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住宅中的分离空间──卫生间乔悦春满足居住生活需要的基本物质单位类型是住宅的套型。在住宅套型中,“套”是家庭独用的空间范围,是家庭生活的其本物质单位。生活中,居住者的生活行为是在套型内进行的,住宅中容纳生活行为的空间是行为单元。行为单元设置的出友点...  相似文献   

2.
严许 《企业技术开发》2011,30(5):140-141
住宅是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是人们为满足家庭生活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创造的人为环境。文章主要分析一般标准的多层城市住宅的设计方法及技巧。  相似文献   

3.
通过市场进行住宅配置时,住宅的空间分布取决于不同收入家庭承受租金的能力和偏好,而且高收入家庭具有区位选择的优势,并直接影响着住宅的空间分布结构。一旦居民确定了自己愿意支付的房价,实际上,住宅区位空问选择区域就基本确定了,亦即收入差异必然带来居住阶层分化。好的区位、高品质住宅、高价住宅市场只会配置给高收入群体。我国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大院式混合居住模式,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居民收入差异增大,导致居住阶层空间分异现象的产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健康住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居住环境,而和谐则是房地产和社会之间、社区和业主之间关系的最佳写照。  相似文献   

5.
从住房自有化率剖析住房消费的两种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住房自有化率的含义和我国城市 住房自有化率的变化 自有和租赁是两种不同的住房使用模式,前者指家庭拥有住房产权且居住于其中,后者则是指家庭不拥有住房产权,而是付出租金来租住住房。住房自有化率是指由住房所有权人居住的住宅套数占所有有人居住的住宅套数或全部家庭数目的比例。住房自有化率是国际上度量住房所有权状况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住房市场中的产权结构和消费结构。由于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农村居民主要是自建住房居住,不存在住房市场,故本文仅讨论城市居民的住房自有化率。  相似文献   

6.
略谈智能化住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斌 《上海房地》2005,(8):54-55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进入房地产市场。二十世纪70年代末,美国出现第一幢智能建筑。从此,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兴未艾。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家庭生活自动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由此也唤起了人们对住宅智能化的要求。世界上特别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的科学研究机构已经将智能大厦的概念及模式逐步引入住宅小区的建设中,使人们对居家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产生了质的飞跃,智能化住宅、智能小区这一全新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未来房地产住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前言目前房地产业大力开发,居住形态不断进步,别墅市场的发展也随着人们居住观念的日益提升进入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时代。空间与时间、主观追求和客观环境都会对人的居住观念以及建筑产业的开发与走向产生多维性的影响。别墅的传承与发展思路也无可回避城市居住类型、城市商业化经营、生态环境变化、中产阶级富人阶层的成长变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影响因素。而建筑师或地产商如何回应或满足现时代新的住宅需求,是否开发出了真正符合人们新型居住观念的住宅产品,真正同步国际并引领新一代居住形态北京房地产■观念改变问题所现别墅首…  相似文献   

