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商》2016,(5):257-258
当前,我国民事执行机构面临着"执行乱"和"执行难"的双重问题。"执行乱"的问题更多关乎行政机构权力分配和体制,如果能够在法律中明确法院内部各人员的地位,并设置合理的相互制约,"执行乱"的问题是可以在民诉制度和组织方式的层面上解决的。"执行难"则更多的涉及当事人的社会权益而非程序权益,是执行机构整体所具备的执行权限同当事人所拥有的社会权利之间的博弈。现实生活中,民事执行难的问题多数情况下是社会问题而不仅是法律问题。当执行中遇到社会稳定问题与法律问题之间的冲突时,若法律无法给出明确的解答,就会产生无法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当前法院执行工作中,以终结执行结案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司法判决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大量"法律白条"现象,造成了极坏的社会负面效应,司法公信力呈现出不断下降和缺失的局面。通过对某地区基层法院及法庭的实践调研,深刻分析了此类终结执行案件的现状,探究了其深层次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正道,以提升法院执行工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工商行政管理》2010,(22):15-15
中国十城市中级法院工作协作会10月13日在重庆举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十城市中级法院正式缔结协议共建司法执行联动机制。为破解法院执行领域的"异地执行难"和"执行乱"等民众反映强烈问题,今后该十座城市中级法院将形成"执行合力",相互配合协助异地法院执行案件的财产调查、查封等等。  相似文献   

4.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司法理论与实践的一大难题,从法律层面和社会层面看,"执行难"的内涵外延是有所不同的。"执行难"高发易发、表现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人难找、财物难寻、财物难以处置以及地方保护存在等。造成"执行难"的深层原因主要是法律制度不科学、执行力量不健全、守法观念不够强以及信用体系不完备。克服"执行难"要综合施策、治标治本,应考虑从完善相关立法、做强执行力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注重现代科技手段在执行中的应用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赵刚 《消费导刊》2014,(11):230-230
近年来,随着被执行人可采用的规避执行手段的日趋隐蔽化、多元化,其利用现行法律存在的漏洞而采取不正当方式规避法院执行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法院执行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结合我国法院执行工作的实践,主要从主客观两大要件对以去除特定身份方式规避法院执行的认定进行判定,以期能够对解决规避法院执行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蓝浩溥  谭英俊 《商》2015,(3):61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是当前公共政策领域的重要问题。需要从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完善执行体制、强化执行监督、落实执行责任、加强执行伦理等方面努力推进来破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汪海涛 《中国市场》2014,(39):182-183
执行和解中的担保虽在实践中大量运用,但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缺位,使得它在具体实践上面临对其性质不明确、与执行担保混淆以及若不履行后的如何救济等方面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涉"病态企业"执行案件进行研究,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对执行不能转破产的实现路径进行思考,以期探索出一条执行与破产"双赢"道路。  相似文献   

