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溶洞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的定量研究--以浙江瑶琳洞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睿  应菊英  章珠娥 《经济地理》2004,24(5):683-687
以瑶琳洞历年的游客量为基础,结合国内其它溶洞的年游客量变化情况,定量探讨了溶洞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特点,结果发现以瑶琳洞为代表的溶洞型旅游地生命周期表现出如下特点:①自开发后直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游客量往往在正式开放后第3-4年达到最大值;②由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衰落阶段,没有巩固与停滞阶段;③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衰落后,年游客量将逐渐趋于稳定。最后,分析了影响溶洞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并提出了溶洞型旅游地开发、经营的若干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武汉旅游景点国内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万先进 《经济地理》2001,21(5):637-640
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阐述了城市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以及旅游者的行为属性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旅游目的等)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影响,同时,运用活动空间及曲线分析方法,揭示了国内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陈烈  王华  丁焕峰  王山河 《经济地理》2004,24(5):696-699
在深入剖析茂名水东湾旅游度假区发展兴衰原因的基础上,认为海滨沙滩旅游地竞争优势强弱的变化是决定该旅游地发展兴衰的关键,而重构传统海滨沙滩旅游地发展战略的核心即是要重塑其竞争优势。据此提出了重构茂名海滨沙滩旅游的具体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旅游本就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文化的交融和情感的沟通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为了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旅游供给者们曾经考虑了太多的有形产品.本文则是从旅游的非物质化开发层面入手,探讨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在对这一产品进行基本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其开发意义,着重对其开发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旅游开发要"形神兼备",借助旅游的社会属性来丰富旅游地的旅游供给.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婺源县33个乡村旅游地为案例地,以游客网络评论为数据源,绘制游客情感地图,分析乡村旅游地游客情感的时空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测定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空间特征上,游客高情感值主要分布在婺源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情感热度自东部、北部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减弱,呈现出“二核三次多从”的分布格局,核心—边缘特征明显。(2)在时间特征上,游客情感值在不同月份有一定的波动性;情感高值常常伴随着季节性景观的展现和相应的季节性活动的开展而出现,呈现出时间上的同步性;游客情感均值月度波动程度反映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对成熟度。(3)乡村旅游地游客情感受到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与住宿、旅游政策与服务和游客个性化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高级别旅游景区的数量、旅游交通的距离、旅游信息平台的数量是控制性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偏远型旅游地开发对应谱分析——以湖南省桂东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远型旅游地存在区位偏远、地形阻隔偏远与综合偏远三种基本类型,其特点有资源品级差异大,原生态色彩强;远离客源市场,市场进入难度大;旅游成本高,开发偏难.文章从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与道路设计三个维度构建偏远型旅游地开发对应谱体系,即对应于三类产品:垄断性产品、效益性产品、公费性产品;四类市场:自驾车市场、教育市场、公费市场、奖励市场;道路设计三化:景观化、多样化、体验化.最后以湖南省桂东县旅游业的发展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旅游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广西龙胜大寨景区为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景区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各个指标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权重和加权分数,确定大寨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分析显示:景区在市场和资源两个方面的竞争力很强,而在景区管理和接待方面处于劣势,文章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潘海颖 《经济论坛》2007,(24):72-75
一、研究背景 无规划的旅游发展使得自然和历史资源永久消失,并终将导致旅游需求的消失(Saveriades,2000).  相似文献   

9.
城市森林具有多功能性。城市森林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休闲娱乐形态,目前已经成为旅游业开发的选择方向。文章以城市森林公园为切入点,分析了游客的游憩行为,指出游客的游憩感知是城市森林游憩系统优化的基础,而森林公园园区的空间结构、游憩设施以及资源成为森林旅游系统优化的外拉力。这样,在内外力的作用下,游客的游憩感知满意度会不断提高。并以山西太原森林公园为实例,对游客游憩行为特征、出游方式、同行者的选择、游憩活动偏好及动机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前面的理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鄱阳湖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影响,以指导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者对未来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发现,在游客环境态度意向上,游客注重生态关系和环境解说,但是整体环境责任不高,对居民福祉关注较少,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与居住地在环境态度意向上有显著差异;在游客环境行为倾向上,游客环境维护行为与后续保护行为较为积极,而积极参与行为和环境干扰行为较为消极,参与互动环境行为一般,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在环境行为意向也有显著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区游客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毅  蔡洁 《经济地理》2005,25(6):920-923
高质量的旅游产品规划是编制高质量区域旅游规划的保证,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却见仁见智,是经历是服务,是景区景点、旅游吸引物,还是活动过程,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江北区旅游规划以提供服务为核心,从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几个层面进行了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2.
张斌  廖小平 《经济地理》2011,31(4):690-695
随着各地对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加快,一种捏造、编排、夸大历史文化的旅游地历史文化机会主义悄然流行起来。这种机会主义,一方面可以从历史文化的鉴定及其与旅游文化的关系中找到其产生的客观原因和解决之路,另一方面可以从政府、媒体、旅游企业、专业研究人员和旅游者等旅游活动主体身上找到滋生机会主义的主观原因和消解之道。  相似文献   

13.
都市农业旅游与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文君 《经济地理》2005,25(6):915-919
都市农业旅游近年来成为都市旅游和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并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广州为例,在明确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及其发展意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设施农业旅游、园艺农业旅游、体验参与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农业博物馆旅游等5个适合广州发展的都市农业旅游主要类型;结合广州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北部山区森林观光度假区、中部城区农业商贸休闲区、城郊田园体验休闲区、南部海滨观光休闲区4大都市农业旅游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构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品牌带动,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等4点推进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丁健  彭华 《经济地理》2002,22(1):101-10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少数民族55个,而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是关系是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旅游业有地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影响民族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些因素是民族特色与民族知名度、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旅游地民族感知形象、有无著名风景点或风景区、空间集聚与竞争、决策者行为、当地居民态度。  相似文献   

15.
西安国内游客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旅游业重要的营销和电子交易工具,网络也成为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旅游网络营销和游客网络行为的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对游客实证调查,研究了国内游客的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特征与偏好,并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游客对旅游网站内容的关注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国内游客登录旅游网站的时间短、频率低;游客使用网络获取旅游信息在信息获取渠道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信息搜索时主要使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游客十分喜爱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表现形式。而对于网络信息的关注程度则是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依次为"行"、"吃"、"住"、"购"、"娱"和"游"。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这些影响较长时期作用于旅游地居民,引起旅游地居民相应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反应,形成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地居民的支持与否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旅游地的开发、规划与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文章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视野下的东西方跨文化旅游交互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旅游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旅游社会学宽广视野和"跨文化比较"独特视角,并结合多年旅游一线实践的经验和市场调查资料,对东西方跨文化旅游者这一社会群体的"文化习性"进行思考。分别从心里认知、价值和行为取向、交互模式等影响跨文化旅游交际的层面加以比较研究,解读不同社会背景旅游者的"交互习性"。  相似文献   

18.
西安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界,对国内游客的消费行为研究还很少。根据一手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西安市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行为的一些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为西安市旅游企业如何抓住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机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都产生影响,其中认知的时间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是否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文章以银川沙湖与榆林红碱淖为例,对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中的“先入为主”与“既成事实”效应进行了分析,初步证明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产生影响,并针对案例景区的情况,强调了旅游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中的先发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