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基金业发展迅速,而作为基金业健康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基金评级业的发展却跟不上基金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加快基金评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金行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对我国基金评级业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对目前的基金评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促进我国基金评价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唐欲静 《江苏商论》2007,(5):158-159
我国基金评级业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公信力和盈利难以两全的突出矛盾和困境。探索建立第三方基金评级机构,对于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评级体系的建立,以及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金评级业的发展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茜 《商业研究》2004,(14):106-109
中国的基金评级业虽刚刚起步,但蕴藏着无限商机。借鉴国外基金评级的几种方法,回顾国内基金评级业的发展道路,在对国内基金评级业方法的科学全面性、数据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国内基金评价体系已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金评级业是一个寡头垄断行业,其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知识/信息产品.而这一产品特性决定了垂直产品差异化构成了该行业的进入壁垒.本文分析了我国基金评级业市场结构,从垂直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角度建模并分析其市场结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论入世后发展我国资信评级业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斌 《国际经贸探索》2000,16(4):23-24,32
资信评有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正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影响力,但国外评级机构实际上垄断了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我国加入WTO之后,在这方面将面临更加被动的局面。因此,加快发展我国资信评级业有着极为深刻,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金信用评级业务不断发展,基金投资者投资时也越来越看重基金评级等级,基金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质量成为基金投资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聚类方法作为客观尺度,提出一种对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评级结果进行质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各国因发展阶段与国情不同,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各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过程也存在一定差异.从评级市场的集中度看,国内外评级机构市场集中度都比较高,世界上主权评级中超过90%的业务由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机构经营;我国尽管真正具有规模的评级机构数量有限,但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评级技术方法上看,目前以三大机构为代表的美国评级机构,除了业务量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之外,评级技术也非常成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之下,我国评级业业务品种匮乏,评级技术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从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看,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业尽管也不是完美无缺,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格局,在信用评级业监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信用评级业监管尽管在主要内容上与国际监管实践基本一致,但监管措施仍然是粗线条的,缺乏可操作性,与较为成熟的国际监管模式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应扶持大型本土龙头信用评级机构,增强信用评级机构创新意识,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和金融改革的步伐加快,信用评级业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信用评级机构的角度进行探讨,系统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提高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对信用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逯经钢 《财贸研究》2002,13(6):72-73
我国基金业已经走过近10年的里程。10年来,基金业为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回报,整个行业也在开拓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基金业目前整体规模小,绝大多数基金仍是封闭式基金,而且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还处在“幼稚期”。在这种情况下,基金业如何应对WTO带来的挑战,现在应该做哪些准备,这是关系到我国基金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本文正是讨论了我国基金业的现状、WTO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仝乃礼 《商场现代化》2006,(28):363-364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债券的发行和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进一步放开,如何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也日益受到市场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关注。本文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现状出发,讨论了完善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必要性,提出完善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评级行业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具体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着信用评级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评级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信用评级业缺乏独立性和有效的监管体系等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监管体系、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评级标准、增强信用评级意识、培养专业评级人才的对策,以此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颁布和我国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进一步放开,如何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也日益受到市场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关注。本文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和信用评级制度的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建立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经验,以期对我国建立健全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制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对银行防范信用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构建发达完善的本土信用评级市场,以公正客观的信用评级助推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拥有相对的话语权,是我国金融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后金融危机"为背景,以对我国构建本土信用评级市场的必要性分析为切八点,通过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为前提,理性设计构建我国本土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基金整体业绩不佳的情形下,基金评级的推出似乎给人一种“矮子堆里选将军”的滑稽感觉。当证券市场 正大踏步跨入基金时代的时候,市场呼唤独立公正的基金评级。尽管中国基金评级非常不成熟,但它蕴藏的 巨大发展空间正吸引着晨星这样的世界评级巨头的加盟。  相似文献   

15.
逯经钢 《财贸研究》2002,13(6):72-73
我国基金业已经走过近10年的里程。10年来,基金业为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回报,整个行业也在开拓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基金业目前整体规模小,绝大多数基金仍是封闭式基金,而且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还处在“幼稚期”。在这种情况下,基金业如何应对WTO带来的挑战,现在应该做哪些准备,这是关系到我国基金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本文正是讨论了我国基金业的现状、WTO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信用评级业监管的滞后与不足,在此次危机中需要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用评级监管的调整,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的功能。我国是信用评级发展的新兴国家,信用评级业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国外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给我国以极大的警示,我国应吸取此次教训,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保障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1987年,我国出现了信用评级业。作为社会信用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在维护证券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证券市场运行效率以及完善证券市场监督体系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补充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原始阶段,评级体系尚不健全,监管缺失,评级不透明使得各类违约问题愈演愈烈。作者从信用评级付费方式入手,结合我国近年来信用评级市场出现的一系列具体案例,分析讨论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立基金公司评级流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到目前为止,关于国内基金评级的文章已经见诸报端,而关于对基金公司评级的文献还没有看到过,国内基金评级机构也没有将国内基金公司纳入基金评级之列,这说明我国基金评级还仅仅停留在“原始状态”——指标评级上,还没有深入到基金管理公司内部进行深度评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发展投资基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基金市场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整个基金业的发展缺乏一个战略性思考。相对于投资基金的具体管理而言,战略思考更加重要。本文针对中国投资基金业的发展环境、投资基金的管理与运作、投资基金的监管等方面,从战略角度分析了基金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在现代金融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近年来的几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却因发放的信用评级不断丧失客观公正而广受质疑本文通过对评级机构的起源、经营、监管和所处市场环境的讨论,对其受质疑行为所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引发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