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员工离职对老板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字眼,企业的好多紧急问题都是员工离职造成的.离职员工给企业带来财产、名誉上的损失并不鲜见,前员工与企业交恶,闹上法庭的案例也常见报端.因此,"前员工"往往成为一些企业不太欢迎的对象. 可怕的离职员工 选择离职的往往是那些有能力的和老板不希望走掉的人.一个重要管理者离职,不仅可能让一个部门或一个业务瘫痪一阵子,他还可能带走很多部下,让这个部门或业务永久失去基础.一个有能力的技术人员离职,可能带走公司的核心技术,给公司增加竞争对手.一个销售骨干的离职,可能让销售收入一下子损失几百万,即使能够招到新的能干的业务人员,和客户重新建立关系也需要至少3到6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离职员工延续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丕宽 《经济师》2009,(4):216-217
离职员工对企业来讲也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目前,我国企业离职员工的延续管理正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体系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文章对离职员工的延续管理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独特采用了“通用电气公司法”对离职员工的等级划分进行了剖析,建立了离职员工等级体系标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韩翼  廖建桥 《经济管理》2007,(11):60-65
本文提出了一个有关员工自愿离职的综合模型。模型包含4个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结构化变量、员工定向以及工作动机。1066份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支持研究假设。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对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影响,并且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高于组织承诺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工作动机通过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间接影响员工离职,而制度文化有7个因素显著影响员工离职。本文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离职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员工离职管理是企业人才管理的延续.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员工离职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March和Simon在1958年合著的Organizations中,从宏观的角度对雇员主动离职行为进行了研究,自此之后,学术界对此有了丰富的研究,并出现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关于雇员主动离职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的理论与模型。国外对员工离职的研究较早,学者们主要围绕离职及离职意向的定义、离职意向与离职行为的关系、影响员工离职意向的因素分析以及离职模型等几方面进行研究。试通过对国外离职行为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为我国员工离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企业离职员工创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普遍现象,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离职员工为何离职创业,而忽略了对离职创业结果的探究。聚焦于离职员工创业机会创新性,以华为26个离职创业样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组态思维整合文化情境和个体特征两个层面因素,探究创业机会创新性背后多重条件间的复杂互动本质。研究发现:文化情境与个体特征因素联动匹配影响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实现;影响高-低创业机会创新性的路径呈现差异性,高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影响模式为创业自信驱动型、知识能力主导型与个体-组织协同型,低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影响模式为过度自信触发型与创业特质缺乏型。  相似文献   

7.
对员工自愿离职的多角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员工自愿离职大多从成本-收益或人力资本的视角来研究。组织的社会资本影响着员工的自愿离职,同时员工的自愿离职也影响着组织的社会资本。本文从成本、收益、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三个角度分析了员工自愿离职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阐述了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员工自愿离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核心员工留驻的几个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宇 《经济师》2009,(5):221-22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核心员工的留驻问题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核心员工从招聘入口到离职出口过程的分析,得出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对每个关键因素都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关注快消行业年轻员工离职问题,对行业特征和群体特征与离职原因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快消行业80后年轻员工的离职情况和离职原因。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来探讨快消行业年轻员工流失原因,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与员工离职有关的文献近200篇,通过对其从年代分布、研究的主要内容、对离职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员工离职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的重点大多集中于影响因素研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相结合。基于Price员工离职模型,本文总结了员工离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员工正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然而新生代员工的离职现象却比较严重,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人力资源重置成本.本文在梳理以往离职研究在离职模型、员工主动离职的决定因素和决策过程等方面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生代员工离职问题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第一,在现有离职模型之中加入我国特色变量,从而探索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离职模型;第二,重视研究方法的创新,采取更科学的统计方法;第三,分析离职者所携带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适时开发出“离职者关系管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刘宁超  刘杰 《时代经贸》2011,(4):62-63,144
在以往的离职模型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针对影响员工离职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如何从风险的角度理解离职的形成过程。我们认为离职是一种决策,而离职决策也是一种风险决策,它符合风险决策的一切条件。本文首先介绍sdkin和Pablo的风险决策模型,然后将情景放在离职的环境中做适当地修改和补充,最终得出一个风险视角下的离职决策模型,从而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员工如何在风险的视角下考虑离职决策。  相似文献   

13.
庞敏 《经济师》2014,(2):206-207
员工离职是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文章深入调查了员工离职的现状,剖析了员工离职的原因,提出了防范员工离职的应对措施,目的在于降低员工离职率,实现企业稳定长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人才高流失现象使企业困惑不已,高比例的人才流失已经严重危及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利用宁波市民营企业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等对影响民营企业员工离职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职业生涯发展对员工离职影响显著,缺乏有效沟通也是影响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朱缜 《时代经贸》2009,(11):186-186
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来剖析影响员工离职的因素,为企业进行降低员工离职率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工作嵌入是对影响员工离职的工作内外因素的综合描述,借助工作嵌入理论,研究了非工作因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工作嵌入与离职倾向负相关,即员工离职时会考虑到非工作因素的影响;同时就工作嵌入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探讨,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工作嵌入,工作满意度可以更好地解释员工离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降低员工离职倾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员工建言行为相对于反生产行为等消极反应是员工的一种自主积极地发声行为,能为员工和组织两方面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契机,从而带来多重效应,因此极具研究意义.本文试图从领导力的角度来分析员工建言与离职的关系.研究发现,代表组织中实施改变的能力和意愿的三种管理特征——管理团队的改变意向,管理人员参与决策的程度,管理人员可获取的组织资源——对团体层面的员工建言与离职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当以上三个因素都低时,员工建言与离职显著正相关;当以上三个因素都很高时,员工建言与离职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明 《生产力研究》2012,(8):165-167
工作嵌入理论是国外近年来预测离职现象,解释员工留职原因的一个新的离职管理视角。文章基于工作嵌入理论,分析出员工离职的路径和动因,揭示了影响员工留职的相关对策,为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嵌入性,防范员工主动离职提供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知识型离职员工对企业来讲仍然存在很重要的价值,如何对知识型离职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最大议题。本文提出建立离职员工关系管理岗位进行专门的管理,并尝试延续企业与员工间构建的"心理契约",从而提出了对主动离职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酒店员工关系管理的四个主要因子,同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探讨这四个因子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最后得出,酒店通过加强员工关系管理可以降低酒店员工离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