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蓓 《生产力研究》2006,(10):48-49,64
就市场结构而言,中国银行业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类似: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按照SCP范式,相同的市场结构应该导致相同的市场绩效。然而中外银行业的效率差别却相当大。如何解释这对矛盾?通过分析,文章提出了集中度并不一定与竞争程度必然相关的观点,指出决定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并非现有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是竞争程度,进而提出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较高竞争度的寡头垄断市场,并分析了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纵观各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商业银行业由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战略性地位,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特殊保护,再加上具有自然垄断和规模收益等特点,因此较之其他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垄断程度或较低的竞争性。本文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三个方面试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进而提出如何增强竞争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琴  刘彩 《时代经贸》2008,6(2):201-202
为了解释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选取中国 GDP 增长率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变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 CRn 指数作为反映银行市场结构的变量,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目前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构成的寡头垄断为主要特征,并且这种市场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只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偏高的低度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兰天 《当代财经》2003,(5):50-52
随着中国加入WTO,银行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只有充分了解竞争环境以及自身的不足,才能在开放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当前我国银行业现状而言,市场开放无疑会使中国银行服务市场原本垄断性较强的寡占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因此中国银行业要从战略上发挥先动优势,即在资源配置上加大倾斜力度,在干部、用工、分配机制上率先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伟进  刘峥 《经济评论》2007,145(3):84-89
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已经由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度集中的市场类型;运用DEA方法测定了中国主要14家银行的经营效率;对市场结构和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和绩效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而效率提高对改善绩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衡量指标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市场进退壁垒的分析来研究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通过计算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仍居于主要地位,通过数据计算CR4和HHI指数,发现中国银行业市场近年来的集中度依然较高,仍是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控制着整个市场。但从动态发展来看,在市场化进程中新生成的商业银行对这种高度集中的格局产生了一些冲击,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开始从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当集中。另外,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较小,政策法律性壁垒构成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障碍。虽然整体表现为规模经济,但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状态差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7.
周琴  刘彩 《时代经贸》2008,6(1):201-202
为了解释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选取中国GDP增长率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变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CRn指数作为反映银行市场结构的变量,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目前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构成的寡头垄断为主要特征,并且这种市场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只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偏高的低度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份额越大、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业整体绩效越低;国有股比例和国内生产总值与我国银行业的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银行业绩效的提升有赖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杠杆比率和营业费用率等影响因素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粟勤  肖晶 《财经研究》2015,41(6):32-45
有效满足社会的金融需求和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金融服务,不仅是评判一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金融包容理论与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实践,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的背景下,研究了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对金融包容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散化有利于地区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但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减弱.在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银行业“增量改革”的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要实现金融包容的区域均衡,必须提高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银行业竞争程度,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益集团理论视野中的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变迁实际上是各方利益集团进行博弈的结果。本文意在描述中央政府、国有银行自身、地方政府、新兴民营企业主阶层等各大利益集团在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中的驱动作用,企图由此逻辑地导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为改革推动者提供自觉改善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鹏 《财经研究》1999,(2):22-25
  相似文献   

12.
李曼 《经济论坛》2001,(11):17-17
据预测,我国将在今年下半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会造成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影响和挑战。从间接方面来讲,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领域带来的任务影响,都将通过不同渠道传递到金融领域。从直接方面来讲,目前对外资银行的种种限制会逐步取消。很显然,一些功能齐全、信誉优良、实力雄厚、手段先进的外资银行的进入,必将使金融市场出现市场份额的争夺和重新瓜分的局面,使中国银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根据对等原则,中国银行业跨国经济也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产业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利用样本期为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期初银行业结构、市场规模、市场需求成长率、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等因素对我国银行业结构的变迁与调整均有较为显著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时间虚拟变量加以反映的规模经济水平、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壁垒等因素对我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调整的影响不大;经济开放、政府干预等因素对我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调整的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相反且不显著。最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明喜 《经济论坛》2001,(7):8-8,17
中国加入WTO是大势所趋,入世预示着中国金融市场将向自由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将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给中国的银行业提供了一个国际竞争的大环境,加入WTO,我们面临种种挑战,也面临种种机遇,对世界开放中国的银行业,谋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对我们来讲更多的应成为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电子化和自由化的浪潮,各国银行业纷纷并购。中国即将加入WTO,银行业改革步维艰,面临内外重重压力。分析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特点,从理论和现实出发,中国银行业的并购势在必行,且必须从战略上着手。  相似文献   

17.
周文平  周素彦 《经济论坛》2000,(24):11-11,7
国前,中国加入WTO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站在WTO的门槛前,回眸中国银行业,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银行业能够经受得住跨国银行的冲击吗? 我国银行业的开放是伴随着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起步的。截至1999年6月底,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的分支行达到155家,中外合资银行达到7家。截止1999年6月末,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大致如下: 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外资银行拥有的人民币资产、存款和贷款分别为65亿元、38亿元和32亿元,市场占有份额不到千分之一,微不足道。 在外汇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和总…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银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研究我国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找出造成各自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宜的竞争战略,是当前需要尽快解答的重大课题。其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又是银行竞争力研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关于WTO的双边协议涉及银行业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同间接受“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在五年内使美国银行获得充分的市场准入。在准许入后两年,外国银行将可以与中国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在准入手五年,外国银行将可以与中国居民进行业务往来,在准入后,地理限制和顾客限制都将撤销。显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银行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就近中期而言,挑战要大于机遇。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1,自引:3,他引:108  
中国于 2 0 0 1年 1 2月加入WTO ,5年之后必须对外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国的银行一直以大量不良贷款和效率低下而著称。尽管在逐步改革 ,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由国有银行主导并形成垄断控制。怎样提高效率是国内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成功的关键。以下两个重要因素可能有助于提高中国的银行效率 :所有制改革和硬预算约束。本文使用了 2 2家银行 1 995— 2 0 0 1年期间的一组数据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所有制结构和硬预算约束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 ,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效率高 1 1 %— 1 8% ;面临硬预算约束的银行的绩效比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本的银行好。本文结论的重要意义是 :在加入WTO 3年后的今天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