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职务犯罪是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的犯罪,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主义民主不够成熟,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是我国当前职务犯罪的主要成因.为了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作为当前腐败集中体现的职务犯罪,虽经近年来的严厉打击,但仍处告发态势,严重危害着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管理秩序,已成为阻碍我国改革开发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进程的巨大障碍。在我国现行的职务犯罪惩防体系中,形成了以纪委、监察部门和人民检察院三家为主的专职部门,而作为肩负经济监督职能的审计机关虽然在预防和查处职务犯罪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并未取得主体机构的地位。审计机关在预防和查处职务犯罪中具有发现犯罪线索、查实犯罪事实以及通过法定性、经常性、强制性审计监督预防职务犯罪的功能。在转型期审计机关应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拓展审计领域、改进审计方法等措施来充分发挥其在预防和查处职务犯罪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完全信息博弈理论从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个方面对我国信贷市场上职务犯罪行为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得出在我国现阶段信贷市场上产生职务犯罪行为有其必然性的结论,提出应通过加大对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以及健全激励机制等措施以避免(而非全部消除)信贷市场上的职务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4.
金融职务犯罪的法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金融职务犯罪在我国呈蔓延趋势,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对金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预防与控制的对策研究十分活跃。本文拟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职务犯罪的成本收益的分类、特点相互关系及其控制予以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魏巍 《金卡工程》2010,14(1):96-96
我国进入经济和社会转轨时期以来,职务犯罪也已经成为一项多发性犯罪,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因此,惩治职务犯罪,刻不容缓。职务犯罪侦查作为应对职务犯罪的有力手段,也越来越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合理配置,为我国建立正当而有效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制,以增强职务犯罪侦查能力,提高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陈继贤 《金卡工程》2010,14(8):43-44
如何对职务犯罪侦查权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者研究、司法实务界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如果研究视角局限于国内司法实践,则有可能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窘境。基于此,有必要放眼世界,从世界上其它法治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为完善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监督制约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2019年10月31日,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总纲领。2020年1月1曰,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再次强调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与奋斗方向。推动私募基金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陈智康 《金卡工程》2010,14(1):15-17
当前我国的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机制存在先天不足的立法缺陷,加之国际反腐败体制创新的浪潮,这些都对国内相应刑事诉讼程序的改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职务犯罪技术侦查进行立法规制以前,尤其需要从侦查对象的人权保护标准、诉讼经济原则和防止技侦决定权自由裁量的擅断等层面,进行制度设计上的考量,以便为相关立法的完善提供思路。笔者认为,在立法上赋予检察机关适度的技侦权,明确技术侦查适用的条件和程序,同时建立程序运行的督审机制,完善侦查活动中侵权损害救济程序,是建构职务犯罪技术侦查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以信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时代,完善、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以美国、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及金砖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总结出上述国家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文光  严昕 《金卡工程》2010,14(6):69-70
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本文从预防职务犯罪的历史出发,从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对于检察机关的重要性入手,提出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中必须把握的几个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是我国税收征管领域最典型、最常见的渎职犯罪。该罪的主体仅限于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是主观动机,舞弊是客观行为表现。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违反规定对请托人不征、少征税款的,成立数罪,实行并罚。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事先通谋,逃避税收征缴的,构成共同犯罪,其罪名依具体情况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2.
试论受贿罪     
受贿犯罪不仅严重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履行公务活动的廉洁性,而且对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司法机关要正确认定受贿罪,必须严格把握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在刑事处罚上准确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13.
会计人员的权益保障对于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以及会计职能的实现、会计职业道德的弘扬、经济领域职务违法犯罪的预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现行《会计法》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会计人员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但由于立法经验的不足,会计人员的权益的切实保障仍存在若干障碍。完善会计人员的权益保障体系,我国《会计法》应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倾斜性保护,增设权益救济的具体程序,设立会计行业性协会制度。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litical and professional battle over auditors' crime-controlling responsibilities in Sweden. The focus is on the discursive strategies of major actor-constellations during 1965–2000.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uty enacted in 1999 to report suspicions of crime, like earlier attempts in this direction, was not a reaction to major frauds or scandals but a part of broader social-democratic policies during the period: to develop industrial democracy, to fight economic crime, and to improve economic markets.  相似文献   

15.
增设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背信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违背信托责任从事非法行为,对金融秩序和公私财产权造成极大损害,而刑法规制条款的缺位则是该类行为屡有发生的重要原因.由此,设置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背信罪成为防止类似行为发生的重要措施.由于此类行为的特殊性和典型性,罪名的确定、罪状的设置及刑罚的配置都需要具体分析和深度思考.刑法的谦抑性决定了刑法的最后性和补充性,因此,前置制度的完善与对背信行为的堵疏结合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paper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organized crime structures and how they adapt and modify to take advantage of fraud opportunities. It is illustrated with case studies which show a growing capability within UK organized crime to pool and deploy criminal monies in legitimate markets. The theme and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is in a way that encourages collaborative and strategic responses from law enforcement and relevant institutions, including academia.  相似文献   

17.
我国涉税犯罪持续高发,依靠传统侦控方式发现和查处的难度不断加大,因而有必要对其新变化及特点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近年来的犯罪数据及典型案例可知,涉税犯罪的分工组织严密、职业化色彩明显,采用非接触方式从事犯罪活动日益增多,涉税犯罪案件中多种犯罪行为相互交织.涉税犯罪治理面临案件发现受理难度较大、传统侦控难以应对职业化犯罪、违法犯罪的法律规制不足等问题.涉税犯罪治理应从模式和方法上寻求突破,搭建多部门协同共建共治的格局,以智慧税警协作为主线,运用数据导侦及信息研判,实现涉税犯罪的智能防控和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18.
The partial dismantling of the imputation tax system that commenced in July 1997 once more opens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ve tax advantage to debt and its impact on the cost of capital.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cent changes for the value of the tax advantage to debt. We analyse the value of debt-related tax shields by computing the individual tax liabilities of 1268 quoted companies that reported during the period 1980–2000 taking account of any tax exhaustion or surplus ACT. We use these estimates to establish an upper bound on the tax advantage to debt. We conclude that even following the 1997 changes in the imputation tax system the probable value for the average current tax advantage to debt in the UK at present is at most about 13% of the value of debt.  相似文献   

19.
控股股东对公司和其他股东负有诚信义务.在我国,控股股东往往凭借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当局的控制操纵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应当追究控股股东对虚假陈述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刑法将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作为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五节从而与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形成独立、并列的关系。这种被视为突破刑法立法体例传统的做法引起理论上的争议。肯定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的观点从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原则、金融诈骗罪罪群以及便利实务适用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否定说的学者认为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具有与立法体例不合、立法思路不一、无单独设节之必要以及与境外刑法立法趋势相悖等缺陷从而不应单独设节。本文从金融诈骗罪主要客体、金融犯罪逻辑体系以及刑事立法传统等方面论证了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不具有合理性且一一回应了肯定说所提出的观点。本文认为,金融诈骗罪的主要客体是金融交易秩序,其是金融管理秩序的下位概念,金融诈骗罪应当划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分节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