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承耀 《经济》2007,(1):92-92
在盘点2006年一年之中各台好戏的时候,国美与永乐的合并自然是令人无法忘怀的一幕。对之拍手叫好的人不少,而也有相当多的人士表示了怀疑和担心——叫好的论据是家电零售业集中度上去了,与外国巨头相比竞争力增强了;担心者认为第一大把第三大的兼并后,会不会利用垄断优势欺压生产者和消费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家电零售企业已超过30000家。从2000年至2007年,中国前七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2%。国美和永乐作为中国家电零售业排名第一和第三的集团,合并后新集团毫无疑问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大集团,双方的启动合并将形成了家电流通领域的最强阵营,整合优势是任何其它企业都难以逾越的,  相似文献   

3.
蔡泽凯 《经济》2006,(9):90-91
国美并购永乐,已经不是意在苏宁。家电零售业也由本土兄弟之争变成了中外品牌的较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个是在厦门本土占据传统家电零售业超过50%份额的龙头企业,一家是国内专业家电连锁业的“领头羊”,业界将这次区域强势品牌与全国家电集团的强强联手,称之为思文与永乐的“豪门婚礼”.永乐结盟厦门家电老大的豪举必将开创厦门本地乃至福建范围内家电市场的全新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5.
行大欺客,客大欺行。中国商业的传统。 这个传统,在国美对永乐这桩中国家电零售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完成后,得到了更为现代、更为经典的印证,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渠道品牌与制造品牌的PK。国美并购永乐,绝不是企业规模的简单相加,而是一场深层次的观念革命,是资本意志在商业渠道的品牌化体现,所震撼的绝不只是零售业。  相似文献   

6.
上海永乐家电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上海注册成立,经过两年的公司运作,于1998年在上海浦东上南路筹建了上海第一家家用电器连锁店。随后在短短的4年内就拥有了17家连锁店,从此销售业绩成倍增长。永乐家电经历了九年家电零售业巨大变革的洗礼,成立初年销售额只有1000万元,2004年实现销售近100亿元。2001年至2005年连续五年成为上海市规模最大的家电及电子消费品连锁零售商,同时将分销市场扩展到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跻身中国商业零售业及中国连锁行业十强企业,并且入选2004和2005中国企业500强。2004年底成功引入美国摩根士丹利战略投资,于2005年10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在未来几年中,永乐家电将发展成为以家电连锁为主业的大型商业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7.
1996年,陈晓创建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2005年,永乐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2007年,国美电器与永乐电器合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连锁零售企业,陈晓任国美电器集团总裁,获第二届中国连锁业成就奖,2003、2005年度"中国零售业十大风云人物"、"上海连锁业突出贡献人物金鼎奖"、"上海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浦东开发建设杰出人才"、"零售行业影响力品牌领袖大奖"等殊荣。  相似文献   

8.
9月14日,国美电器和永乐家电共同与首批10余家家电供应商洽谈30亿元的联合采购项目.这是这两家竞争对手首次高层次合作,此次联合采购共有40余家供应商参与,其中包括三星、海尔等合资品牌与国内知名品牌,采购的产品则囊括了洗衣机、彩电、数码、IT等产品.永乐、国美将以现金的方式立即向家电供应商支付货款.  相似文献   

9.
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就是“有国美,生活美”。国美电器目前在我们大家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创始人黄光裕也为国美电器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黄光裕创造出来的“国美模式”更是深入人心。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中国大陆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鹏润投资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为国美电器、鹏润地产和鹏泰投资,其中国美电器主营业务为零售业,鹏润地产主营房地产,鹏泰投资主营业务包括项目投资管理、投资咨询等。即黄光裕在从事电器行业经营的同时,通过房地产进行辅助扩张,这些业务为国美产生庞大的利润,去支持国美的快速增长。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本论文详细论述国美的发展背景、借壳上市研究以及在房地产行业的资本运作。  相似文献   

