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生态型品牌关系理论,通过对我国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基本思路,分析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中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探讨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构建应思考的几个问题,这对构建和谐的生态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促进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智猪博弈模型",分析了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策略选择,无论龙头企业是参与还是不参与到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对于其他中小企业而言,"搭便车"均为其最优的决策,即坐等农产品区域品牌"溢价"。这就意味着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中,更需要依靠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显著的正的外部性,这就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并采取措施激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区域品牌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拓展农产品消费市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区域内多种产业构成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共享性及持久性的特征。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成机理中,产业集群是其发展的基础,区域产业龙头企业是引擎,地方政府是助推器,产品消费者是其存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集群既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载体。农业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活动相关服务机构、农业企业以及涉农行政管理部门的相互作用来增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品牌价值,增强品牌的竞争优势,进而提升品牌竞争力。因此,农业产业集群是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吉多  朱清海  李雪 《乡镇经济》2009,25(1):103-107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成主体,可从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整合营销等角度为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提供力量源泉,并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按照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路径不断演化。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区域农产品的形象代言,具有强大经济和社会效应,对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机理与提升路径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以来,湖南省邵阳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了"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邵阳红"已成为一个拥有97家企业、198个农产品品牌,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不断跃升.为促进"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健康发展,走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火就烂"的怪圈,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品牌意识,完善服务支撑体系、优化品牌发展环境,明确主体管理职责、形成品牌发展的合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丹 《特区经济》2012,(10):287-289
21世纪是绿色世纪。在绿色消费观盛行下,消费者寻求购买既符合人体健康,又不污染环境的产品。认证农产品恰好满足了消费者这一农产品购买需求。本文首先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阐述了认证农产品建立区域品牌的必要性和认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构成方式,最后提出了认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流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豪泰林市场需求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进行了解析。经过分析认为,农产品所在地域的区域要素,即地域资源禀赋、组织管理能力、农业生态环境等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差别感知,形成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最后通过对分析结论的总结,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崇明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岛建设和农民可持续增收这条主线,坚持以品牌为抓手,大力推进品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力度,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的生态农产品营销之路,崇明生态农产品营销,应在营销理念、政策、信息、市场、品牌、人才等方面作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产品品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乡镇经济》2009,25(10):92-95
品牌是农产品的品格与灵魂,农产品品牌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未来农业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农产品品牌化是当今理论与实践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文章基于对国外农产品品牌相关文献的研究,从农产品品牌研究的重要性、历史发展、分布特点、营销策略及战略管理步骤等方面,对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述评,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的农产品品牌化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中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施品牌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当前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必须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增加科技含量,扩大品牌的结构规模,塑造品牌形象,加强政府支持核保护等。  相似文献   

14.
皖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西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牌建设意义重大。本文论述品牌与农产品品牌化的含义,指出皖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皖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紧密垂直协作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阐述垂直协作内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紧密垂直协作(如生产合同、合作社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作用机理:紧密垂直协作形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动力源泉,利益攸关与品牌共享需要农产品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共同维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紧密垂直协作提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因素,资产专用性促使农产品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必须保证质量安全,制度条款帮助农产品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规避了质量安全问题。应进一步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支持“公司+农户”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加强对紧密垂直协作形式的监管,从而通过发展完善紧密垂直协作形式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崔茂森 《乡镇经济》2009,25(7):93-97
农产品品牌化是农业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的延伸和高级发展阶段,是联系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桥梁,是把产品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从而获得良好而持久的经济效益的最直接途径。文章在借鉴吸收前期研究成果和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应当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秦川 《特区经济》2006,(6):190-191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共同品牌的作用及特点,并分析了共同品牌产生内部不稳定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共同品牌的使用具有外部性,使生产者产生机会主义倾向,降低产品质量并且对品牌质量提高的激励不足。本文认为维护共同品牌的必要条件是生产者能够获得必要租金以及能够被相对确认。  相似文献   

18.
刘凯  李松柏 《特区经济》2012,(3):181-183
以杨凌示范区为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优势和困境并存的局面。优势在于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农字为主的品牌战略,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农业文化旅游飞速发展以及关注三农问题的调查增多;困境在于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科教培训和法律支持机会缺乏,农村老龄化严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第一产业的局限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户籍制度不合理,存在小农意识。为此从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政策扶持机制、销售畅通机制、加工储存机制、规范化品牌化机制以及教育培训机制作为对策,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产品品牌定位与品牌推广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炜 《新疆财经》2010,(2):82-85
近年来众多国内包括疆内学者对农产品品牌化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具体在品牌营销策略层面的论述却相对较少。尤其像新疆这样一个特殊文化和地理资源背景的地区,如何系统而全面地运用营销理论创立农产品品牌就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品牌定位和品牌推广宣传两个方面对新疆农产品的品牌营销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营销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建国 《乡镇经济》2009,25(12):113-116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具有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但由于经营观念落后、品牌意识谈薄、缺乏“绿色”意识、产品定位不准、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常常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为此,文章对农产品营销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诸如:更新营销观念、增强“绿色”品牌意识、准确定位产品、优化销售渠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