8.
许艳波 《民营科技》2007,(7):149-149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居住条件显著变化。家庭供用电相应的变化是:大用电量、超多回路的用电需求;确保供电可靠、用电安全方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活。因此,对家居的供用电设计日益重要,千万不可等闲视之。分析现代家居采用三相配电的危害性,主张采用单相配用电;分析现代家居用电安全的隐患,主张扩大装设保护人身安全漏电保护的用电范畴,同时,还介绍了几种类型住宅的配电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9.
黄鹏程 《民营科技》2008,(7):193-193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居住条件显著变化。家庭供用电相应的变化是:大用电量、超多回路的用电需求;确保供电可靠、用电安全方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活。因此,对家居的供用电设计日益重要,千万不可等闲视之。分析现代家居采用三相配电的危害性,主张采用单相配用电;分析现代家居用电安全的隐患,主张扩大装设保护人身安全漏电保护的用电范畴,同时,还介绍了几种类型住宅的配电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三言两拍     
《东南置业》2002,(2):8-9
住宅: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套型:按不同使用的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居住空间: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卧室:供居住睡眠、休息的空间。使用面积: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标准层: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郊区尤其是近郊地带逐渐成为住宅开发和消费的热点区域,而在近郊购房者中,又多来自于中心城区的郊迁人口。居住郊区化受城市空间发展、家庭生命周期、交通条件改善等多种因素影响,有着特定的规律,并与郊区的住宅建设息息相关。探讨郊区化人口的居住行为和特点,无论对提高住宅的开发效益还是对郊区住宅建设的有效管理都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我国城市居住郊区化发展的历史较短,其中的规律还不明显,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则要成熟得多。为此,本文将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为例,探讨居住郊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省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和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城镇住宅建设和住房市场的繁荣,城镇家庭住房自有率,人均住宅面积,住宅成套率等反映居住水平的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住房保障》2005,(4):3-3
据《中国建设报》报道建设部住宅与房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在10月19日,由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指导,万科集团主办,搜狐焦点房产网协办的“50万元征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解决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制定好解决中低收八家庭住房的政策.尤其做好困难家庭的住房基本保障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分别有19.7%、25.6%和21.9%的家庭租房居住,全国租房居住的家庭占全部城市居住家庭的近十分之一,租房而居是城市居民住房的第二大选择。然而税收过高,使北京市住宅租赁业投资回报过低,为了追求租赁回报,大量住宅出租者热衷于私下交易。隐性市场直接的后果,是国家税收资金的大量流失以及租赁市场的混乱无序。这样,由于政策的瓶颈,使得本应公开的、合法的市场变成了隐形的、非法的市场。不久前,北京市调整了住宅租赁税费,房主出租住宅应缴纳的税费较以前下降了一半,这令房主们欢欣不已,可细心人一算──  相似文献   

15.
《上海标准化》2008,(7):40-41
在如今不可预测的住房市场中,很多家庭宁愿翻新其现有的住房,而不是购买新的住宅。一些关键的自愿性标准帮助住房所有者规划安全、节省的翻新项目,提升其居住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小康住宅纵横谈之四──小康住宅中的厨房丁世华现代社会,住宅作为人类生存的空间和环境,一般来说,其行为单元主要由居室、厅、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组成。住宅的发展和居住条件的变化,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情产下,住宅...  相似文献   

17.
小康住宅纵横谈之八:建立完善的小康居住水平统计指标乔悦春前面我们谈了小康住宅的具体形式,即无论在面积、套型,还是在功能、设备配置上,亦或居住区服务及环境等方面,都有其具体衡量标准,这些标准是在调查北京市部分住宅楼房住户居住水平和居住意愿基础上得出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住分异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表现,它由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文章对阿朗索的土地竞标租金模型进行修改,加入中国城市特有的假设条件建立住宅竞标价格模型来分析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现象产生的市场因素。从社会稳定、劳动力市场、城市交通及公共资源四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最后,基于住宅竞标价格模型的分析,我们找到居住分异对策的核心是缩小不同收入家庭对住宅价格反应程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小康住宅的居住环境乔悦春实现小康居住水平,所要给予人们的不仅是套型合理、功能合理、设备配套齐全的住宅,还包括居住环境在内的整体居住水平也要达到小康要求。如果仅仅是住宅内别有洞天,解决了人类生活四大要素之一的“住”,可是走出家门后却为外部环境的脏、乱、...  相似文献   

20.
居住社区形态对住宅能耗影响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以探究宁波市居住社区形态对住宅能耗影响为切入点,基于6个样本社区的形态指标和598户住宅调研问卷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在居住社区层面分析了其对住宅能耗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宁波居住社区建设密度与距离市中心远近呈规律性分布,离市中心越远,社区密度越低,且低密度社区住宅面积普遍较大;家庭特征和居住社区形态均会对住宅能耗产生显著的影响;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的影响作用呈正相关性;道路密度对住宅能耗的影响作用呈负相关性;住宅面积和类型亦会对住宅能耗产生显著的影响且程度大于建筑密度。因此,宁波市可以通过优化社区形态布局来降低住宅能耗需求,从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