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第三大富豪的原华晨集团董事长仰融,去年五月突然出走美国,自称受到“迫害”。这一事件曾引起轩然大波。事隔八个月之后,该事件内幕依然扑朔迷离。仰融究竟为什么出走呢?——   仰融事件的来龙去脉   仰融原是中国“华晨集团”的董事长,2001年度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排名第三的富豪。2002年6月,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CBA)宣布,依照主要股东...……  相似文献   

2.
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第三大富豪的原华晨集团董事长仰融,去年五月突然出走美国,自称受到“迫害”。这一事件曾引起轩然大波。事隔八个月之后,该事件内幕依然扑朔迷离。仰融究竟为什么出走呢?—— 仰融事件的来龙去脉 仰融原是中国“华晨集团”的董事长,2001年度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排名第三的富豪。2002年6月,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CBA)宣布,依照主要股东...  相似文献   

3.
回首2002,中国汽车界最轰动,同时又最扑朔迷离的新闻是什么?是仰融事件!曾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第三大富豪的仰融,去年5月突然出走美国,自称受到“迫害”,在中国乃至全球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在关于这一事件的八个月以来近百万字的海内外公开报道中,九成以上是以仰融方面为消息来源的。从新闻传播的专业角度看,公众舆论事实上始终被仰融一方所左右、引导。事件的另一方,这一事件的其他人物始终保持缄默。在经过数月的关注、采访之后,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一事件的有关人员。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在此将我们所了解的“另一面”公之于众,以帮助公众了解、判断事件的全貌。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深圳天价医药费事件紧随其后,人们对公立医院存在问题的反映层出不穷,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讨论络绎不绝。而曾一度掀起“郎顾之争”热浪的郎成平教授则以“看病先看钱”的评论直指市场化导致中国医改正面临严峻考验的现状,即正是有了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才有了医生看病开药惟“铜板”是瞻的不义之举,笔者根据事实,认为市场化改革确实加剧了医疗体制的混乱。  相似文献   

5.
《科学时报》11月25日报道:在近日举行的广州市白云区首届科技创意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就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发表个人观点。就当前政府出台将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以刺激生产、拉动消费的政策,郎成平指出,修路架桥可以在当年拉动经济和就业、增加GDP,  相似文献   

6.
阿炳 《民营视界》2004,(9):14-14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最近指出:每个企业都逃脱不了上帝的诅咒,中国民企只要是想“做大做强”就一定会失败。郎成平一席话,使企业界一片哗然。对此,娃哈哈老总宗庆后持保留态度说:“在这个观点上郎教授辩不过我,尽管你是教授。”  相似文献   

7.
正是对科龙、襄轴、扬州亚星等四家国有企业的成功收购,让顾雏军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资本运作高手之一。但近日,被称为“郎监管”的香港著名教授郎成平,对格林柯尔近年来的一系列购并行动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收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以下是郎成平认为顾雏军席卷国家财富的“七板斧”。  相似文献   

8.
按语: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郎成平先生对国企改革的质疑,引起了很多经济专家的关注,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相关内容,我们以《专家对话郎咸平》为题,刊发了吴敬琏等部分专家在相关媒体发表的言论及郎咸平的主要观点.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编辑部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体经济》2004,(6):39-42
最近,由郎咸平教授引发的有关产权改革的争论不仅受到经济学界、企业界的关注,更引发全社会各界人士的讨论。《社会科学报》收到了程恩富、丁冰、王志伟、左大培等10位经济学教授就郎成平教授质疑流行产权理论和侵吞国有资产问题发表的学术声明,他们对郎成平观点的基本精神表示深刻理解和赞同,并予以支持。现将声明刊登如下:要分清两种改革开放观,即分清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下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观与新自由主义的改革开放观及其“华盛顿共识”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会加速企业的败亡,并进而影响到我国的金融稳定。”素有中国股市“郎监管”之称的朗成平再次语出惊人。  相似文献   

11.
郎咸平把自己的“产业链理论”概括为“六加一理论”,他把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链分为七个部分,然后从高到低进行排列,认为最高端的“链条”或者环节是设计;第二是原料采购;第三是仓储运输,第四个环节是订单处理;第五是批发经营,第六是终端零售,而生产成了最低端的环节。郎咸平列举了著名的“芭比娃娃”事例,来说明产业链的分工现状,中国卖给美国的芭比娃娃只有一美元的价格,但是美国商人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却有十美元,这中间的差价被美国的各个产业链的商业组织赚去了。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27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素有“郎旋风”之称的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先生来渝参加了“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论坛。此次论坛由重庆市政府主办,市侨联、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外经贸委、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市华商会联合承办,是本届渝洽会五大论坛的精彩节目之一。作为重庆华商会顾问,郎咸平非常关注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的发展。在论坛上,郎咸平结合最新市场环境,通过对企业个案分析,讲解了自己对企业经营的研究心得,并与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长安集团总裁尹家绪等一道探讨了国企改革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要三大富豪的原华晨集团董事长仰融,去年五月突然出走美国,自称受到“迫害”。事隔八个月之后,该事件内幕依然扑朔迷离,经数月多方采访,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日益成为企业第三方利润源泉,一种独立于生产和销售企业的专业组织形式已经形成,这就是第三方物流。本文从辽宁省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沪港经济》2008,(10):9-9
近日,郎成平宣称中国远非制造业大国,而是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他认为中国每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同时也替美国创造出9美元的产值。这9美元的差价,是美国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的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在这个“6+1”的产业链中,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真正拿到大头的是美国。  相似文献   

16.
辽家 《辽宁经济》2009,(5):71-71
2月25日,辽宁省家具协会理事长祖树武先生与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东南亚及大中华区处长陈席镇先生在沈阳喜来登国际酒店签定的“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第十四届硬木板材展销会”协议,展销会将于2009年6月10日至11日在沈阳举办。至此,经过一年多时间洽谈,“美国阔叶木板材展销会”最终落户沈阳。  相似文献   

17.
一直来,郎成平教授都是笔者比较敬重的几个经济学家之一(好像丁学良教授也把郎教授列入了他所谓的“中国五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之一),因为他独特的观点,更因为他有些“另类”的“话语”方式。但是这种敬重中的“距离”始终是非常明显的,一如他在繁华的香港,而笔者却在大陆一个相对偏远的大学,因此无论郎教授说什么,怎么说,笔者都好像是一个站在路边的行人,看着郎教授驾着奔驰悍马,扬起一路尘土飞速而去,笔者所能做的事情,大不了也就是感受一下郎教授扬起的尘土,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18.
在“郎顾公案”大讨论中,郎成平及其支持者认为一些企业家利用合法渠道或灰色渠道转移了国有资产,另一些学者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不要与企业家为敌,要善待企业家。笔者认为,真正的企业家是中国最稀缺的资源,全  相似文献   

19.
郎咸平 《新财经》2009,(2):26-28
2008年初春,郎成平教授在北京世纪管理名家大讲堂讲课,用他的“二元经济”观点和“6+1”产业格局区分,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久后即被应验。2008年底,郎教授再次来北京讲课,又抛出一个新观点: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工商链条”时代  相似文献   

20.
没有一个人问到这个问题:辽宁省检察院于2008年10月18日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对仰融发出的批准逮捕令和通缉令是否已经撤销?如果没有撤销,那就意味着仰融一旦回国,任何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都有权将其抓获归案,移交给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