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志海 《南方金融》2004,(11):44-46
农信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初期,普遍存在信贷档案不全,借款人财务信息残缺、失真,甚至没有财务报表等问题,不少信贷员为此束手无策,认为无法通过分析借款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来判断借款人的第一还款能力是否充足,特别是对于相邻档次的贷款,更感模糊不清,较难对贷款风险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总结部分农信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就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方法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意见,供信贷人员在实践操作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信贷资产质量及信贷资金盈利水平对银行实现其经营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将多方位地输助信贷业务的管理,提高信贷质量。华夏银行开发的信贷系统应用对象包括华夏银行总行和分支行的信贷业务有关部门,目的是实现信贷资料和数据的共享和网络化,输助信贷员进行信贷管理,使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能及时得到辖内贷款的统计数据,主要实现以下各个目标。 1.建立借款人资料数据库,实现对借款人的信用分析、财务分析。 2.建立贷款资料数据库,实现对贷款的风检测算和五级分类,同时与…  相似文献   

3.
浅析贷款五级分类与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五级分类又称贷款风险分类,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力法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是我国为改善银行经营管理和加强金融监管进行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建设,它将对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贷款五级分类是信贷资产分类的方法之一。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风险损失的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以此作为提取呆账准备金的依据的一种贷款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开展后所取得的积极成效 从目前中宁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试点运行隋况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转变了信贷管理理念,从过去重视贷款的抵押担保转向更注重对借款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财务情况等动态分析。二是通过全面收集借款户的有关资料信息,进一步规范了贷款基础档案管理。三是根据实施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后,不良贷款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多提损失拨备,做实利润。四是联社高管层重视了对信贷人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前,为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改进贷款分类方法,加强银行信贷管理,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贷款风险分类(五级分类)管理。从基层银行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的运行情况看,尽管信贷人员基本掌握了风险分类的操作程序和划分标准等,但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清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人员素质与五级分类准确定性的矛盾。贷款五级分类与四级分类相比,更能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揭示贷款的风险程度,但其工作量大,涉及计算机、会计、信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分类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系统的业务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人员目前还缺乏这些系统的综合素质,习惯于传统的“一逾两呆”的期限管理,在开展贷款五级分类的初期,有的甚至认为五级分类就是四级分类贷款占用形态对应科目的简单转换,一度影响了对贷款真实质量的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潜在风险贷款是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借款人将来如期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产生不利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对信贷资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贷款。潜在风险贷款在五级分类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关注类贷款。当潜在风险不能及时识别和得到有效控制,就变成了现实的损失。正确识别潜在风险贷款,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和规避,对确保银行贷款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一、信贷人员素质低与五级分类准确定性的问题贷款五级分类与四级分类相比较,更能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揭示贷款的风险程度,但其工作量大、涉及知识面广,要求分类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系统的业务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具备计算机、会  相似文献   

10.
毛金明 《金融与市场》2002,(12):7-10,17
一、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法 根据天津分行所辖部分地区国有商业银行1998年以来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的情况,通过对银行客户信息真实性、分类标准合理性、信贷人员适应性、操作办法可行性等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分类结果进行判断,笔者认为,由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致使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推行困难.  相似文献   

11.
贷款五级分类法就是将贷款采用以风险以基础的分类方法,评估银行贷款质量,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具体内容包括: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以动态监测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仅将其停留在统计层面,过于强调分类标准和结果;信贷分析相关信息不足,可靠性不高;内部尚未建立对信贷质量动态监测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等。建议监管人员从商业银行整个系统的高度、管理的角度和信贷资产质量的主流趋势判断上评价五级分类的执行情况,鼓励其尝试使用信用模型,克服五级分类专家系统的缺陷等。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对贷款质量实施五级分类,并在广东省进行试点.今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下称"贷款五级分类法").这是适应我国银行业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建立国家现代银行制度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贷款五级分类较之于传统的"一逾二呆"分类法更能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但笔者在最近围绕贷款五级分类法在本辖区几年来试行的情况调研中,亦发现了一些急需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创胜 《金融博览》2006,(10):42-43
通过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农信社的信贷规范化管理正迈上新台阶。贷款五级分类可以真实反映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的情况.纠正了贷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目前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仍然存在五大矛盾.需要采取相应的化解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这种分类方法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此前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  相似文献   

16.
张成 《上海会计》2005,(3):31-32
借新还旧也称以贷还贷,是指贷款到期时在借款人无力正常还本付息的情况下,信贷人员出于种种原因,不是采取积极的手段督促企业还本付息,而是采取与借款户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发放一笔新贷款归还原贷款本息,使原有的与借款人的信贷关系得以延续。此外,借新还旧的行为较为隐蔽,可能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在明知借款人经营效益较差、还款能力弱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一、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特征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也即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办法.该方法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能更准确地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有效地跟踪贷款质量,及时发现贷款发放后出现的问题,便于银行及时采取措施,保全银行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8.
贾宁 《甘肃金融》2004,(6):25-27
五级分类方法是按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对贷款进行分类,它相对于我国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延用的不良贷款“一逾两呆“的划分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从1998年人民银行试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工作开始至今,商业银行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逐步推进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工作.经过五年来的实践与发展,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工作已基本步入正轨,信贷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一套较为完善的资产风险分类管理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但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武常命 《中国金融》1998,(6):18-18,21
推行五级贷款分类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武常命高杰发我国传统上把贷款质量划分为“一逾两呆”(即正常、逾期、呆滞、呆账)。从1993年起,在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下,普华国际会计公司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了五级贷款分类方法,即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为基础对...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月1日各家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办法。其分类标准与原执行的仅仅按贷款期限划分贷款形态相比,要求的知识含量要高很多。五级分类法更能动态、客观全面地反映信贷资产的质量,特别是五级分类后三项贷款分类与“一逾两呆”口径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