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考察团 《中国市场》2007,(2):85-88
<正>10月9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为团长的考察团应土耳其物流协会和希腊采购协会的邀请,考察了土耳其和希腊的物流和采购工作。期间,在两家协会的安排下,接受了土耳其《物流管理》和希腊《供应链与物流》杂志的采访,并实地考察了土耳其玻尔卡特全球物流公司(BIRKART GLOBISTICS,以下简称“玻尔卡特”公司)、希腊奥佛·贝诺格劳物流公司(Orphee Beinoglou,以下简称为“OB”公司)。在与这两国物流同行的交往中,他们都希望能与我们加强联系、多进行一些学术交流。无论是参观还是交谈,我们考察团成员也深深感觉到:“物流是没有国界的!” 相似文献
2.
3.
4.
6月25日至7月2日,中国个协副秘书长刘莉莉率代表团一行六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工作考察。考察期间,代表团先后拜访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议会上议院议长、维州议会友好协会副主席、新西兰太平洋岛屿贸易与投资发展委员会负责人,双方就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代表团还参观了悉尼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并与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友好交流。通过此次考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印度、墨西哥两国利用外资的状况及历程、法规和利用方式、两国利用外资的成效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不能过分依赖外资,要在法律、政策上鼓励外来资本,但也应严格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是全球新兴的、开放的、不可多得的最大潜在市场,中国经济长期的强劲发展具有内在的动力,因此,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中国采购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激动人心的一环,中国采购分为政府采购和企业采购,也可分为国内外企业在国外的采购和国内外企业在中国的采购,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均有大量事实表明,中国采购发展充满了机会. 相似文献
7.
物流业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的复合型产业。新时期我国物流业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抓住我国物流业发展契机,优化升级物流产业结构,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亚国家物流业市场开放较早,应借鉴其在国家物流规划层面的做法,加速制定物流总体规划推动计划,建立实施保障体系,改善现有物流宏观管理机制,规范行业标准,探索物流发展方式,创新供应链营运模式,加强先进物流技术的开发应用,优化技术结构,发展亚洲绿能低碳技术,构筑国际物流枢纽基地,推动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印软件服务业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小梅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5):24-28
我国和印度均为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劳动力低廉、经济发展具有潜力的特点。我国虽然在信息技术产品制造业中已成为中心,但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却缺乏竞争力。印度软件服务业的劳动力质量、教育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一些软件研发、软件设计、芯片设计、后台工作等业务外包给印度, 或者在印度开展这些业务从而节约成本。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和印度软件服务业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我国应如何面对自己在软件服务业方面的劣势。 相似文献
9.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12):42-42
<正>世界银行9月17日发布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亚洲经济大国近年来在非洲的贸易和投资大幅度增加,可望为非洲的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带来巨大的潜力。该报告收集了关于中国和印度企业在非洲经营情况的新证据,发现非洲出口额的27%是面向亚洲,为1990年的3倍。目前非洲对亚洲的出口水平与对传统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的水平基本相同。与此同时,亚洲对非洲的出口增长速度保持在每年18%,超过对世界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物流企业并购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从"达娃"案的教训中企业要注意并购的法律风险问题。在并购前要注意预防法律障碍和法律冲突引发的法律风险,预防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法律风险。在并购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并购法律文件的效力和安全风险,注意法律文件之间的冲突风险。 相似文献
11.
第三方物流被誉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成熟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本文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减让承诺和中国的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舒萌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2):22-27,36
本文全面回顾了俄罗斯漫长而曲折的入世进程,揭示出一幅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图景。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世贸组织文件,本文初步总结了俄罗斯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做出的开放和减让承诺。尽管这些承诺直接反映了美欧的经济利益,但也同时维护了中国的工业品出口、原材料进口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Guo Yan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4):53-54
Since the meeting between Rajiv Gandhi and Deng Xiaoping more than 20 years ago, China and India, have been seeking to reach a wider range of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n 2008, the trade volume reached US$52 billion, making China becoming India's largest goods trade partner, while India became China's tenth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ccording to Chinese customs statistics, in November 2009, Sino-Indian bilateral trade volume reached US$3.972 billion, up 37.9% comparing the same period of last year. This is the first positive growth that the trade volume has declined continually since January in 2009. 相似文献
15.
企业国际采购在向战略型全球采购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为更加全面地对中国企业国际采购阶段进行分析,应结合中国企业实际,从企业国际采购的利益、企业国际采购面临的挑战、企业国际采购的能力三个维度出发,将中国企业国际采购的发展划分为基于需求的被动型海外采购阶段、有选择的主动型国际采购阶段、国际采购的战略阶段、协调与整合的全球采购阶段等四大阶段.中国企业在国际采购的初级阶段不是为了追求低成本,而是更看重海外供应的高质量和高技术.中国企业国际采购初级阶段的利益是企业战略的低层次利益,比较容易实现,在国际采购中面临的障碍主要是硬性成本和外部障碍.而随着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不断走向成熟,国际采购越来越追求多样化的战略利益,软性成本和内部障碍矛盾更为明显,国际采购资源挑选技能不断提高,逐渐具备全球采购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