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筹是指为了创意项目顺利完成而面向社会大众筹集启动资金并传达市场选择结果的一种集资形式。本文基于众筹网站的相关数据,从时间、类型、平台3个维度及权益型众筹对零售业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将众筹模式与零售概念有机结合,有助于传统零售模式的变革,促进新型零售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众筹本来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种类,随着2014年全球众筹峰会在北京召开,即使不能说众筹现在比互联网金融更热,起码也可以说众筹与互联网金融一样火热。本土创业型众筹网站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互联网巨头入局、海外巨头入侵,共同掀起了众筹大战。  相似文献   

3.
众筹是互联网金融中的一种重要融资模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前我国金融体制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需求,逐渐成为一种适合于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的融资方式.本文在界定众筹的概念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商品众筹和股权众筹两种主要众筹形式,并对两种融资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众筹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最后对众筹融资的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学立 《新金融》2015,(5):60-64
众筹是互联网金融中的一种重要融资模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前我国金融体制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需求,逐渐成为一种适合于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的融资方式。本文在界定众筹的概念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两种主要众筹形式——商品众筹和股权众筹,并对两种融资模式进行了对比,进而对众筹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众筹融资的监管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现行法律体系下,股权众筹的法律属性不明确,容易触犯非法集资和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法律红线。股权众筹的一般原理和证券立法的国际经验均表明,股权众筹投资协议构成证券,股权众筹构成证券公开发行。为了降低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拓展其发展的制度空间,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建议尽快构建我国股权众筹豁免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发行人、发行场所和投资者三个方面:在发行人方面,严格控制发行人范围及豁免资质的取得,限制发行人募集资金额度,禁止"一对多"的众筹融资模式;在发行场所方面,豁免符合监管要求的股权众筹平台登记成为证券公司的义务;在投资者方面,对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额度控制,对特殊主体的投资额度限制进行豁免,限制豁免注册证券的转售。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中美两国亦不例外。众筹的规模发展为有效缓解该难题,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运行,创设了新的资金融通渠道。与此同时,众筹也对传统金融业态和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美国,基于不同价值目标的考量,众筹监管立法久经曲折。以"JOBS法案"为核心的制度性安排确立了众筹的合法性地位,为众筹证券发行奠定了法律基础。本文力图通过对美国众筹证券发行和豁免具体类型的划分,以及相应规则内容的比较分析,揭示在众筹证券豁免规则的构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美国资本市场在后危机时代寻求证券法制平衡的尝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众筹行业发展的先行者,美国众筹监管立法理念的革新和规则体系的设计,为完善我国众筹行业监管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胡振  李娜 《青海金融》2015,(3):45-47
本文以美国规模最大的两家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与Indiegogo为例,介绍了预售型众筹的含义及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预售型的商业模式,分析了美国预售型众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中国预售型众筹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渠道,股权众筹是风险投资的一种,同时也是对传统融资方式的一种补充。目前全球的股权众筹网站正在不断的蔓延,在中国股权众筹网站有天使汇、人人投、大家投等。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再结合中国股权融资的特点,不进解决了小型项目找不到资金的难题,同时也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循环发展。但是,在另一个层面来说,股权众筹因其超越了我国传统融资方式的监管框架和法律结构,它在我国的发展因立法滞后而受阻,一系列法律风险也不断地涌现出来,急需进行风险防范并进行法律规制。本文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从融资者、平台和投资者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促进股权众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创意的不确定性出发,构建消费者与创业者的博弈模型,分析资金需求、创意可靠性对最优价格决策、功能选择、创业者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收集京东科技型产品的众筹数据对众筹价格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支持者数量与众筹价格和市场价格负相关,与产品创意可靠性正相关;资金需求低时,众筹应发挥分散创意风险的功能;资金需求较高时,众筹应发挥融资功能;资金需求过高时,创业者应放弃奖励型众筹,寻求其他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众筹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产品特征是影响奖励型众筹融资绩效的关键因素。基于信号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视角,探讨产品经济性信号和品质性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社会影响力对产品信号的调节作用。