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从“民工荒”现象看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巧玲 《农村经济》2005,(6):120-123
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待遇没有得到保障。而要真正解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待遇,最根本的是要给农民以市民待遇,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角色转换。因此,实现农民市民化是解决“民工荒”的关键,而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20 0 4年春节以来 ,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民工荒”反映了经济发展和资源供给的矛盾 ,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分析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折射出的现象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民工荒”现象及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永新 《农村经济》2005,(5):116-119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构筑和谐的劳资关系是解决“民工荒”的出路,并分析了企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民工荒”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桢  李轩 《农村经济》2005,(12):101-102
市场条件下的劳动供给取决于利益最大化原则和价格对供求关系的调节,有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产生“民工荒”现象,意味着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存在问题,而平衡劳资关系的博弈机制则是工会组织。因此,本文认为,农民工工会组织的缺失和功能性缺陷是导致“民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凤辉 《南方农村》2010,26(1):50-53
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民工短缺的现象。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原理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低工资是造成民工荒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以提高农民工工资为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需要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的角度采取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农民非农就业的“进入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民工荒"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从民工荒到加薪潮,其背后折射的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就业保障权的缺失。不断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实现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破解农民增收这个难点和焦点问题,必须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民就业.本文针对扬州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近年来全市农民收入结构和特点的分析,提出构建"20分钟就业圈"的初步设想,引导促进农民就近就业、择优就业、充分就业,从而实现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民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继中国东莞地区2004年春节过后首次出现"民工荒"以来,近几年这一现象扩展区域速度较快,甚至连民工输出的区域(如重庆、四川)也不同程度地闹起了"民工荒",且还有愈演愈烈之态,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薪酬管理的视角分析了"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的漏洞,基于此,提出了解决"民工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民工荒”与民工维权组织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蹊  陈全功 《农村经济》2005,(2):120-123
“民工荒”体现出民工维权“用脚投票”的市场行为选择和维权组织的缺失。要建立长效的维权机制 ,必须建立民工维权组织 ,而工会是其必然选择。但我国工会维权的独立性和效率低下 ,工会改革迫在眉睫。工会要真正成为农民工的维权组织 ,必须转变工作重心 ,重新定位其经济职能 ,提升其社会地位 ,改变其工作方式 ,加强区域 /行业联合。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今年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的现象。事实上,我国每年还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大量耕地的占用和加入W TO而引发出农民失业,中国不应该存在“缺人”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民工荒”?“民工荒”问题的提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11月底,全国外出务工农民达到9800万人,且一直以5%的增幅稳步增长。由于受实际统计覆盖面局限,民工的实际人数远在统计数据之上,今后几年还将会有上亿农民补充到城市的就业大军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受稳健财政政策的影响,我国总体经济增…  相似文献   

12.
中国2004—2008年出现的"民工荒"使人们对中国农村到底还剩余多少劳动力产生了兴趣。本文通过调查一个具有典型劳动力输出特征的村庄从微观角度回答了该问题。调查发现中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城市用工紧张并存的矛盾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家庭决策的"双向"流动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了上述现象。文章建议逐步放开户籍制度,鼓励有条件农民工全部转移到城市,给回乡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培训与资金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创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工荒”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工荒”的连年出现和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2011年,“民工荒”现象不仅愈发严重,提前到来,而且扩散到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少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从法学的角度研究“民工荒”现象,剖析农民工的“权利荒”,对于系统构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机制,化解“民工荒”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四月,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共同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已初显成效。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截至9月底。已培训转移各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万人,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阳光工程”不仅带动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陈志洲是四川省邛崃市汤营村一名地道的农民,他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家中年轻人到企业去打工,一年往家里寄回好几万,我们年岁大的在以自家承包地入股的汤营公司上班,年工资收入在万元以上,日子是一年比一年红火。”陈志洲是邛崃市在推进城乡统筹中农民“身份多样化、收入多元化”“有地不种田、养猪不喂猪”的典型代表,在由农民向居民转变、由农村向城镇迈进的过程中,他们不愁就业、稳拿收入,着实让人羡慕。这等好事完全得益于邛崃市推行的农民就业保障德政工程。  相似文献   

16.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在当前的"三农"问题中,如何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四川省在统筹城乡之路上面临的且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在对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存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中应走一条经济发展产业拉动之路.并认为四川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应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产业拉动为动力,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为手段,最终达到城乡和城乡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同时,还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产业拉动思路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三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年来,中央连续对农村发展发了“一号文件”,奉贤区委、区政府也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保持健康协调发展,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全区8个镇,5个开发区,277个行政村,3185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总数14.68万户,农村人口37.28万人,劳动力23.65万人,2005年全区实现农民所得28.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所得51746万元,第二产业所得179045万元,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三变”改革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集体、农民的“死资源”变为“活资产”,让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享受到入股分红收益,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切切实实让农民富起来,简称“三变”改革。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农村“三变”改革在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三变”改革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9.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它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三化"同步推进,加快农民培训转型、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