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丽 《消费导刊》2009,(2):99-99
我国金融体系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新兴经济与开放经济背景之下,"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外资银行的进入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我国金融市场脆弱性进行研究,减小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商》2015,(24)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成为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仍以银行为核心,影子银行一定程度上就是银行的影子。影子银行加重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前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应重点加强风险分析和防范。本文以金融抑制和金融脆弱性理论为视角,对区域影子银行的现状、发展动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体系在逐渐步入正轨,但其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也在不断的积累。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今年随着金融潜在危机的发生,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对金融体系稳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商》2015,(4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金融体系日益完善。在这其中,一些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显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破坏性极强,非常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深刻影响到国民经济安全。通过对金融潜在危机的预防,可以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该文就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常见危机、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具体体现形式、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此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5.
6.
按照系统论观点,金融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从复杂系统理论观点出发,本文就金融体系的结构安排来分析金融体系脆弱性之根源,提出化解和防范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几点建议。不失为一种新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解释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理解金融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再论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验证我国金融体系在不完全市场的制约条件下,能否发挥"价值创造、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流动性供给、信息生产和公司治理"这六大基本功能,以及通过进一步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来揭示当今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表现及其症结所在.论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影响我国金融体系"健全性"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房地产价格和流动性,它们直接左右银行的信贷行为;相反,利差幅度和基础货币的调控却没有显著的制约效果.所有这些特征都恰恰反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至今为止还没得到有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在现有金融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从外源性风险金融渠道传导的角度,利用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分析外源性风险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偏最小二乘法有较好的实用性,外源性风险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监管当局应建立完善的外源风险的评价机制,提高监管效率,有效降低金融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于忠珍 《消费导刊》2009,(20):117-118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深层次原因是道德缺失。加强政府监管,防范企业道德风险、重塑企业道德伦理已刻不容缓。当前我国加强国资监管是防范国有企业道德风险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0.
11.
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业逐步融入国际金融业中,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中国将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利用全球的经济和金融资源,同时面临的金融风险和冲击也将更加严峻。降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成为中国长期面对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此,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完善金融安全网。  相似文献   

12.
Despite the voluminous and growing literature on financial constraints, the origins of the constraints are hardly ever empirically analyzed. This paper offers such an analysis. We study, in particular, the empirical prevalence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in capital markets using a unique survey data on Finnis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The survey data suggest that adverse selection is empirically more prevalent than moral hazard in the capital markets that the SMEs face. We also find that of the variables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the former has more explanatory power in regressions modeling the availability of external finance to the SMEs than the latter. Finally, we document that our proxies for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ar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age of firms, just like Peter Diamond’s (1989) model predicts.  相似文献   

13.
受托人的道德风险形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信托业部分受托人道德素质差;另一方面,也与信托业务的自然属性有着间接关系。根据受托人道德风险的博弈论分析,应实施加强对股东和高管人员的监管及对信托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完善内控制度,加大惩罚力度等一系列道德风险控制机制的对策,以期对促进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道德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猛,已成为证券市场的核心力量和个人、家庭理财的首选。基金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特性决定了诚信是基金公司的立业之本,而维护诚信的关键就是要加强风险控制,但频频曝光的一些基金黑幕反映出基金发展中道德风险的严重性。因此,应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基金公司的内控机制;完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基金经营的透明度;改革现行的基金管理费提取模式,建立起激励与风险分摊机制;建立健全对基金经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雄 《商业研究》2007,(5):205-208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旧有风险进一步暴露,新的风险进一步产生。我国经济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由于金融危机的最大特征就是货币的急剧贬值,关于货币危机的研究也最为成熟,目前已形成四代理论模型。而银行业危机理论和外债危机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像货币危机理论那样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道德风险、激励机制与电力行业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一平 《商业研究》2006,36(3):127-129
电力行业由于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规制者与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成为规制的重要行业之一。所以必须对电力行业规制理论进行研究,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中国电力行业规制制度进行考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运用道德风险情况下的规制模型对中国电力行业规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中国电力行业规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梧州市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梧州市工业有针对性的20个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潜力进行评估.得出梧州市应选择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lO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结论,并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阻碍了其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很多,文章拟从信息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的角度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9.
转移价格的供应链激励机制与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荣 《商业研究》2006,(6):62-64
考虑一个由制造商与分销商组成的供应链,制造商通过广告投入拉动产品销售,分销商通过促销活动推动产品销售。如果用一个制造商和两个分销商构成的供应链模型,来研究供应链中的博弈关系、激励机制和道德风险问题。只有给出两分销商的Nash均衡结果以及制造商与两分销商间的Nash均衡结果,才能解决供应链中的激励机制的设计。然后通过支付函数的全微分,来揭示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从而证明供应链内部存在囚徒困境现象。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丽娟 《商业研究》2003,(9):103-105
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分析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产生,建立相应的防范模型,并结合供应链实际作出风险分担和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对于降低企业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