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8月29日正式成立。认监委将按照国务院的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 目前,我国的认证认可工作包括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产品认证。在强制性产品认证方面以产品安全认证、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制度和食品加工企业卫生注册为主。在质量体系认证方面,获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达59家,颁发ISO9000证书43 000多份,ISO14000证书 150份。专家认为,质… 相似文献
3.
4.
晓晓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7,(9):26-27
9月11日,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暨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3个荣获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和856个荣获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受到表彰。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9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名单和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名单,其中,海尔集团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家企业荣获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另有461家企业荣获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有关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价工作的进行以及名牌评价程序的日渐规范,使得今年的名牌评价工作呈现出不少新亮点,也预示了今后政府名牌评价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在很多方面存在区别,人们首先会想到"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与"德国制造"不同。"中国制造"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多承担劳动密集使用的生产环节,而"德国制造"则多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或主要承担技术密集使用的生产环节或人力资本密集使用的研发环节。其实,这个差别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和创新体制不同的体现。任何国家都不是先天就是发达国家,不是先天就处于技术进步的最前沿,德国也曾是欧洲的落后国家,"日本制造"、"韩国制造"也曾是产品不可靠的代名词。所以,中国今天生产低端产品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规律性的阶段,是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必经阶段,我们可以缩短它,而不可能超越它,因此,这个差别并不令我们特别担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业内目前关于“中国制造”的话题众说纷纭。一时间,中国将变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将再现当年“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辉煌的说法不时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9.
10.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1.6万字的报告中,29次提到了“三农”问题,篇幅之大比重之高,是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不多见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为加重农民负担,甚至坑农害农事件却依然层出不穷。近日,记者接到知情人举报后,联合公安,工商相关部门在河南省会城市郑州的边缘,查处了一个大型涉嫌制假农药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美国创意,日本设计,韩国研发,中国制造”为人称道。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更不是“品牌大国”,而打造品牌,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我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对甲公司进行执法检查,经检查发现甲公司在其生产的丙产品上擅自使用了乙公司合法拥有的“B省名牌产品”标志,甲、乙公司虽是不相互持股的独立法人,但由于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存在直系血亲关系,故乙公司对甲公司的行为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人最近的表现让工厂主们着实吃惊不小。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似乎正在改变几十年来形成的沉默而内向的性格,开始用一些特别、甚至极端的方式主张自己的权利。在负载“中国制造”这艘巨轮前行了三十余年之后。工人们却发现,自己的利益已像巨轮制造的浪花一样,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制造”出路在哪中国制造是近年专家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谈论者有褒也有贬,无论是褒也好,贬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制造业的转型和今后制造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贯穿于“中国制造”发展始终的,对于“中国制造”的过去、现在、将来,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制造”的逐步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中国制造”现阶段的发展瓶颈是科技创新;“中国制造”未来要想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必然依靠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7.
18.
对外开放,中国始于1978年,印度始于1991年,均以异常隆重的仪态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那么,在“中国龙”与“印度象”之间,又是如何一种开放格局呢? 相似文献
19.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代表团 《上海质量》2007,(12):16-18
应加拿大国家质量研究院和美国质量学会的邀请,上海市质量协会、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代表团一行,于2007年10B29日至11月10日访问了加拿大和美国质量组织,访问期间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制造”和“中国质量”的认识,而此行也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