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但近年来随眷国企改革的深化,国企出现了较深层次的公司制度问题,关于国企的“不积极”研究是其中热点之一。文中将其分为四个局面来进行探讨:国企制度性的“不积极”;国有投资人(政府)对企业的“不积极”;社会投资人的“不积极”;经理人的不积极。以期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对我国国企改革的难点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三年脱困是国企改革进程中,在一定政策条件下的阶段性成果,它使国企恢复了一定的元气。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从宏观层面上说是调整优化整体国企的布局,对国企进行战略性重组;从微观层面上说是对具体的国企进行公司化改造,即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两个层面仍是现阶段国企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地价管理,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显化国有土地资产价值至关重要。由于国企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尚属新事物,在中国既无理论也无先例,故国企地价管理目前还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可以通过调查分析一些典型问题,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企业经营实行股票期权,是解决国有企业代理权问题、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能够强化国有企业经理层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对经营的激励手段变得更科学和更易于操作。由于股票来源不易解决、法制基础尚不完备、资本市场尚不规范、国企与职业经理人市场严重脱节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股票期权在我国国企中推广应慎行。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的流失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国企内部以及经济环境和体制方面的。如政企、政资不分,国有资产产权不明、内部人控制和难监管、查处难等。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约束、激励机制,确保经营者自觉维护国有权利;通过相关立法,规范国企改制,保护国有资产;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的实施对国企解困和银行风险化解有很大积极作用,但在其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隐性和显性的风险。首先是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之间为争债转股名额的博弈,到底谁能够争得债转股名额,其博弈结果是给债转股企业和相关银行造成风险;其次,债权转股权,银行对欠款国有企业的约束由原来相对较硬的债务约束变成较软的股权约束,使本已较差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第三,国企债转股的成败还受国家客观经济的影响和债转  相似文献   

7.
关于构建国企薪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企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不改革一方面制约国企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大量流失,还有一方面是岗位技能下降。国企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是向新的薪酬管理观念的转变;二是向激励型薪酬制度转变;三是向拉开差距的新型薪酬制转变;四是向市场决定薪酬转变。  相似文献   

8.
作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对国企改革和发展有一定探索、体验和感受。章论述了国企必须解决好的四个问题:控制成本使企业创造最佳效益成为可能;开发产品使企业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稳定一线使企业与市场交换的产品“主战场”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加快改革、转机建制才能调动全体职工同心同德、奋发努力。切实把四个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国企改造是我国经济体制垢难点,而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产权的宏观层面上,我国已经设计并正在构建“国资委-经营公司-国企”这样的新国有资产运营体系,但在产权的微观层面上,基本上沿用着传统的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模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片面强调法人财产权的功能,使劳动处于是“国家的主人,却不是企业的主人”的窘境。本从劳动占用权确立的客观必须性出发,将“两权分离”发展为“三权分离”,最终确立企业财产权,经营经营权与劳动占用权的三足鼎立的产权格局,从而实现了国企产权制度的创新,对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国企对制度转轨的政治支持,政府安排了金融约束型的垄断性银行体系,并通过贷款配额,低于市场出清利率及政策性贷款等方式为国企提供制度补贴。公有产权隐含的政府担保,一方面使国企和国有银行之间的金融交易契约蜕变成特殊的保险契约,从而内生了国企对银行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使银行通过政策性呆账贷款来实现商业性呆账的公共化,内生出国有银行对政府的信用风险。政府既是银行又是企业的所有的制度安排是产生国有银行的信用风险及不良贷款的制度根源。求解不良贷款问题在于通过民营化的制度转轨使二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对摊子大、战线长、投资风险难以控制的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外贸等进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然而这对大型国企来说,既是一场挑战,又是一次发展的机遇。金融危机给大型国企带来了扩大发展规模、进攻国际市场的机会,可以通过兼并与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企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实体,是我国经济成分的主体,它的产生、发展、兴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意义深远。作为国企的秘书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国企的特征,协助企业领导做好各项工作,将企业做大、做强,让企业走出国门,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当代劳动的原新特点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动趋势,提出了创新国企发展动力机制的新问题。满足不同主体的物质利益是国企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国企发展的持续驱动力,充分尊重不同主体的政治权利是国企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应国企发展实践的新需求,需要从制度安排上处理好出资者、经营者、核心技术人员、普通员工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分享制衡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国企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分析,阐述了国企经营者权责不明、权利与义务不对称,企业产权不明晰等问题,说明产权不清是国企上市公司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国企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实现持续经营的关键在于进行有效的价值创造,而有效的价值创造不能漠视对企业风险的有效控制。具有国企背景的中航油事件再次敲响了国企风险管理的警钟,理论和现实都表明:要实现价值持续健康增长,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的国企面临的风险尤其应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企发展的不断加速,人才队伍建设成了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研究国企后备干部培养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国企后备干部培养与使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国企后备干部培养与使用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联合提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加强政府对国企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工效挂钩的管理办法。一是规范工效挂钩的效益指标;二是纠正抬高挂钩浮动比例的做法;三是体现工资能升能降的原则;四是扩大挂钩工资的范围,逐步实行企业全部人工成本费用与经济效益挂钩。将计税工资与工效挂钩结合起来,逐步完善并推广计税工资管理办法,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区分成本会计和计税成本,规范企业税前成本列支项目和标准,把企业工资收入纳入计税工资的调整范围。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年薪由基本年薪和风险收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探讨企业用人机制的内涵着手,提出了我国企业用人机制要着重解决的所有者虚位问题,并对当今国企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国企用人机制的根本任务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将数据要素纳入企业创新决策模型,并将企业创新分为高端创新与低端创新,从理论上阐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及其“低端锁定”的影响。基于此,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而且有助于改善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由于数据知识溢出对高端创新的成本抑减效应更大,因而数字化转型对具备更强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企业的高端创新作用更大;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改善作用在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业以及国企、非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国企中不清晰的劳动力产权妨碍了实行“工效挂钩”政策时工资契约的清晰,从而不利于对劳动力要素的利用。国企厂长具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双重身份。由于国企在经营上的困难,国企厂长权力的空前膨胀以及对厂长行为缺乏足够的约束等原因,“工效挂钩”政策对国企厂长的行为具有不良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