利用京东众筹的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产品价格、产品折扣、图片数量和项目更新数对众筹融资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影响力正向调节图片数量、项目更新数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信号理论深化并繁衍至奖励型众筹研究领域,并对筹资者如何提高众筹融资效果给予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众筹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它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并因此在世界和国内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着重对美国与日本股权众筹的相关监管政策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然后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股权众筹的监管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众筹(Crowdfunding)起源于美国,是一种新形式的融资模式。2014年中国股权众筹飞速发展,势头强劲,然而,中国股权众筹仍然承受着来自现有规则的压力,潜藏了尚未可知的风险。本课题通过搜集国内外股权众筹的发展动态,对当前中国股权众筹发展所面临的众筹平台权利义务模糊,专业水平较低,众筹项目优质项目少,风险大,领头人匮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最后通过借鉴美国股权众筹的监管制度,结合中国股权众筹发展的现实环境,从发行人制度、众筹平台监管两个方面提出完善中国股权众筹相关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文莉  杨宁 《当代金融研究》2017,2017(4):154-165
股权众筹作为众筹融资的一种方式,其法律本质为证券发行。公开劝诱禁止的存在以及实证研究表明,股权众筹的私募发行定位不能满足普通投资者和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需求;而由于信息披露成本高昂,股权众筹中普通投资者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公开发行亦不适用股权众筹。私募股权众筹与小额公开股权众筹是股权众筹能满足不同市场主体投融资需求的双重定位选择,但二者对传统监管模式和监管框架均提出了新挑战。基于股权众筹监管的新模式和新框架,我国股权众筹监管宜坚持适度信息披露与投资者适当性相结合原则,遵循私募发行与小额公开发行的双重定位选择,并构建三位一体的股权众筹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4.
范文波 《新金融》2016,(4):38-41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股权众筹对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动力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股权众筹内在机制及外部约束两方面,分别讨论了股权众筹与小微企业融资、制度环境的匹配性问题,认为股权众筹作为一项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小微企业融资具有较好的匹配性,但目前我国的信用基础及制度环境难以满足股权众筹大规模发展的需求。基于以上判断,本文对股权众筹提出了"明确定位、公私分开、分类监管"的发展思路以及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股权众筹在中国的合法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在中国迅速崛起,它打破融资渠道限制、降低时间成本,具有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及初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这种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冲击着现有金融法制,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不适应性,亟需使其合法化并纳入监管。我们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结合现实状况,准确界定股权众筹的法律地位、特征以及证券的范围,并借鉴域外小额豁免的经验,重新定义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之“特定对象”的概念。与此同时,妥善地协调融资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对股权众筹的监管作出相应的制度回应。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融资可得性是众筹研究的热点。为了帮助回报型众筹发起人提高融资绩效以及平台增加用户活跃度,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模型,抓取"青橘众筹网"的520个样本,实证分析发起人以虚拟社会资本影响融资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科技产品、艺术影音类项目的投资者感知价值在发起人外部社会资本与项目融资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公益活动类项目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科技产品、艺术影音类项目的投资者感知价值在发起人内部社会资本与项目融资绩效间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在公益类项目中内部社会资本对感知价值、项目融资绩效影响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回报型众筹的两个主体(发起人、平台)分别提出了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目 《河北金融》2020,(12):10-14
互联网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为股权众筹这一满足小微企业融资和大众投资的新型融资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然而金融创新必然伴随着对金融安全的考量。在厘清公募股权众筹的主体法律关系基础上通过分析公募股权众筹主体法律风险,结合立法和司法层面的监管现状和域外监管成熟经验,立足于新《证券法》的实施从明确融资人的权利义务、监管股权众筹平台和保护投资人权益的角度对构建我国公募股权众筹的监管体系提出完善建议,以拓宽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8.
众筹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重要融资模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前我国金融体制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需求,逐渐成为一种适合于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的融资方式。本文在界定众筹的概念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两种主要众筹形式——商品众筹和股权众筹,并对两种融资模式进行了对比,进而对众筹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王曙光  贺潇  贾镝 《金融与经济》2015,(3):55-60,84
本文剖析了众筹模式三大融资主体的异质性融资激励,并阐释了众筹项目的运作机制。结合国情指出众筹模式在中国存在法律监管缺失、盈利模式单一和出资人风险意识缺失等问题;文章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众筹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众筹作为一种“互联网+”投融资模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和青睐。作为众筹的发源地,美国开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信用体系、宽松的融资环境和社会对创新、创业的重视使得众筹业迅速发展。众筹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中国众筹网和美国Kickstarter为例,对比二者在运营模式上的差异,得出促进中国众筹模式健康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