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用卡业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重点。本文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策略。以期为该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快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农业银行的信用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业务,由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整个卡业务中,呈现出停滞甚至萎缩的状况,特别是借记卡发行后,以其安全方便而迅使发展,一方面冲击了信用卡业务,一方面也因借记卡的存款、消费增长掩盖了信用卡业务萎缩的困窘局面。当前在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在转变经营机制、调整经营结构、精简经营机构人员等方面的改革步伐无疑将会加快,信用卡业务必然成为入世后个人金融业务竞争的一个焦点,因此,认真分析一下我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面对新的形势尽快调整发展思路,统一认识,启动和加快信用卡业务发展,已成为应对入世后信用卡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开展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对于降低商业银行在信用卡的发行与拓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确保信用卡业务在我国长期健康地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分类入手,着重分析了产生信用卡风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用卡使用安全、快捷、方便,具有现金流通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信用卡结算更加安全、快捷,信用卡带来的可观收入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集团盈利的重要手段,信用卡收单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业务。笔者仅对成立信用卡收单公司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一、我国信用卡市场现状及问题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始于1985年的中国银行,如今中国二十多家商业银行都发行了信用卡,发卡  相似文献   

5.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6):49-49
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苏州运行中心日前正式挂牌运营,该中心是建行根据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和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国际上大的发卡机构设立多个Call center的运营模式,针对信用卡客户建设的大型集中式跨地区客户服务运行中心。  相似文献   

6.
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业务,在经历了黄金发展10年快速粗放式增长后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本文立足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对信用卡业务发展过程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尝试探讨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马曙 《中国金融家》2011,(5):121-122
2011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超过6666万张并一举成为全球第四大信用卡发卡行,这之中,境外信用卡业务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了解,随着工商银行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信用卡业务作为工商银行零售业务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向境外市场迈进。为实现境外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工商银行参照国际先进同业通行的管理模式,于2010年10月在香港成立了工银信用卡中心(国际),主要负责境外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借记卡、预付卡的业务管理,  相似文献   

8.
吕茂春 《现代金融》2003,(12):45-45
要求信用卡申请人提供切实有效的保证,是化解信用卡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保证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楼芳 《上海金融》2004,(2):60-61
信用卡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手段和信用工具,已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相推出的产品。经营信用卡业务有高收益,同时伴随着高风险。本文阐述了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符合我国信用卡风险特征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用卡行业发展近35年,逐年前行速度并不均匀,尤其近几年加速度明显,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浦发银行信用卡业务就是典型一例,近年来,浦发银行信用卡业务和业绩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19年末,该行信用卡流通卡量已近4400万张,交易额超过21700亿元,业务收入达530亿元。是什么力量让浦发信用卡在“滑行式发展”10年后突然拔地而起并持续加速增长?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给出的答案是,自2014年以来,浦发信用卡全面向互联网打法转型,科技的引擎开始轰鸣,成为业务腾飞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卡的发放量在近些年也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国内银行卡业务竞争愈演愈烈,信用卡扩张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从对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的分析出发,针对信用卡发放量的扩张下信用卡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信用卡的风险防范及预警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严建红 《新金融》1995,(7):24-25
电子货币——信用卡是当今国际商业银行最赚钱的商品。有资料表明,国际商业银行每年信用卡业务的股本收益率超过30%,资产收益率达到3%,而一般银行贷款业务的收益却只能达到信用卡业务的1/3,更重要的是,对银行来说,信用卡是其开拓业务领域、扩大金融渗透面、完善结算功能的重要工具。正因如此,信用卡业务成为当今商业银行发展最快、涉及面最广的一项中介业务,国际上各大银行及信用卡公司纷纷推出新型信用卡,不断增强其服务领域与服务功能,使得国际信用卡呈现新品叠出、层出不穷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信用卡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金融产品,在近两年内迅速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信用卡产品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高利润率的特征使得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将其置于经营战略的重要位置。但是,高效益与高风险并存是信用卡业务的特点,韩国的信用卡危机已经给国内信用卡市场提出了警示,中国银监会也在不同场合多次提示警惕信用卡风险,各行应做好风险控制,保证信用卡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杰 《中国信用卡》2007,(5X):27-29
近几年来,国内银行经营战略重点向个人零售业务转移,将信用卡业务作为未来重要利润增长点之一。据麦肯锡预测,国内的信用卡收入在2010年前将从2005年的5亿美元上升到50亿美元。一些保险机构已开始涉足信用卡业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程栋梁 《时代金融》2014,(5):111-112
随着银行竞争愈加激烈,个人金融市场成为各银行主要争夺市场。虽我国各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已超过10年,但盈利能力仍然偏弱。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以及分析第三方支付和"虚拟信用卡"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冲击,为提高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用卡业务进入中国以后,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银行代兑外币信用卡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到了自主发行外币信用卡的阶段,而相对于金融监管部门来说,对该项业务的监督管理和规范,却远远没有跟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外经济往来的不断增多 ,我国外币信用卡业务呈迅速增长之势。近期 ,国家外汇管理局桂林市中心支局对桂林市辖内各指定银行外币信用卡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各行外币信用卡业务中存在与外汇管理体制不衔接以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不严密等问题 ,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规范。  一、外币信用卡业务发展基本状况  目前 ,桂林市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 5家外汇指定银行代理境外信用卡业务 ,主要品种有美国的维萨卡、万事达卡、运通卡、大莱卡 ,日本的JCB卡等 ;另外还有中行代理发行的长城国际…  相似文献   

18.
王晓婷 《时代金融》2014,(5X):75-76
信用交易是市场化的必然产物,而信用卡作为信用交易的载体,是现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必然会使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得到快速的发展。于是,信用卡业务成为银行占取市场份额,获得盈利的重要业务。但是由于信用卡具有消费信贷功能,其风险成因复杂,防范难度高,这项业务也同时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本文从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入手,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分别对信用卡的各种风险以及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银行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重要性逐渐提升,大量银行机构加入到信用卡发行领域中来。客观上造成了信用卡市场的供大于求,信用卡发行主体的竞争激烈、信用卡发放标准降低,使得信用卡的发行数量急剧增加,发卡银行面临的业务风险日益显现。本文将立足于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实际,结合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信用交易是市场化的必然产物,而信用卡作为信用交易的载体,是现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必然会使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得到快速的发展。于是,信用卡业务成为银行占取市场份额,获得盈利的重要业务。但是由于信用卡具有消费信贷功能,其风险成因复杂,防范难度高,这项业务也同时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本文从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入手,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分别对信用卡的各种风险以及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