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经贸》2021,(1):6-7
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是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代表,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严重依赖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难以维系,必须要转变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转型。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林区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要实现经济转型,应立法保护国有重点林区生态环境;开拓森林旅游业;提高林区产业科技含量;保障和改善林区民生。  相似文献   

2.
人才流动,从社会角度看,是必然趋势,市场经济需要人才流动.但从国有科技型企业角度看,人才的流失对于稳定职工队伍,实现企业目标,将产生不利影响,由此产生的弊端成为国有科技型企业管理者最棘手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国有林区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资源,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保护森林成为国有重点林区工作的重点。目前,国有林区存在人口流失、老龄化严重,民生问题突出,分流人员安置困难,管理体制落后的问题。国有林区的改革必须加快鼓励人才及劳动力流入,加大对民生方面财政投入,合理安置分流人员,改革林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处东北亚的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林区,拥有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该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休闲农业swot分析,总结出黑龙江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龙江省开始落实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以加快龙江人才引进的步伐,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人才引进资源薄弱、资金供给匮乏、人才流动结构失衡、引进机制单一、引进政策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完善黑龙江高层次人才储备系统、优化龙江人才结构,需通过转换资源吸引优势、加大人才引进待遇、稳定人才流动结构、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等方式来促进黑龙江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从而推动黑龙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类型及其产值贡献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黑龙江国有林区虽然形成了以营林、加工及社会服务的林业产业体系,但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目前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三大产业分布不均衡,林业产业项目的分布缺乏区域特色,生产要素布局分散,优势产业不明显等。黑龙江应依据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及规律,结合市场运行机制,探寻适合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特点的、合理科学的林业产业发展策略,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区域品牌策略、森林认证策略、主导产业策略。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维度最高、国有林最集中的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其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基础性产业、所提供的倚靠森林地域范围内的特殊的社会社区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所发挥出的服务功能,都对我国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贡献。黑龙江省应以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为基础,加快建立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以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为主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其国有林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即人,这是许多管理学家和企业家的共识。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是21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本文从重视激励、针对性招聘、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和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企业集团良性发展的人才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国有林区经营效益不高、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破坏,严重地影响了国有林区发展.主要体现在:国有林区发展受单一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影响比较严重,缺乏资源重复利用及污染物重新利用的有效处理,造成资源大量消耗及生态环境恶化,使经济发展水平受到极大限制.要保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其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循环经济模式,深化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有林区中第三产业的地位,以提高国有林区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0.
孙延华  王兆君 《商业研究》2007,(12):105-107
目前国有林区城市公用事业的现状虽然在投资总量、投资结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存在的行政垄断严重、投资主体单一以及融资渠道狭窄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区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林区和谐社会,保证国有林区公用事业建设的稳步推进,有必要对国有林区公用事业的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国有林区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然而,上世纪末以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却陷入"资源危困、经济危机"的艰难境地,结构性矛盾突出。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重新审视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探讨在生态约束下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
赵锦勇 《中国市场》2013,(43):57-60
通过讨论国有林区的基本情况和问题,提出了国有林区改革的思路。认为国有林区的问题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破解。建立和明确多种产权所有形式,建立产权的市场化交易体制才能够为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改变国有森林资源国有国营的单一模式,推进森林资源经营机制转换,建设森林资统分结合的经营和理新机制,是推进国有林区全面改革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4.
王玉芳  蒋敏元 《商业研究》2005,(15):109-111
21世纪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重构国有林区社会结构时,不能忽视文化结构的重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为国有林区社会文化重构提供了历史机遇。林业的新定位,林业跨越式发展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使国有林区处于一种全新的环境中,国有林区社会文化观念也要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改变国有森林资源国有国营的单一模式,推进森林资源经营机制转换,建设森林资统分结合的经营和理新机制,是推进国有林区全面改革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人才安全问题的概念及提出这一概念的理由。人才安全问题是由人才流动引起的,而人才流动又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对于人才在国内的流动不存在人才安全问题,而人才安全问题主要是人才在国际人才流动中大量流失引起的国家或部门的安全问题。最后,简单阐述了我国人才安全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和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人才逐渐增多。在上述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流动提升了企业人才质量,提升了人才自我价值。但是人才流动的频繁性直接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加重,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本文就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人才流动状况进行分析,对人才流动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现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公平理论看人才流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才流动是人才个体或组织通过对利益和价值的追求以达到满意的过程,人才流动的实现取决于人才个体决策结果和组织决策结果的组合。依据公平理论原理,构建了人才流动模型,指出合理人才流动决策,既有利于规范我国人才市场,又有利于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人才流动的自由度越来越大。高层次人才集聚作为人才流动的一个特殊行为,促进人才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层次人才有四种集聚模式,即:收益优势依傍型、产业集聚推动型、“领头羊”效应吸引型和政府牵引型。分析人才集聚所产生的效应,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流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有利于价值的最大化,促进集聚发展,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20.
对推进国有林区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岩  黄清 《商业研究》2006,(16):164-166
解决国有林区社会保障问题必须考虑林业企业的特殊性,现行的国有林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严重阻碍着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引发了国有林业社会保障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林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顺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