评的主流是,依赖货物出口和制造业导向使我国无法应对这一场灾难;建议,完全以承接别国外包出来的服务或以服务出口替代货物出口;再就是,将制造业由沿海转移到内地去。针对这一思潮,文中重温了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基本原理之时效性,对我国制造业重新定位的关键点,从产业结构战略和地理战略层面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布局之龙骨架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既可能源于出口学习效应,也可能源于自我选择效应。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及其来源进行了定量识别。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总体上来源于出口学习效应和自我选择效应,但是出口学习效应的贡献要明显高于自我选择效应;此外,生产率较高的出口企业从出口学习效应中获益相对更大。除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外,这一结论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规模的企业均是稳健的。大量存在的加工贸易企业是导致外资及港澳台企业产生“出口-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机器换人"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制造业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工业机器人与低技能劳动的替代关系,其应用对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一定的冲击,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化发展,因而对非技术密集行业存在后发优势;但由于工业机器人与高技能劳动的互补关系,其应用巩固了先发地区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了技术密集制造业的集聚发展,因而对技术密集行业存在先发优势.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工业机器人对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作用更多存在于华东和西北地区,而对技术密集制造业的集聚作用更多集中在华北、中南和西北地区;在机器人的作用下,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趋势主要由其行业自东向中、西部转移所致,而技术密集制造业的集聚趋势主要与其行业重心向东部地区收缩有关.  相似文献   

12.
当代,指导各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然而按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发展中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及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生产并出口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这一国际贸易格局中,发展中国家无法赢得长远的经济发展优势。只有在国际竞争中真正拥有竞争优势的国家才能不断地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长足发展。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发展、行业结构等多个方面。不同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形成、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过程各有不同。当代中国正面临着如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该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季度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和固定效应模型,探讨金融危机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司的财务实力、竞争优势以及治理质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额明显降低,但是,那些拥有雄厚财务实力、良好竞争优势以及完善治理机制的公司,受金融海啸的冲击程度较小,其投资支出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标:把握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方法:基于MRIO模型的贸易增加值核算及结构分解分析。研究发现:如果考虑中国贸易的二元结构,则制造业服务化悖论并不存在,1995~2011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增加值占比由33.54%上升至33.74%,上升幅度很小,但国内服务增加值对于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创造的重要性在快速提高,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呈现出“以国内服务替代国外服务”的趋势;从不同贸易方式来看,制造业加工出口的国内服务化水平较低但其提升幅度大大超过了一般贸易出口;市场分割弱化了国内产业关联、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服务部门增加值系数下降,以及来自于亚太地区出口市场的低端俘获,这些都是抑制一般贸易出口的国内服务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研究创新:利用OECD-ICIO区分加工贸易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增加值进行再测算,并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贸易方式下国内服务化转型的变动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价值:为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利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宋世雄 《上海小企业》2005,(5):10-11,15
先进制造业是建设闵行经济强区的前要产业支撑,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对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紧紧抓住当前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技术创新,确定先进制造业的高端和前沿优势,提升产业能级,建设科技闵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新疆1998-2012年数据,把制造业28个行业分为8大类,以各类行业产值占总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作为制造业升级测度指标及因变量,以衡量地区是否违背比较优势战略的测度指标TCI指数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出口规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程度、科研状况等可能对新疆制造业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经济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分析新疆制造业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结果发现,TCI对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影响为正,其他行业为负数,说明新疆长期忽视自身比较优势提升,而选择优先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导致制造业升级"困境",也验证了所谓的"资源诅咒"。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产业。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逐步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有待考量。本文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中国制造业对东亚16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东道国研发投入及其产权保护制度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和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亚16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该区域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产权保护制度、东道国要素禀赋中的资本要素以及研发投入、贸易开放度变量均对中国制造业对东亚16国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中国对东亚国家OFDI对其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累积过程。  相似文献   

18.
院文章利用1995 年-2010 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工业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采取何种指标衡量出口比较优势,存贷款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增加都有利于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考虑贷款期限,中长期贷款比重增加对显性出口比较优势有利,而对Michaely 指数和净出口率指数不利.此外,文章还发现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自主研发投入增加、引进外资以及基础设施改善也能够提升工业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所有制的影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先采用行业绝对集中度具体衡量中国22个制造业企业的聚集程度,选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这一行业作为典型,来分析影响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因素.由于本文考虑的是开放条件下的产业布局,因而外商资本、海外市场接近度等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变量对产业份额的影响更大;相反,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大多数变量都未能获得本文数据分析的支持,更有甚者,最终需求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负的,与比较优势理论冲突,不过人口份额对产业集聚仍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制造业:我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力量 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制造业的大国,在全球名列第四,而且我国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产品制造行业的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