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救赎     
《新理财》2008,(8)
中国产业资本主导股市伊始,竟面临着自我救赎的境遇。在未来限售股全面解禁的三年多时间里,中国股市的走向不是金融资本说了算,也不是貌似强大的热钱说了算,而是由产业资本客观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常有议论,说中国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否则为什么美国经济复苏没有中国经济好,但股市会涨?中国经济是高速增长,但股市却是长期低迷?我认为总的来说,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晴雨表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典型的是20年前,炒股票看庄家,现在炒股票更多地是要看央行,看央行政策。  相似文献   

3.
听月楼 《证券导刊》2011,(20):16-16
产业资本的增持和社保的100亿资金入市说明A股市场的部分股票已经足够便宜,并得到产业资本和长期投资者的认可:虽然这不能成为股市短期上涨或止跌的依据,却是支撑股市中长期上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目前中国股市对国际股市的影响还主要是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即中国股市上涨不一定能带动国际股市的上涨,但中国股市如果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暴跌则能够导致国际股市的暴跌.  相似文献   

5.
打从股市从中国浮出海面,它便不可避免地成了中国经济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我们津津乐道中国股市为中国塑造了多少富翁的同时,事实上,我们必须明白,真正支撑着中国股市的基石并不是那些富翁,那些大户,而是那些成千上万在交易大厅里川流不息的散户们,这些年来,财经专家,专业股评人士一个劲地在电视里露面,却很少能听到那些作为股市基石的散户们心声的吐露。他们的感受知何,他们又是知何遨游股海的?本刊特此选发一组,期望广大股民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6.
产业资本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在资本市场上积极活跃.成为目前影响股价涨跌的重要力量。本文着重分析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中的法人股以及上市公司高管这三类产业资本的主要代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优势以及持股成本优势,揭示产业资本流动在股市上的重要性。通过对大宗交易,上证指数、产业资本增减持等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大盘指数底部与顶部与产业资本股东集中增持与减持的顶部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通过对产业资本在A股市场上的增减持行为的应用研究帮助投资者寻找潜在市场机会以及回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7.
程实 《证券导刊》2015,(1):47-48
股市并不是“经济增速”的晴雨表,而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对美国股市两个长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分析表明,增长质量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和适宜的货币环境是资本市场长周期繁荣的三大基石,也是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联系纽带。伴随着制度改进和发展转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悄悄迎来长周期繁荣前的拐点。  相似文献   

8.
《理财》2012,(12):20
对于股市,中国股民爱恨交织。爱其偶圆财富梦,恨其多圈钱不振。股市不是财富机,却令万千股民竞折腰!不得不说,在关注着股市动态和小道消息的同时,口里依然对股市颇有微词的中国股民身上,有其自身性格在主导着他的这种"拧巴"举动。  相似文献   

9.
晓斌 《金融博览》2009,(12):56-60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这是多年前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很多人都会哼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句歌词套用在中国股市身上,也是恰当不过。  相似文献   

10.
惊心动魄的“宝万之战”发生在当前中国实体经济疲弱、金融混业经营格局开启、存贷利率中枢下行、资产端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这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角逐与争斗是金融资本深度参与产业资本的体现,也体现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艰难站上2200点,后市是二八分化,还是普涨翻红,谁也无法给出定论。2014年上半年,200多家企业掀起了并购重组的浪潮,上市公司也积极参与到产业资本并购基金,并逐渐成为这股大军中的中坚力量。简单分析,并购成为资本市场主体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经 济学家韩志国说 ,中国过去的股市政策常常表现在三个方面 ,是危机型的股市政策而不是发展型的股市政策 ,没有统筹安排 ;是关注短期效果型的政策而不是着眼于长期效益型的政策 ;是依靠外力推动型的政策而不是依靠内因成长型的政策。此次《意见》的发布 ,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实  相似文献   

13.
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牵动着数千万投资者的心。毕竟中国股市的很多问题,其源头都在新股发行制度上。所以,对于当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投资者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投资者希望通过此次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大小限问题,使中国股市早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3,(4):8-8
中国证券市场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存在于政策市、传言市、讲话市之中,当年朱镕基同志当副总理兼央行行长时在人民大会堂公开讲话中曾调侃说,股市不是熊市也不是牛市,是“朱市”。他的意思很明确,希望股市按市场规律走,不要整天盯着我朱镕基说什么。  相似文献   

15.
闫冬 《理财》2014,(2):46-48
进入新的一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点。经历了4年多的熊市洗礼之后,每一位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企盼着牛市的到来。2014年的股市究竟会怎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夏天 《云南金融》2007,(5):18-20
2006年中国股市的良好表现,使各投资机构管理的各类基金彻底扭转了长期经营不理想的局面,创造出累计净值增幅在80%~130%之间的出色业绩,并由此掀起了一股抢购基金的狂潮。深入分析,当下出现的“基金热”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股市彻底回暖的必然结果。面对“基金热”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一件大好事。因为在实现着引导广大投资者让“专业机构理财”目的的同时,也给机构投资者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基本与实体经济相脱节的中国股市,其大涨大跌已经常态化,这绝不是偶然的,是其内在规律使然。中国的股市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资本市场,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应该完善资本市场及其管理制度,处理好融投资双方的供需关系,处理好投资和实度投机的"度"的关系,发挥好资本市场融资、配置资源、提供经济发展动态信息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股市发展的理论之争绝不是简单的文人之争,而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命运和中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并通过和平发展进入小康社会的路径之争从1990年深交所的试运行和上交所的正式运行至今,中国的股市走过了18个年头。中国股市的成长史到底是一部不规范的成长史还是一个把中国国情和国际规范  相似文献   

19.
石洋 《国际融资》2004,(5):36-38
近年来,泡沫经济已取代经济衰退成为人们的梦魇.有人说中国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大泡沫,也有人说中国股市中存在着大泡沫。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深交所副经理王健就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值存在着许多泡沫,许多股票缺乏长期投资价值.大大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而其他一些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股市目前尽管是投机盛于投资.但属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中国的一种必然现象.还谈不上什么泡沫。  相似文献   

20.
如果股市只适合高收入者投资,是否意味着高收入者能够赔得起?能赔得起的人才能投资中国股市,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股市不是投资场所而是赔钱场所呢?股市洗劫高收入者的财富就是应该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