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王斌 《商》2015,(3):156-157
基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拨备制度会加剧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从而加剧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本文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3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对信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且存在利润操纵行为,应积极实施基于预期损失原则的动态拨备制度。  相似文献   

2.
《商》2016,(6):208-209
本文基于12家上市商业银行年报,分别从贷款量和贷款利率的角度检验了股权结构对上市银行信贷周期性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增速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变化呈现出显著的逆周期特征,贷款利率则表现出较为显著的顺周期特征;股权结构从总体上对上市商业银行信贷量增速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周期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从方向上大股东或者国有股权份额的上升会增强上市银行信贷量的逆周期性,外资股权份额的上升则会减弱上市银行信贷的逆周期性,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会倾向弱化贷款利率的周期性,其他股权结构对利率周期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加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管激励对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中的平均年龄、受教育水平、输出型团队成员占比和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相关性。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向调节企业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企业研发投入二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尧 《商业时代》2012,(4):54-55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整对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信贷量的经济周期性变化。针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力图保持经济上行趋势的情况,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现状及信贷风险的来源进行分析,从增强银行自主决策水平、改善银行信贷管理内部环境等方面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1年A股150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背景特征、薪酬激励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高管背景特征方面,高管团队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反向关系,女性高管人数的提高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高管年龄多样化会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薪酬激励方面,直接薪酬和持股水平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均显著正相关.本文丰富了高管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威  廉永辉  张琳 《财贸经济》2019,40(7):52-66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银行融资稳定性对信贷周期性的影响,发现提升融资稳定性可以降低信贷顺周期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我国166家商业银行2004-2016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特征在不同时段存在差异,在2010年之前(后)呈现逆(顺)周期特征;(2)提升融资稳定性可以降低(增强)银行信贷的顺(逆)周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3)我国商业银行融资成本具有逆周期性,提升融资稳定性可以降低银行融资成本的逆周期性;(4)对于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而言,稳定融资对其信贷顺周期性的削弱效应更明显。本研究支持将"存款立行"作为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结合点,对于加强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协调与配合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银行收益水平紧密相关,尤其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信贷规模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银行信贷存在贷款投放过于集中,个人信贷风险突显,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逐渐加大,经济周期和理性预期也增加信贷风险等问题。应合理控制行业风险,加强对政府平台融资的监管,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择2016—2019年间我国48家纺织服装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高管年龄、高管学术背景、高管海外背景三个方面衡量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以三阶段DEA评价纺织服装企业创新绩效,研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学术年龄异质性和高管团队学术背景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团队自反为视角探讨高管团队特征异质性对于决策质量的影响,通过对401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深入探究高管团队特征异质性对决策质量的正向影响及团队自反对该正向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年龄、任期、教育背景三个方面特征异质性对决策质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团队自反能调节高管团队年龄、任期、教育背景特征异质性对决策质量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日渐市场化阶段,作为贷款行为仍然是商业银行内最为主要的资产业务范围之一.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较快的条件下,怎样可以通过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投放效率,从而可以积极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它不单单是牵扯对于企业合理应用资金需求的指导,并且也关系到了对于银行在信贷规模上的投放与把握策略,更为深入的是体现在国家制约信贷政策的指导方向上,所以,必须要研究科学合理的调控政策,以提高商业银行在贷款管制模式下增强促进我国经济得以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童友霞 《现代商业》2023,(17):84-87
本文基于我国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具有海外背景可以提高企业价值。(2)新冠疫情可以正向调节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发挥自身优势,企业合理科学配置高管队伍,政府进一步实施适合后疫情时代下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武婧  周楠  崔凯 《商展经济》2023,(8):89-9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为银行信贷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为银行信贷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现阶段,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模式的发展中,已经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信贷流程的优化完善,对信贷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地增强业务支持能力和信贷模式设计能力,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加快信息技术背景下信贷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基于此,本文在介绍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信贷模式和数字化信贷模式的不同之处,最后重点提供商业银行信贷模式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了学者们对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及其经济效应的争论,银行计提资本缓冲会通过影响其信贷供给对实体经济产生溢出效应,因而研究其周期性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我国8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的周期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缓冲整体上不具有周期性.但是,不同类型银行的资本缓冲却表现出差异化的周期性特征,特别是大型银行的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其通过对信贷供给过度波动的约束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的这些结论可为监管部门的资本监管改革提供经验支持,同时为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雨 《商场现代化》2014,(26):142-144
选取32家银行1999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验证股权结构对我国银行信贷周期性的影响,加入Gap×Gone、Gap×Ggov和Gap×Gfor交叉项,探究股权结构对银行信贷以及贷款期限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股东持股和国有持股比例的增加将强化银行信贷行为的逆周期性,而外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将弱化银行信贷行为的逆周期性。在经济周期处于上行期时,我国银行贷款的短期贷款投放比例较高;而在经济周期处于下行期时,中长期贷款投放的比例明显增加,而短期贷款比例显著下降,也就是中长期贷款投放占比存在较强的逆周期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公司规模带来的代理成本角度,分析现金持有行为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现金持有行为存在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现金持有量在适当的条件下对企业得到银行信贷会产生有利的作用。但在扩大企业规模时,容易使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性程度增加,导致企业的监管成本提高,最终使持有现金被滥用的机率提升,因此,现金持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对企业信贷融资的不利影响。所以,为取得银行信贷,找到最恰当的商业银行信贷的企业规模水平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包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贝叶斯DCC-GARCH模型,并结合我国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相关数据,分析银行信贷、房产价格与经常账户余额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动态关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的扩张可以显著推高房产价格,减少经常账户盈余;房产价格的上涨会刺激银行信贷扩张,削弱经常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盈余的增加则会减少银行信贷量,抑制房产价格上涨;银行信贷与房产价格之间的关联程度最高,银行信贷与经常账户余额间的关联程度次之,而房产价格与经常账户余额的关联程度最低。因此,为了平抑暴涨的房产价格、改善经常账户失衡的状况,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应加强对银行信贷投放的管理,切实管住银行信贷量的总阀门。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社会要求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和国内不断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监管的双重背景下,文章以全国28家商业银行2004~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资本成本视角检验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特征,并分析其在不同经济阶段、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整体具有逆周期性特征,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在不同经济阶段所表现的周期性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资本缓冲逆周期性在经济下行期表现更明显;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期表现出更强的逆周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且在经济下行期的顺周期性特征更明显,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均在全样本期及经济上行期表现出逆周期性特征.依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了当局在实施资本缓冲监管过程中应采取差异化策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专业背景、受教育水平和团队规模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和团队规模与企业研发投入没有显著关系,而团队职业经历的异质性和成员专业背景则与企业创新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按照管理动机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区分为非相机决策与相机决策两种类型,选取2003-2012年中国上市银行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其中非相机决策型计提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收入平滑动机与信号显示动机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缓释作用有限,应基于预期损失模型建立逆周期性贷款损失准备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巴塞尔协议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推广,以资本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风险选择等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认为原有的简单信贷理论模型不足以解释中国的信贷增长情况,因此,试图通过构建一个扩展的信贷理论模型,从银行信贷渠道和银行资本渠道两方面讨论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扩张效应.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实证分析了银行业的资本增长对银行的贷款和存款都有促进的作用,而不良资产率对存贷款都有抑制作用,并且资本的增长对贷款具有一定的放大效果;同时,承认不同属性的银行在资本对信贷行为上的影响力也是不一样的,资本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影响在股份制银行和商业银行上作用更加明显,而在国有银行中则不显著.这要求监管部门在实施相应的监管政策的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进行更为细致和审慎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