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disclosures regarding internal controls, required by sections 302 and 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SOX), affect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We hypothesize that acquirers with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ICWs) make suboptimal acquisition decisions based on poor‐quality information generated by their ineffective controls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We expect that such acquirers will be more likely to mis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ir targets or the potential synergies from mergers, thereby overpaying for completed deals. Using a treatment sample of acquisitions made by acquirers that have disclosed ICWs and two matched control samples without ICW disclosures, we document that ICW acquirers experience a substantially more negative market response to acquisition announcements and have lower future performance than the two matched control samples without ICW disclosures. Overal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s hinder decision making related to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新的经济环境冲击下,涉及内部控制的日本企业的组织管理架构以及一些旧的公司制度和惯习已经束缚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日本在解决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上,注重从法律的建设入手,并以此为手段带动实体经济改革。从当前内部控制改革的动向看,虽然相关的一些上市企业能按法律要求去实施,但在新制度的效果上许多企业尚存在质疑。由商法的修改带动的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改善成为日本近年企业治理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公司治理理论: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文锋 《改革》2004,(4):89-95
企业内各要素专有性的大小是其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也是分享剩余索取权的依据。公司治理机制并不是由所谓的“股东至上”发展到利益相关者,从“股东至上”到利益相关者之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公司治理的模式也不存在从单边治理向多边治理的转换过程。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寻找长期利益共同体以及使关键性要素进入长期利益共同体。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决定性力量,但只有在物质资本有效监督和充分激励的前提下,这种决定性作用才由可能变为现实。我国国有企业由于不存在长期利益共同体,关键性要素也不在长期利益共同体内,或者说,没有资本监督和激励劳动,这是公司治理低效的原因所在。国有企业目前进行的激励制度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的低效率,但不可能解决公司治理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外部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种种缺陷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必须对内部控制的不同层次实施不同的措施,就经营者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而言,重点应该是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而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则可以采用两手抓的方式,即一手抓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一手抓内部控制的外部化,两手都不能软。  相似文献   

8.
双重委托代理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优化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中航油事件为背景,在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一种嵌合关系。基于这种嵌合关系,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优化整合的对策:完善董事会构建机制,规范独立董事的职责和权利;构建董事会主导下的基于信息观的治理型内部控制框架,在内部控制中实施强制性双重评价机制;建立反向制衡机制等一系列整合措施,创造有利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整合的良好法律、文化、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10.
交叉持股的变化与日本公司治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叉持股是战后日本企业规避国内外敌对接管收购的防御性安排。作为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主银行融资监控主导地位、企业内部经营阶层和雇员长期雇佣体制、经营决策侧重长期目标的基础。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陷入坏帐危机,企业经营出现困境,这些都暴露出日式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拆除以银行为核心的交叉持股的关系资本结构成为日本公司治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12.
13.
汤洪波 《改革》2007,(11):95-101
最优合约理论和管理权力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对高管人员的激励报酬进行了解释,但都有不足。在分析和评述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角度,通过对公司治理与高管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机制的改进对高管人员报酬的影响正在逐步体现:当董事会规模大、流通股中机构投资者多、发行了外资股或实现了海外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个人及公司规模扩大都能显著提高高管人员报酬;任职年限、ROA和独立董事占比与高管人员报酬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鲁桐 《国际经济评论》2012,(4):108-120,7
公司治理的失效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国际社会在金融危机后的公司治理改革,重点应放在提高董事会的责任、加强风险控制和改善薪酬制度等方面。从近年来公司治理改革的发展趋势看,维护监管与灵活性的平衡已经成为新一轮公司治理改革的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公司治理规范的"服从或解释"规则。在给予公司充分的治理选择权的条件下,通过提高透明度,加强市场约束和问责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经济制度、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状态的改变,日本传统的企业治理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目前,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日本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经营者、所有者、银行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控制权收益的大股东与公司治理关系分析:文献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来阐明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首先论证了大股东存在的普遍性,并指出了控制权的共享收益与私人收益是股权结构集中化与大股东出现的主要动力;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指出尽管大股东有动力和能力来监督管理层,但是它们也会对小股东进行掠夺;最后明确了大股东的掠夺是中国最严峻的公司治理问题,因而大股东(股权集中)并不一定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认识财务管理目标。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质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参与。当前,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理性选择财务管理目标,这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 whether potential pension contracting benefits lead institutions that provide pension services to acquire ownership blocks in firm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such blockholdings on the firms' corporate governance. We use the 2006 Pension Protection Act, which expanded pension participation in certain states, as a quasi-exogenous shock and find an increase in block ownership by pension-providing institutions in firms with substantial operations in affected states. Further, we find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a large block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the institution will provide future pension services to the firm. With regard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we find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large pension blockholdings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EO pay and lower CEO turnover following poor financial performance. However, contrary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private benefits hypothesis, we do not find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large pension blockholdings are associated with declining firm profitability, suggesting that pension institutions are incentivized to exert monitoring to preserve the investment value of their blockholdings. Overall, our evidence is consistent with pension service institutions acquiring ownership blocks to obtain pension contracts, but our evidence does not support the prediction that they use their influence to compromise shareholder value.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当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转移,公司治理机制将会发生变动。本文以2004年标的为上市公司股权(标的属广东省)且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股权交易案为研究样本,旨在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并购主体产权性质的差异性,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角度与程度上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控制权转移将促进公司治理主要在弱化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减少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三个方面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迫切需要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治理相整合.这不仅是一个现实选择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上有待于研究并给予明确回答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认为两者整合的客观基础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两者整合的理论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两者整合的实现机制是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