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宁夏生态环境分区与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20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城镇体系是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组合形式,其发生、发展与周围的自然系统存在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充分体现在城镇体系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与布局规律上.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普遍滞后,脆弱的生态环境必然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地域化途径.文章针对宁夏目前存在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宁夏的5个生态环境分区为基础,首先探讨了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的地域特征,进而明确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战略,在空间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形态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省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组织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空间结构是地域范围内城镇之间的空间组合(配置)形式,是地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特征在城镇体系布局上的空间投影;也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区域城镇发生、发展及其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生产力配置是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推力,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镇空间结构类型。一、城镇空间结构类型城镇空间结构差异,一般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是因发展水平而导致空间结构演化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IS ,对现阶段武汉市域城镇体系层次、等级规模及分布进行分析发现 ,城镇分布不平衡 ,沿城镇中心 (点 )向外围呈圈层分布和沿江沿路轴线扩展 ,卫星城分布也不均衡 ,重点镇不突出 ,集镇多而分散。用回归分析方法说明城镇分布的地域差异的原因 ,最后提出合理布局城镇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三、城镇体系空间分布与功能组织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是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序列结构在区域内空间组合的表现形式,也是区域自然、经济条件空间差异和劳动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对城镇体系功能的空间组织方式有很大影响。空间布局结构分析有以下方法: 密度分析法城镇分布的疏密状况是空间布局结构的最直接表象。我们可用城镇密度ρ及其在区内、区外的差异来分析疏密状况: p=r/R式中r为城镇个数,R为区域面积。当ρ用于表示大小城镇的分布密度,r可取不同规模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思考□赵洪才研究我国跨世纪的城镇化、城镇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一个战略问题,对于我国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全国城镇、某种类型城镇、某些地域城镇的发展的道路、模式,城镇化的途径、方式、速度等都将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从较高的层次和...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城镇体系规划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城镇体系规划的前提条件;城镇体系规划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我国基本建立了以城镇实体地域划定为主导的城乡划定制度,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城镇人口统计标准体系,城乡常住人口统计日益合理,为全国及各地城镇化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这套标准在解决中国复杂的城乡问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当前,我国城市群建设发展、人口市民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对城乡划定提出了新要求。面向新时代,应进一步推动我国城乡划定与人口界定的调整和完善,构建多元化的城乡界定指标,建立城市群划定标准和办法;构建多样化的城镇地域界定体系,满足不同层面公共政策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化的城镇统计更新机制;明确人口市民化的统计信息,形成健全的城镇人口统计信息库。  相似文献   

8.
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组织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分形理论可以很好揭示城市系统的复杂性空间演化规律,已成为当前城市地理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以武汉都市圈为例,运用经济隶属度模型界定其空间范围,并对其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分形研究,得出: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与空间范围变动互相耦合;城镇体系首位度较大,规模结构失衡;城市密度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轴向分布明显.针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等级规模多极化、轴向扩展多元化、地域推进圈层化的空间组织战略,为实现"中部崛起"提供理论与实证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集聚体、城市群和城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领域,城镇体系、城市集聚体和城市群这三个基本概念在认识方面非常混乱。这不仅导致国内城市地理界学术交流的障碍,甚至导致国际学术交流的误会。借助词义考证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分析上述三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研究表明,城市集聚体(urban agglomeration)目前主要指代景观意义的城市,在分形城市研究中应用较多;城市群在理论上是某类城镇体系的俗名,在经验上则是城镇体系的别称。城市群的英文译名应该是system of cities(城镇体系),而不是urban agglomeration(城市集聚体)。城市群概念产生的根源在于国内城镇体系定义的失度——人们误以为一个区域的城镇集合不能等闲地视之为城镇体系,只好叫做城市群。建议,判断城镇体系的简易定量方法是位序—规模分布和异速标度分析:只要一个区域的一群城市服从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和异速标度律,就可以称为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镇密集区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密集区均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当今,其又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区域.城镇密集区的等级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而决定城镇密集区等级的要素很多,但最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城镇体系结构状况与发展趋势□李金来一、太原市城镇体系形成的历史回顾太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历来以汾河为依托,城市地域范围亦沿汾河扩展。古晋阳城创建于公元前497年。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的古晋阳城横跨汾河两岸,由都城、东城、中城三部分组合...  相似文献   

12.
论城镇体系的复杂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城镇体系,即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城镇有机整体。关于城镇体系的形成机制与空间分布,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一、城市以城镇建成区为依据,包括所辖市域,因而是一个以一定城镇体系和相应的乡村背景以及山川农田等风光组成的市域。城市规划包括城镇和市域规划,怎样把旅游开发规划纳入这两种规划,也即城镇总体规划与市域规划应该怎样考虑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新疆城镇空间分布的地域特征、经济与城镇发展中优势与劣势同构的现状 ,认为新疆城镇的发展是自然环境、社会政治、资源开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出新疆城镇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路径,划分四个阶段,即自然经济发展与早期城镇发育阶段、近代工业结构形成与城市兴起阶段、重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发展阶段以及现代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结构调整阶段。认为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外部势力的介入、国家计划投资以及对外贸易与外商投资等是驱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农村聚居点通常指自然村以上、县城以下规模的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地。由于农村聚居点是直接从农村地域脱胎出来的城镇初级形态,所以其管理具有更多的农村特征,与城镇现代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随着人口密度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农村聚居点建设快速发展,东部发达地区尤为突出。然而,长期以来,农村聚居点几乎是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体系的死角。同时,与人口集中不相适应的是,污染治理设施等与人居环境有关的公共服务远未跟上,导致农村聚居点的环境状况明显劣于城市。这已成为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大大低于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农村聚…  相似文献   

17.
一、政府对于廉租房建设的态度 (一)中央政府的态度 廉租房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经过了以下历程: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规定廉租房是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杜明军 《企业活力》2014,(3):147-153
通过系统回顾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比较分析其判定方法的基础上,选用分型特征思想,综合了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的关联分维数计算分析方法,依托具体案例挖掘了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发展特征主要在于:区域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的空间发育常常差异巨大,区域城镇体系与市场体系结构常常取决于交通运输网络水平的提升,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会逐步走向整合提升与协调发展;提出了区域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在于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遵循"心—轴—圈"的协调发展模式,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网络,发挥优势功能互补和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建设,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很多,如何处理好城镇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一、小城镇振兴在于经济发展,又为发展经济服务农村中众多的集镇无不是地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兴衰变迁往往是地域经济发展史的缩影.发展经济与小城镇建设,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20.
基准地价更新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地价是我国地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加强土地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近二十年来,我国城镇土地基准地价体系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颁布了《城镇土地定级规程(试行)》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试行)》。1994年,国家颁布施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各类房屋的重置价格应当定期确定并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