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日本经济的复苏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长达10余年的低迷之后,于2003年开始复苏。2001年以来小泉政府推动的金融层面的改革、企业层面的改革推动了此次经济复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复苏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望带动全球经济继续稳步增长;但与此同时,将对美元汇率形成巨大压力,进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资产组合配置。此外,日本经济复苏将对全球经济失衡和其他亚洲国家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产生复杂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货币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雇佣等角度,对2003年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货币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雇佣等角度,对2003年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货币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雇佣等角度,对2003年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英国《独立报》11月7日】上周,我去亚洲旅行了一周。大家除了过分关心美国的金融政策外,关注的其它主要问题就是中国对全球其它国家的影响以及日本经济复苏的迹象。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中国在东盟影响力的不断攀升、提升自身的区域影响力并促进国内经济的复苏,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在东盟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外交措施。这些措施,就其通过对东盟的经援和经贸金融合作来促进双方经济复苏、推进区域化一体化来看,对中国有利;就其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在东盟的影响力、与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争夺主导权来看,对中国不利。因此,在借鉴、警惕日本经济外交的同时,要意识到与其在东南亚展开合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最近,世界银行发表的《2005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指出,2004年是全球经济增长强劲的一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创下了30多年来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球的经济复苏得以加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国和亚洲,尤其是中国:而且经济复苏的范围也得以扩大,拉丁美洲出现了回升,日本经济在加速,同时欧洲也处于温和的复苏之中。在有利的全球经济环境和强劲的国内经济表现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2004年吸引国际资本比2003年有所放慢.以以下四大因素表明,世界经济正在放缓、减速,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06年。  相似文献   

8.
杨爽 《北方经济》2013,(4):62-63
日本政策性金融曾在支持日本经济战后重建,推动日本经济实现赶超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日本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原有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等均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政策性金融改革.日本政策性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和措施,对深化我国正在进行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资立过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因为1997年4月1日开始推行5%消费税政策,更促使日本人在此之前争相抢购汽车,住宅等大宗商品,加税前的突击消费和加税后的长期消费低迷打断了日本经济原已开始走向复苏的步伐,进一步加剧了资产过剩。为此,日本的投资信托行业受到巨大打击,过去一直颇受消费者青睐的投资商品,已不再具有魅力,现在,股票投资信托总额跌落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严峻的形势,历史地将投资信托改革提到日程上来,成为日本金融大变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本次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需要几年的时间.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在新形势下.加强金融战略合作.有助于世界经济快速复苏。本文主要探讨了中美金融战略合作的基础.提出了深化中美金融战略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0年6月,日本经济企画厅公布日本经济1999年度GDP增0.5%,为3年来首次增长。此次景气回 在内外需共同推动下实现的。其中,IT产业的推动、亚洲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中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且IT产业牵引力也较为有限,亚洲复苏与日本经济的低迷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加之日本产业革命尚未从根本上展开等条件的制约,我们认为日本经济的此次回升固然为转入复苏、增长提供了一次良机,但真正  相似文献   

12.
日本银行制度的发展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金融制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日本银行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日本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实 际上是以损害银行业长期竞争力的提升为代价来换取了经济发展,这同时也是90年代以来日本 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根源所在。如果制度上的缺陷不得到彻底解决,这个缺陷就会始终阻碍日本 银行业竞争力的根本性提升,并进而影响到经济进一步的复苏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日本《朝日新闻》9月22日】美国不断借钱消费和进行住房投资,中国和日本则不去消费,将储蓄贷给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处隐藏着“世界不均衡”这个问题。在经济不断复苏的过程中,该结构会否发生变化?这将成为24日、25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的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全球经济展望的研究报告.日本从经济衰退中复苏后,通过操作流动性退出和政府购买债券(JGB)、提高利率来兑现退出政策的时间承诺等四个步骤使经济刺激政策有序退出后,既不引发高通胀又不影响金融稳定,对当前危机后退出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复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开始至今的日本经济长期萧条,虽然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由于仍存在许多隐患,其经济复苏前景并非一片光明。日本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如何成功地进行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在经济结构,财政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析中国大市场在日本经济复苏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对外贸易一直在其经济周期的复苏中发挥了拉动作用。 2 0 0 2年以来 ,日本经济复苏呈外需主导型 ,出口增加则是这次复苏的牵引车。在出口地区结构中 ,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长最快、贡献度最大 ,在日本被称为“中国特需”现象。进入 2 1世纪以来 ,在美国对日本经济仍保持重要影响的同时 ,中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已经连续保持两年多稳定增长,表现出明显复苏态势。此轮经济增长通过外部需求强力拉动到已经出现自律性复苏迹象。然而,日本能否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一方面必须摆脱二战后经济增长依赖美国拉动经济的的体制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受制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日本国内的社会结构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锋 《新财经》2010,(10):25-25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时,恐怕没有人能想象到中国经济能以这样惊人的速度和路径复苏,其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2010年中国GDP总量按照官方数据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时的中国经济已经是庞然大物,然而中国经济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经济转型的进程将成为未来二十年中国冲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巨大引擎。  相似文献   

19.
1984年是日本经济摆脱了旷日持久的危机之后,经历了复苏,走上持续高涨的一年。日本多数专家和脑库认为1984年度的经济增长率大体在5~5.5%之间。它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外需主导性。日本经济的这次周期性复苏和高涨与美国不同,是出口先行的外需主导型的。美国经济回升是从汽车、住宅等消费需求的扩大开始,进而引起设备投资的新高涨,是内需主导型。美国经济的回升带动了进口的扩大,为日本扩大出口创造了前提。日本  相似文献   

20.
继美国、西欧相继出现经济衰退后,日本经济也于1991年进入衰退,这是战后日本的第11轮衰退,其程度之深是战后少见的。现在日本经济仍未摆脱衰退阴影,依然复苏乏力,继续停滞。经济学家称之为“泡沫经济后遗症。”现在日本经济面临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