9.
现实的政策实践表明,政策能否有效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明晰、稳定。公共政策执行效力主要受公共政策本身、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执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保证政策执行主体不出现违规失范行为,保证行政效力的有效发挥,应将正式制度的建设与意识形态资本的投入结合起来,加以法律和规章的制约以及完善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0.
现实的政策实践表明,政策能否有效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明晰、稳定。公共政策执行效力主要受公共政策本身、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执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保证政策执行主体不出现违规失范行为,保证行政效力的有效发挥,应将正式制度的建设与意识形态资本的投入结合起来,加以法律和规章的制约以及完善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1.
郭丹华  武蕾 《北方经贸》2009,(8):99-100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可以控制性、成因的综合性等特性。控制风险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整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人力资源;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正确运用审计方法,改进审计技术和手段;实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全程控制,建立健全法律环境;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会计准则执行所需资源、会计准则执行人员、会计准则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依赖的机构和人员以及会计准则执行所处环境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建议以促进会计准则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3.
张海龙 《消费导刊》2009,(14):149-149
由于我国执行环境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执行难问题日益成为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突出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执行难问题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司法权的有效行使,破坏了法律的尊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就执行难的现状、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思考和探析,并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民事执行工作,使我国的民事执行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执行约束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政策执行过程约束机制建设,可促使政策执行者进行自我约束以及接受来自法制、群众和舆论为主体的外部约束,使政府在合法合理的空间内通过合理执行政策,有效实现管理社会性的各项功能,更主动地为公众服务。应从提高执行偏离者的心理成本,提高其被处罚的支出成本,提高其被发现的概率及降低为完成特定活动而支出的平均费用等途经来实现。要坚持法律的主导作用,执行公开、公正原则,使政策执行有效约束机制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陈康 《北方经贸》2020,(1):67-69
我国涉金融案件执行的数量、标的额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环境复杂、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可避免的需要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政治责任。在当前执行难的大环境之下,金融执行案件由于本身标的额大、案件执行种类多,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由于金融执行案件,涉及的利益众多,关系复杂,执行工作没有做好,很容易引发许多次生问题。现从当前涉金融案件的执行现状出发,剖析了涉金融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并从社会层面、法律及法院层面、金融机构层面、这三个主要层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破解涉金融案件执行难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农民基于生产生活的必要且不能再生的生产生活资料,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因此只能执行被执行人及共同债务人应得的份额,并且要保留其生活必须费用,其中包括养老保险等必须费用,而对于其他家庭成员应得的份额不能执行,其理由是,农村因集体土地被征用而分配土地补偿款时是按人均分配的,其分配是基于一定的人身关系,在不能认定其他家庭成员为共同债务人时就不能对其应得份额进行执行。本文对于农村征地补偿款执行案件的有关问题,在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指导法院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7.
何龙 《商》2013,(20):263-264,253
执行程序作为法院程序之终结程序与当事人权益实现最为密切,很多既定法律文书的实现最终取决于执行程序的执行效果。而执行和解制度作为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权益实现的一种手段也是法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纵观现行法院执行实践,“执行难”是执行中一老大难的问题。这在被执行人元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体现的更为明显。执行和解制度的产生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较之法律文书产生时被执行人经济履行能力已严重恶化。其二,法律不外乎人情,即意思自治原则在法律上的承认。其三,法律文书所确认的申请执行人权益的最快实现和现况下的曩大保障。为了确保执行和解制度设计初衷能最大的发挥出效果,本文针对执行和解制度实施过程出现的相关问题从执行和解制度的定义、特点、法理基础、应对之策等方面作了一些基本尝试,希望能为执行和解制度的更好实施带来一些益处。  相似文献   

18.
叶伟为 《中国市场》2008,(35):23-23
执行和解是指在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对如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进行自愿自主协商并达成合意的行为。执行和解的内容一般包括变更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等,其实质在于经由当事人合意,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以和解协议的履行替代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从而创设了一种使人民法院免于依职权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措施即可实现执行终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实行企业新会计准则以来初见成效,然而由于会计准则与其执行环境不协调,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以及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历史原因而导致的产权模糊,公司外部治理缺乏监管,公司内部人员管理制度欠缺从而无法实现内部制约,监事会等成员缺乏相关专业能力从而难以对公司进行监管等多方面的问题。具体从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人力资源四方面分析了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的市场信誉机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与继续教育是监督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升执行效果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推动"执转破"工作,需要全面反思我国当前相关立法规范中的程序启动与衔接规则,为此,有必要回溯至执行转破产的理论渊源,反思执转破的启动模式,完善程序衔接的具体规则。基于不完全契约、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等理论分析,破产制度的债权人本位的核心理念决定了"执转破"启动应坚持当事人主义的原则;"执转破"程序彰显了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在不违背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之上,针对特定类型的执行案件,在当事人自治失灵时应当例外适用"执转破"职权主义启动模式。为实现破产程序对执行成果的充分吸收,需要区分控制性与处分性的执行双阶段,针对执行财产查控措施应设置更加灵活的中止与解除规则,并对有利于增进破产财产的执行费用予以保障,扩大现行法律规范中"执转破"的主体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