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行卡作为便利、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青睐。银行卡已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消费最频繁使用的支付工具。伴随着银行卡产业的高速发展,各类银行卡风险也逐渐凸显。因而,研究银行卡风险及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银行卡作为便利、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越来越受到众多社会公众的青睐。银行卡正以其携带方便、结算快捷等优势,迅速成为广大群众普遍使用的消费支付工具,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与经验的不足,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银行卡风险的不断显现,银行卡风险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银行卡作为便利、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青睐,迅速成为广大群众普遍使用的消费支付工具,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与经验的不足,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银行卡风险的不断显现,银行卡风险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我国银行卡风险的种类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银行卡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蒿红涛 《时代金融》2015,(8):165+168
当前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随之银行卡的交易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长,银行卡作为是便利快捷额电子支付工具,已经受到愈来愈多的社会公众青睐。银行卡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公众消费使用最为频繁的支付工具,但与此同时银行卡的各类风险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基于此本文则主要就当前银行卡的风险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能够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支付结算工具宣传,提高结算工具社会认知度。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支付结算工具和结算知识的宣传,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增加社会公众对支付结算工具的了解,对各种结算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引导社会公众熟悉和使用支付结算工具,让更多的人掌握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知识和技能.使支付结算工具和方式逐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9年末,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约为20.7亿张,在2009年全国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支付业务中,银行卡业务达197亿笔,金额16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30.5%.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同比提高7.8%.由于银行卡具有携带方便、结算快捷等优势,已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然而随着银行卡成为大众化支付工具的同时,银行卡风险案件也日益增多,对于银行卡风险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制约了银行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持卡人、发卡机构、管理机构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银行卡风险防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银行卡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便捷的新型支付工具,因其具有提高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即期消费需求等优势,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青睐。在西方国家,银行卡覆盖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成为社会大众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为人们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相似文献   

8.
赵秀军 《新金融》2003,(10):34-36
安全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银行卡以其安全、快捷、方便支付的特性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支付工具.但随着银行卡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卡在使用渠道、银行内部应用系统、个人信用等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为了使银行卡业务有一个健康的发展必须分析存在哪些风险做作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能开创银行卡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银行卡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产物,是集存款、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支付工具。与其他支付手段相比,银行卡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等优势。并且,银行卡支付方式的推广,也有利于改变当前以现金结算方式为主的支付环境,从而减少反洗钱工作开展的难度。但是我们在看到银行卡业务发展优势的同时,更应关注银行卡在洗钱方面存在的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堵塞洗钱漏洞。  相似文献   

10.
银行卡作为一种支付工具,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其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可查询交易记录等特点,以及集消费、信贷、支付结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优越性,既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求,也有助于减少现钞交易,有效抑制非法交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欢迎。为便利银行卡“走进来”和“走出去”,多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始终强调政策为先,在为银行卡跨境使用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的同时,加强了对银行卡境外使用的监管,使我国银行卡市场发展健康而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1.
银行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支付工具,因快捷、安全、方便、应用领域广泛等优点而深受社会公众的青睐。随着金融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其潜在的功能和应用价值更是难以估量。近期,我们对湖北省襄樊市(以下简称我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状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银行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货币电子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支付工具,而银行卡作为电子支付的载体,必须有所突破。同时,随着银行卡应用越来越广泛,银行卡的欺诈风险逐年上升,这给银行、商户和持卡人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在一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对支付便捷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支付方式日益呈现出便捷化、全天候、高效率的特征,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蓬勃发展,而在支付过程中摒弃了实体银行卡片的无卡支付成为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国内无卡支付业务现状及国外无卡支付业务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外无卡支付业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无卡支付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对支付便捷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支付方式日益呈现出便捷化、全天候、高效率的特征,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蓬勃发展,而在支付过程中摒弃了实体银行卡片的无卡支付成为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国外无卡支付业务的最新发展及国内无卡支付业务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外无卡支付业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无卡支付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用卡套现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作为现代电子支付工具,因其携带方便、使用快捷高效,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金融货币工具.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卡业务风险也日益呈现.尤其是利用信用卡套现风险值得关注.所谓信用卡套现,就是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通过与个别特约商户勾结或虚构的POS机以刷卡消费名义骗取银行资金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银行卡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卡作为便利、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青睐。截至2007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为15亿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14.1亿张,信用卡发卡量为9026万张。2007年,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银联卡境外受理网络也迅速扩张,截至2008年6月,境外受理银联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45个,境外商户15万户,  相似文献   

17.
银行卡业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银行卡市场发展迅速,方便、快捷的银行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金融支付工具。但是,利用银行卡盗取银行资金和客户资金的犯罪案件也越来越多,作案手段之隐蔽和高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为银行卡业务的运营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要分析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济南金融》2006,(5):F0003-F0003
推广应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近年来,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认真贯彻总行工作部署,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山东辖区发卡量大幅增加,社会公众的用卡意识进一步提高,银行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为全面做好银行卡工作,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第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召开山东银行卡产业发展座谈会,全面推进山东省银行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疆金融》2011,(7):135-138
<正>伴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银行卡已成为我国居民普遍使用的支付工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约为23.6亿张,同比增长了16.9%,银行卡消费额增长率持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银行卡渗透率继续快速增加,达到35.1%,在银行卡快速发展的同时,银行卡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新疆塔城地区银行卡发展现状为例,试图对目前金融消费者在银行卡消费中面临的风险环境及对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银行卡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和小额消费信贷工具,成为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促进消费产生了积极作用。本文首先理论分析了银行卡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与银行卡支付、信用卡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参考主流消费行为理论假设,探索建立了包含银行卡支付方式、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消费者预期等因素在内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模型,并通过对近十年城镇居民样本数据进行模型估计,量化研究了银行卡作为支付工具和消费信贷工具,对居民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