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中国外资》2009,(2):1-1
投资者报(分析员杨秀红)小非猛于虎。这几乎是市场各方人士在看到中登公司披露的股改“大小非”历年减持数据后,形成的共识。中登公司月报统计数据显示,自股改限售股解禁以来(截至2008年11月底),小非减持占比为44.38%,大非减持占比仅10.56%。  相似文献   

2.
费加航  唐松华 《深交所》2005,(11):21-24
有人把股权分置比喻成悬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股权分置的形成、积累和其涉及的复杂的利益关系.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创新性从“全流通”到“国有股减持”.再到“股权分置改革”,几多风雨,几多曲折.  相似文献   

3.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场根本性的制度变革。从2005年股改正式启动至今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006年是股改的关键年,一些经营绩效较差的上市公司也将在年内完成股改。有效地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对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们曾把两年的牛市归功于股改。两年后,股市一路狂跌不回头,人们又把股市下跌的导因扣在股改后遗症—“大小非”减持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天的股灾。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06,(8)
股权分置改革拉开了解决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性缺陷和深层次矛盾问题的序幕。与股权分置改革密切相关的“创新”也与时俱进、层出不穷。其中,股权激励也成为股改的一个“副产品”。股权激励是指公司将本公司发行的股票或者其他股权性权益授予公司高管人员,借以促进高管人员与公司利益的结合,进而改善公司治理并推动公司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也是现代公司制度对公司高管人员奖励和激励制度的结合形式。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方式,最早在1999年中国网络科技股赴美上市高潮迭起之际被引入我国证券市场,因为按照国际惯例,股票期权计划需要写进招股说…  相似文献   

6.
戴琪  曹悦 《中国外资》2008,(9):159-160
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 我国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着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市场先后有三个基本提法:“第一阶段叫“国有股减持”(1992~2002),包含的是国有股通过证券市场变现和国有资本退出的概念;第二阶段叫股份“全流通”(2003),包含了不可流通的股份的变现概念;第三阶段就是现在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概念,其本质是要把不可流通的股份变成可流通的股份,真正的实现同股同权。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小非”的基本状况是存量巨大,对于我国股市稳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目前对“规范大小非减持”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比较少,既然大小非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影响巨大,而且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舆论的压力以及监管的压力,那么这个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大小非”可以起到股市“调节阀”的作用,如果疏导得当,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合理减持,能够使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维持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利于股票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革年,伴随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证券市场进入了后股改时代。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本的养老保险基金正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本文分析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现状,预测了基金的收支缺口,探讨了划拨国有股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必要性、紧迫性及操作设想。  相似文献   

9.
王晶 《海南金融》2007,(2):13-15,38
为了解决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的沉疴,一场结构性改革于2005年春天启动.随着改革的进行,股权分置这一长期困扰我国股市的问题,将得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伴随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证券市场将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这一崭新时期的到来,无论对非流通股东还是流通股股东都具有划时期的意义.后股权分置时期是一个全流通的时期,股价同样成为大股东所关心的指标,因而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获利方式发生改变,其效用函数也随之改变,从而影响其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0.
唐峰 《金融纵横》2009,(3):26-29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股市面临着“大小非”解禁所带来的大量流通股在二级市场上集中减持的问题,必然会导致中国股市严重的供过于求。自上证指数从6124点大幅下跌以来,每一次“大小非”解禁都带来一波恐慌的抛售潮,“大小非”已经成为了始终悬于中国股民头上的一把利剑。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找到一个能够真正解决股市供过于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深交所》2005,(12):88-89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上一次重大的基础性制度变革,作为中小企业板一员的思源电气,也积极地投身到这场改革之中。参与这场股改工作的公司所有同仁谈起股改的经历,真是五味杂陈,既有股改工作时的辛苦,也有完成股改后的甘甜;既有投资者对工作的不理解,也有各个单位给予帮助的欣慰和感动。  相似文献   

12.
转持来袭     
《新理财》2009,(7):13-13
市场一直争论的国有股该“减持”还是“转持”的问题有了明确的政策。国务院近日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即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2005年启动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解决股权割裂问题的一次制度性变革。截至2006年12月31日,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各方对股改的预期正趋于稳定,股改的积极  相似文献   

14.
在“大小非”减持日益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研究限售股东持股成本及减持收益,对于揭示股改后市场运行风险、完善解禁股份上市流通监管等都具有特别现实的、深远的意义。报告从深市主板、中小企业板随机抽取32家样本公司进行分析,发现限售股东持股成本普遍很低,样本公司限售股东持股初始成本平均为1.79元每股,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一股独大”一直被视为中国证券市场诸多问题的根源,但由于对国有股权的功能和作用缺乏清晰的了解,管理层于2001年启动的国有股减持计划遭遇了挫折。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及其股票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而言,最为短缺的资源依然是制度资源,包括市场秩序、法治建设以及政府管制制度等。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更应该重视制度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09年股市限售股“大小限”解禁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场上的限售股分为股改限售股(“大小非”)、首发和增发限售股(“大小限”)以及股改对价和股权激励股份三类,其中第三类规模小,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大小非”随着时间的推移,总量越来越少,最终将得到完全解决。但“大小限”是企业在全流通条件下发行股票时形成的,数量多、股东持股成本低,上市带来的冲击超过“大小非”。2009年6893亿股限售股解禁规模中“大小限”4656.58亿股,占比67.56%。本文侧重于对2009年“大小限”问题进行探析,并从股票发行机制等角度初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2005年启动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解决股权割裂问题的一次制度性变革。截至2006年12月31日,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各方对股改的预期正趋于稳定,股改的积极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始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5月9日清华同方等四家上市公司率先成为首批试点,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序幕;经过两批试点后,9月12日开始全面推进。截至2007年8月31日,A股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已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据统计,已有1161家公司完成股改,占应股改公司数量的90%,完成股改公司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已达到96%。股权分置是中国股票市场特有的现象之一,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其影响力和作用力日益显现。特别是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以及2002年6月停止减持国有股,股权分置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股市,不时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甚至影响到股票市场主要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政策事件,无疑会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股票市场对股改如何反应,以及反应的类型和程度,无论对于市场监管者,还是对于市场参与者,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事件研究是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的研究方法,依照有效市场的假设,在任何事件发生的瞬间,市场可以立即消化事件信息并将这种变...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博览》2006,(7):12-12
香港知名财经媒体《信报》曾刊发《股权分置改革内地股市转折点》一文.指出.股权分置改革是内地建立证券市场以来最重大的制度创新.是内地资本市场的一次革命。该报援引多位证券界和理论界人士的观点.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是”内地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为解决自身基本制度缺陷做出的第一次尝试……将成为中国证券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该报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入,广大投资者会认识到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彻底埋葬“圈钱”的发行制度,可以不再在制度上制造新的“大小非”,并且为“大小非”的流通创设了制度通道。以目前的制度空间看,可以将并购重组作为“大非”流通的主要渠道,将大宗交易作为“小非”流通的优选渠道,从而避免对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为此,应为“大非”通过并购的程序进行减持提供直通车道。同时,还应该设计“激励机制”鼓励“大非”通过并购的方式进行减持。对于“小非”的减持,证监会应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制度和交易细则。借鉴海外的成熟经验,在大宗交易完成后,交易所可以要求签订股份锁定协议;同时,对于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在手续费和税收方面也应给予减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