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居民老龄化严重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简称“双老”社区),居住密度大、老龄人口比例高、公共空间与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社区老人对公共休闲空间的使用需求。在一些管理较为松散的社区内会出现居民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的现象,通常以自发搬置座椅、搭遮阳棚等方式呈现。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简称“自建空间”)是在公共空间资源不足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是居民日常生活及其空间实践的见证,其背后居民需求与物质、社会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值得深入探究。以广州越秀区某“双老”社区为例,分析居民自建空间的布局特点及环境特征,对比既有公共空间,探讨居民自发建造行为与公共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关键要素对相同类型空间提出更新设计策略,以此为“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以居民使用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基础;同时,将居民自发微观建造行为视为使用者的空间权利,通过关注日常建造行为将建筑学研究视角从单一物质空间转向与人互动的社会空间中。  相似文献   

2.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建设老年宜居环境成为不容忽视的议题。社区公共空间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但现有城市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建设尚未全面考虑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亟待适老化改造。文章选取长沙市寿星街社区作为老旧社区典型代表,识别社区公共空间的环境属性,同时通过空间观察、行为追踪及访谈等方法采集老年群体的行为特征,提取环境-行为对应模式,分析适应老年人行为需求的社区公共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策略,以期为老年宜居社区与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提供空间指引。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影响下,儿童户外活动显著减少,身心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进入后疫情时期,亟需反思在疫情影响下社区建成环境与儿童户外活动之间的关系,发掘有效缓解疫情消极影响、支持儿童开展户外活动的建成环境优化策略。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作为实证案例,通过社区抽样问卷调查疫情前后儿童户外活动特征及场所分布,建构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照解析疫情前后社区建成环境对儿童户外活动影响的变化,揭示兼顾平时与疫时、韧性保障儿童户外活动与健康生活的社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发现,内外通达、场所散布、防疫服务等建成环境特征有效支持了疫情后的儿童户外活动,共同勾勒出社区公共空间体系作为活动“庇护所”的定位,并以塑造“庇护所”为目标,提出了网络化多层级的社区街道系统建构、分布式公共空间资源发掘与场所塑造、配置更具安全感的社区免疫服务体系等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夜间公共空间是城中村居民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典型城中村的调查研究,结合珠三角城中村社区夜间公共空间现状与居民的活动行为特性,以居民对夜间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感受与活动需求为基本依据,从空间整理、时间管制、行为模式、个体特性四方面对城中村夜间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出建议,以期契合居民的行为倾向需求,激发丰富多样的活动,实现城中村夜间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5.
司舵  章瑾 《中国房地产》2022,(15):41-48
为探究公共社区空间微型改造与环境维度转化问题,首先引入了以UCD(User Centered Design)理念为中心的Kano模型分析方法,其次探究了环境维度转化与微设计价值意义,最后以某老旧小区为研究背景,对提出的社区空间改造与环境维度转化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以居民需求为中心,基于居民的活动需求,总结出9项环境要素,运用Kano模型,提出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和无差异型4种需求类型,结合Kano模型分析法,检验不同环境要素对于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得到居民需求优先级排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并通过居民反馈,迭代优化,最终得到居民较为满意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来临,养老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议题,老年群体对户外环境空间设计提出的要求更高了。文章从康复性及老年人需求的视角研究社区景观环境问题,通过对聊城市养老社区的问卷调查,总结社区户外环境现存问题,深度分析不同自理能力、老龄程度老年群体生理、心理、活动范围、行为活动的特征,总结了聊城市养老社区空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老化康复景观融入养老空间设计策略,如休闲空间多元化,社区交通无障碍化,景观设施适老化等。旨在能根据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重新界定户外空间,将康复景观融入社区环境,创造多样性的景观功能区。提供科学、具有活力的社区户外景观设计策略,为老年人创造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7.
当下正处于以“社区生活圈”为中心的精细化调控阶段,城市更新行动呈现显著的社区导向趋势,即自上而下配置的城市公共资源倾向于社区层级的公共环境空间营造。大数据时代也将赋予社区公共环境空间建设和治理新内容。文章基于智慧城市理论,以常州社区公共环境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4个准则层和18个子准则层来研究其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制订评估矩阵,逐级计算各指标权重,得出各项指标的优先排序等级。以常州市科教城社区公共环境空间为实践案例,分析其现存问题,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造设计策略,为未来城市社区公共环境空间智慧化营造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社区规划与公共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居住社区作为健康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建成环境对于居民的健康需求尤为关键。通过对济南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特征的实证调研,深入剖析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作为未来提升社区健康环境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以生活便捷高效、环境舒适共享、步行安全可达、健康积极诱导等居民健康诉求为目标导向,对社区建成环境的规划影响要素,包括土地利用、设施配套、公共空间、道路格局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微观层面的社区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并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拍照实验、访谈式问卷及扫描式观察法对钟楼湾社区6~12岁儿童的户外体力活动及活动空间进行调查,试图了解北京市胡同社区户外环境对儿童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场地宽敞、平坦、有树木、色彩鲜艳、有可玩的设施是胡同社区儿童理想的户外活动空间构成要素;(2)胡同拐弯处及尽端式小巷是儿童活动最频繁的场所;(3)胡同社区内的商业店铺会增加儿童户外体力活动机会,但沿街分布的商业店铺周边吸引低强度的体力活动,而结合广场布置的商业店铺周边吸引高强度的体力活动.该研究成果可供北京胡同社区乃至其他城市的传统住区更新改造进行参考,从而引导此类社区向适宜儿童居住的环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多维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弹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空间,对承载公共生活、维系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公共空间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在预先设定的城市功能和自发的、随机变化的市民活动之间取得平衡,并保持自身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营造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综合考虑。基于弹性设计理论从城市、场所、设施三个不同维度,提出了"框架+留白"的开放的空间结构、包容性的场所以及可变的设施等思路,探讨了多维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弹性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相比,弹性设计是一个开放式过程,具有多层次动态反馈的特点,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满足动态变化的功能需求,实现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