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韩三国依托黄海建立起了空间联系,并环绕黄海地区构成了一个合作圈层,即“环黄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是日、韩两国国学者根据环黄海地区(即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韩国西海岸及东南地区,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所提出的一个地方交流层次的经济合作体系。一、进一步扩大港口城市间的合作环黄海港口城市相互邻近,交通便捷,具有开展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近些年,由于环黄海各国地方政府不懈的努力,在环黄海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路和航空运输体系。中日韩三国之间开通了多种渡船、集装箱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地方政府参与国际合作是国际关系和中国政治研究中的一个新问题。中国地方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动力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关系领域的分权是分不开的,制度性分权和政策性分权为地方政府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激励和保障。在现行中国国家结构下,地方参与国际合作对中央外交起着配合、补充和支持的作用。通过对港澳、沿海省份、西南省份、西北省份和东北省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作者指出:跨界次区域合作是亚洲区域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国际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主导的区域主义符合亚洲政治文化的特点,更能有效地推进亚洲的区域化进程;从中国与亚洲区域化关系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中国-东盟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和东北亚合作机制的Y形干状制度性安排,地方政府参与的次区域合作则形成了多层次枝状制度性安排,在枝繁干壮的区域化战略中,需要对地方政府的作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东亚的发展为中国与中亚经济合作提供了示范与借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阿尔泰区域、中吉乌次区域合作区,应率先推动中哈自由贸易区成功建立,继而发挥示范与外溢效应,最终推动中国—中亚自贸区建设,完善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4.
包思勤 《北方经济》2017,(10):37-39
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批复的《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中提出,建立以中国呼伦贝尔中心城区(海拉尔)、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首府赤塔市、蒙古国东方省首府乔巴山市为核心的"海赤乔"次区域国际合作金三角.中俄蒙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地方及边境地区合作,充分发挥三方相关城市比较优势,推进建设合作机制.本文旨在研究"海赤乔"次区域国际合作具备的内外环境、挖掘合作可行性、深究合作框架目标和重点领域,对务实推进"海赤乔"次区域国际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是在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次区域合作新格局.在更大的范围整合经济资源.增强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增强泛北部湾经济区各经济主体发展动力的客观必然要求。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发展中.柳州市作为建设率先实现工业化的示范城市、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化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柳州市的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在多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工业经济的比较优势.加快合作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最最近几年,东盟各国政府和领导人都在竭力寻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途径,以回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新挑战。成长三角是东南亚地区最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目前东南亚地区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所谓成长三角,是指几个邻国在相邻的地区,组成一个经济合作圈,合作各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这些地区在  相似文献   

7.
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构建与中国的跨边境合作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次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型态,在推动边境次区域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珲春边境合作区为例,阐明跨境经济合作区推动区域合作的机制和运作特点,并对当前跨边境合作的主要障碍及未来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逆全球化盛行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各个国家寻求经济增长、降低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威胁的重要手段。亚太地区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进入低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五国也积极顺应世界局势的变化,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合作及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为世界及本国经济中做出重要贡献。其中中日韩三国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对推动中日韩三国进行更深入的经贸合作产生重要影响,而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蒙俄三方深入合作和共同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中日韩”和“中蒙俄”两个次区域合作的角度出发,分别基于中日韩自贸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经贸合作对次区域的经济合作进行研究,以期提出促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相关建议,进而为促进东北亚地区“中日韩”与“中蒙俄”两条主线融合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的推动力量在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次区域经济合作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本文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互相作用,进而对其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模式与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地合作是指中国科学院单位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科技经济合作,通过转让成果、转移技术、联合研发、人才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同时从地方和企业发展中获得优势资源、促进科技发展的双向互动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旋 《特区经济》2009,(9):69-70
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次区域合作也得以迅速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是亚洲开发银行牵头,由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旨在通过加强次区域国家的联系,提高次区域的竞争力,实现次区域的一体化,推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时应采取的对策,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五年来,中山大学围绕“国家需求、国家任务、国际水平”的指导思想,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积极推动学校优势技术领域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的“主动对接”,推动学校科技管理政策与产学研结合工作的“主动对接”,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动对接”,中山大学与广东地方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全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重构地方金融体系,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体系,对推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十分必要。但在重构过程中会面临诸如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如何进行龙头企业的培养、如何与发达地区进行合作以及人才培养与引进问题。对此,文章认为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动地方金融中心建设,加强与发达地区的金融合作和人才交流等。  相似文献   

14.
环北部湾旅游合作中的防城港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环北部湾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防城港市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和劣势,讨论了在环北部湾经济与旅游合作的大背景下,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质资源,推动防城港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成长三角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曹云华所谓成长三角,是指几个邻国在相邻的地区,组成一个经济合作圈,合作各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这些地区在地理上一般都正好形成倚角之势,所以人们把这种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叫做“成长三角。”有些次...  相似文献   

16.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新的形势下已成为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并发挥重要作用,将使广西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而对广西在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能否抓住又一个难得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中期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关系开始出现新的互动现象,相互依赖理论发现,新型的国家间关系已使相互之间的存在“不能缺少对方”,这对国际关系的权力分配和行为体能力的发挥具有新的意义。东亚地区的现行格局是特定时代国际斗争或权力争夺的产物。90年代后期以来广泛兴起的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大多处于较低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但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正在悄悄地发生作用。东亚国际关系和格局正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和相互依赖日趋紧密背景下发生着潜在变化。东亚格局中各行为体及其各自内部,在多边互动中为确保自己利益而发掘拓展行动的能力。东亚国际格局处于变动和重组的前夜。  相似文献   

18.
陈文奇 《特区经济》2006,108(6):18-20
尽管目前东亚货币合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经济、政治等方面多层次的障碍,因此目前尚无法建立类似于欧元区的东亚统一货币区。中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应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应加强与东亚各国汇率政策的协调;其次,通过推动次区域的货币合作;最后,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  相似文献   

19.
商会作为民间的中介组织,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协调、平衡和协作,这些往往是政府和管理部门所难以做到的。而作为民间商会在这一点上,却能以其独有的职能和优势,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凭借着自发的组织形态和自主的管理模式,根据需要进行区域间的合作和联合,最大化地发挥经济联合体和合作实体的优势,使区域和地方经济得以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晔 《亚太经济》2009,(5):7-10
当各经济体之间由于存在较大差异,在整个区域层面建立一体化组织较为困难时,次区域合作方式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上海合作组织要在经济合作上有所突破,比较现实的路径是在次区域层面上从局部开始突破,在有条件的局部临近区域率先进行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安排,以此为突破口,最终以渐进的方式推动整个区域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三个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将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