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邱明星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120-124
企业社会责任在理论界和企业界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争论;二是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所持的基本态度问题,即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文章试图从企业自身的视角通过模型并加以论证,最终向企业经济主体宣告承担社会责任对其盈利目标是有利无害的,为企业迈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阶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魏水英  陈奎余 《特区经济》2009,240(1):165-167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七条规定: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我国民营企业总体而言其社会责任感不强,当前有必要强化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强化其社会责任必须明确社会责任的内容。民营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与其企业能否承担应该的社会责任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建构,不仅需要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三个部门积极的参入,还依赖于企业自身。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重点介绍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观点以及介绍了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研究表明,相对于国外研究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规范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锋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3):91-93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着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文章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阐述,分析目前我国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履行其经济职能时,必须考虑其社会的合理要求进而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是目前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话题和实践活动。本文主要回顾了社会责任提出的历史过程,分析了社会责任的内涵,探讨了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并介绍了目前社会责任的实施情况,以期构建一个认识和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应承担创造财富的经济责任,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当前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与动力来看,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必须建立与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企业、工会、社会、企业员工等多个主体的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由民营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和其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共同决定的.其表现形式为民营企业的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其内容体系包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经营财务指标、市场化指标,内部保障指标和外部性指标:其框架结构包括核心层、能力层和形式层。本文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内容体系和框架结构着手.探讨了民营企业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列举了物流企业应该承担的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并从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方面对物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般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成本和收益,这些因素影响着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履行何种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在考虑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实力和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做到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刘千贺 《魅力中国》2010,(32):233-233
高校在关注自身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同时,更为重要的就是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获得社会认可,才能取得持续发展。本文从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特殊性入手,探讨其应付的社会责任及如何担负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已经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要求我国充分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善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状况的对策有三:加快企业的引导作用;加强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快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杨春方 《改革》2012,(5):120-125
从国家、社会与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演进的独特视角,将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依次划分为市场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三种模式,并对每一种治理模式的时间、成因、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目标、推动力量等进行比较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家、社会和企业三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其边界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治理是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In theor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considers private companies as potentially important development agents, particularly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groups. Following on the first article by Hamann in this issue, which considered the business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considers how civil society should respond to the CSR and partnership concepts, with reference to the South African context. Firstly, a critical view of CSR emphasises the need to consider underlying motivations for business to embrace and perpetuate the CSR concept. These may relate to accommodation -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smetic changes to business practice in order to preclude bigger changes - and legitimisation - the influence by business over popular and policy-related discourse in order to define what questions may be asked and what answers are feasible.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describes important benefits of the CSR concept for civil society groups, in terms of increased power and rights and hence better negotiating positions. This, however, requires that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and others proactively engage in shaping the CSR debates, by insisting, inter alia, that CSR be underpinned by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Finall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partnerships with business can indeed be beneficial to civil society groups, but that a critical position needs to be maintained within this cooperative approach, namely 'critical cooperation'. Such partnerships will require the strategic use of power-, rights- and interest-based negotiation. Following a brief overview of some recent South African experiences in the mining and chemicals sector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pointing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facilitating fair and effective partnerships.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有政府方面的、企业方面的和社会方面的,我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崔子龙 《特区经济》2008,228(1):265-266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但创造了我国经济超速发展的奇迹,但市场经济和公司制社会,却也带来了能源的巨大消耗、环境破坏、区域的不平衡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矛盾的加剧,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体系,也面临着重重危机。企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为单个个体存在,也不仅仅是为了单一的自身经济利润最大化,而是围绕着企业周围的一大群的利益相关群体,包括政府、雇员、社区、所有者、供应商以及环境等。企业已经成为一个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组织,成为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元素。由此企业如何兼顾企业的利润与企业伦理?有赖于基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外部生态环境等纬度建立并完善企业公民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motives of executive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labor,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their business. We distinguish three motives: one extrinsic (financial) and two intrinsic (ethical and altruistic) motives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motive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by means of a sample of 473 executives. The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or social aspects of CSR, executive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driven by intrinsic motives than by the extrinsic motive. But also for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CSR intrinsic motives provide stronger stimulus than the extrinsic motive.  相似文献   

17.
农药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本文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探讨了农药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设定的几个原则,从核心层、延伸层和超越层责任三个层面讨论了农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指出了各层面社会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8.
英国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丹  聂元军 《改革与战略》2008,24(12):204-207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是西方国家中政府层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近几年来,英国政府通过设立统一协调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职位、政策法律的支持和宣传、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途径,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借鉴这些经验和做法,我国政府应该尽快设立主管企业社会责任的部门或职位,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与中介组织合作,共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公众期望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先郁  何莽 《特区经济》2010,(9):236-237
通过对广东移动公司CSR活动的公众评价调查发现,与公众期望相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具有较高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公众普遍期望国有企业在突发事件中能及时承担社会责任,并期望相应行为具有持续性;同时,形成品牌的企业社会责任主题能获得较高社会认同。因此,企业应以公众期望的方式承担社会期望,将承担社会责任真正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保持社会责任活动主题的持续性和品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