10.
蒋燕 《经济》2007,(2):93-94
2006年11月12日,国美和永乐的合并大戏终于落下帷幕.当“合并后是否将带来垄断“的议论甚为热闹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一篇题为“沃尔玛、家乐福绞杀中国零售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国美和永乐合并构建了目前中国家电渠道的一个巨无霸,家电连锁的存在和成功是市场价值决定的。但是中国目前家电连锁掠夺家电制造商,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制造商的死亡基础上,迫使不少家电制造商自建渠道,随着百思买的进入,未来的家电渠道会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2.
连锁家电厂商国美永乐并购案引发了人们对并购是否造成垄断,从而推升家用电器的销售价格的争论。本文应用经济学和金融学常用的分析工具事件分析法,在并购消息以及随后的政府反垄断的调查信息公布后,对竞争对手股票的超常收益进行了估计,来推断投资者是否相信并购会造成垄断而使得家电产品的价格提高。与1996年美国Staples/Office Depot并购案的结论不同,我们并不支持国美永乐并购会造成垄断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7月25日,应该是国美掌门人黄光裕最为高兴的一天。国美电器宣布以52.68亿港元的“股票+现金”形式并购永乐电器,由于此前永乐正在并购大中电器,因而国美此举可谓一箭双雕。从此以后,国美、苏宁、永乐三足鼎立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后三国时代,谁将续写神话?  相似文献   

14.
杨子电 《经济论坛》2011,(8):219-221
2006年7月23日,国美并购永乐这一中国家电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宣告成功。随着渠道权利结构失衡的加剧,原本属于家电制造商的权利如产品供应权和定价权,现在也开始部分转移到家电连锁企业手中。为摆脱连锁零售商的控制,抑或增加些许与连锁零售商谈判时的抗衡砝码,家电厂商各朝自建渠道的方向发展突围。基于这种席卷而来的自建渠道风暴,本文拟对此举的利弊进行浅析,并预测哪些企业能通过自建渠道突破家电连锁零售商的重围。  相似文献   

15.
蒋燕 《经济》2007,(1):93-94
2006年11月12日,国美和永乐的合并大戏终于落下帷幕.当"合并后是否将带来垄断"的议论甚为热闹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一篇题为"沃尔玛、家乐福绞杀中国零售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低价策略是国美的立命之本,也是其受到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但是国美的低价主要来自于对上游厂商的压榨,长此以往将弱化上游生产厂商的整体盈利能力,加速了家电产业危机。所以低价并不是国美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在服务与物流等方面下工夫才是国美等大型零售企业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低价策略是国美的立命之本,也是其受到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但是国美的低价主要来自于对上游厂商的压榨,长此以往将弱化上游生产厂商的整体盈利能力,加速了家电产业危机。所以低价并不是国美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在服务与物流等方面下工夫才是国美大型零售企业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国美在济南的战略可谓步步为营。从三年前险象环生地“挤”进济南近乎一家垄断的家电市场,到如今与海尔、海信缔结“排他同盟”,国美号称,已占据了济南家电零售市场的四成江山。  相似文献   

19.
杜明明 《经济》2007,(2):90-92
国美电器去年收入达到173亿港元,永乐电器的同期收入为118亿港元.通过收购业内第三大电器零售商永乐电器,国美电器规模将大大超过业内排名第二的苏宁电器,后者去年收入为人民币157亿元(合19.7亿美元).这一交易也将显著提高国美电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占有率.UBS Securities Asia Ltd.的调查报告显示,以两家公司2005财年的数据计算,目前国美电器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为60%.合并后,年销售额将突破700亿元,如果再加上永乐之前操作收购的大中,三者门店将突破625家,年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形成一个家电连锁巨头.而“老二“苏宁的年销售额为397亿元人民币,店面363家.……  相似文献   

20.
从销售业绩到扩张趋势再到赢利能力,国美和苏宁毋庸置疑都是中国家电零售业的佼佼者。那么,国美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它的壮大,而它的资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苏宁除了经营"家电"以外,也在从事其他业务,而且这些业务为苏宁产生庞大的利润,支持着苏宁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