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上的事业     
“稀罕稀罕真稀罕,咱们总算开了眼,过去只见天上飞,如今飞机停门前。”这是今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一带流行的一句顺口溜。你也许想不到,购买这架飞机的是一个曾在北京打过工的农家女。她叫王伟,是全国第一个购买飞机的农家女,其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山里妹子闯北京,“闯”来  相似文献   

2.
陈一栴 《广告大观》2004,(10):39-41
当今中国的市场,品牌之战愈演愈烈,竞争已越来越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体竞争,而是一个整合的竞争。不但在电视上、报纸上、路边广告牌有人与你争,商场里更是比比皆是。只要是有消费者的地方,你一定也会看到你的竞争对手。货架上的同类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司空见惯,常常“随手就拿”。在这种充满“随机性”与“不确定性”的激烈  相似文献   

3.
“移动彩票”一直被列为敏感话题而尘封。但在深圳等试点城市,移动运营商成功地突破了各种制约。“移动彩票”的出笼会成为移动运营商探索新业务模式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路遥 《市场周刊》2004,(4):76-77
在目前的中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95%以上的企业只有产品没有品牌,如果我们仍旧为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厂”而津津乐道,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完成从“做产品”到“做品牌”的转变,那么,我们将有可能成为“肢体国家”而不是“头脑国家”。  相似文献   

5.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如何做好品牌工作?日前上海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组织召开了“上海外贸企业出口品牌建设研讨会”。来自国企、民企、政府机关等单位的代表就所关心的“品牌——企业核心价值开发”这一主题,聆听了有关专家的演讲,探讨了品牌培育、品牌推广、品牌延伸、品牌管理与品牌维护等相关问题,对推动品牌战略的实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疏外亲,家懒外勤”是企业在打造整体品牌时常犯的错误,很多企业在塑造企业和产品在外界的形象时不遗余力,但很少顾及企业在自己员工心中的形象;在维护客户关系上甚至不惜血本,而在维护与员工的关系上则是以“能省就省”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范震 《糖烟酒周刊》2007,(19):34-34
随着茅台、五粮液“一骑绝尘”,剑南春与前者之间被不断拉大的价格空间让整个白酒业界充满了想象。在风平浪静的市场表面下,各区域品牌正不断酝酿着潜在的“跳高”冲动。在这个潜在的“冲高”运动之中,区域品牌成为一股特殊的力量,它们不断地尝试着挑战新的价格“高度”。那么,它们的机会在哪儿?它们“冲高”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对高档白酒市场的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品牌服务员——全新的服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仞 《饭店世界》2001,(4):28-28
服务员也有“追星族”,一位常在全国各地跑的商务客坦率地说,自己对球星、影星并不迷恋,但一旦出门在外,就热衷于结识值得信赖的“好”的宾馆服务员。他的话不无道理,现在差旅到外,各家宾馆各有特色,宾客参差不齐,房价五花八门,客人要想感觉良好,还非得“认准”当地几个品牌服务员不可。“追”到一个低星级宾馆的品牌服务员,胜似住进高星级宾馆“风光一回”,心里感到物有所值。  相似文献   

9.
要“造船”,也可以“买船”“租船” 施纪鸿:一家企业就好比是一支联合舰队,可以是自己造的“船”,也可以是买来的“船”,还可以是租来的“船”。“造船”指的是做企业自主品牌;“买船”则是收购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租船”指的是买断一些国际品牌的特许经营权,“三船”并驾齐驱。如此一来,我们在做自己品牌的同时,也是国际品牌拥有者,整个品牌份额就不容易波动。  相似文献   

10.
王洪 《中国品牌》2010,(12):82-83
一个缺口的“苹果”正在风靡全球,一个叫“果粉”的新名词应运而生,这支队伍可以不顾一切地去蹲守、去排长队。在世界各地,“果粉”们哪怕是比别人早几个小时拥有一部“iPhone4”也会激动不已,这就是“苹果现象”。有的评论说,成为优秀的科技企业,似乎并非苹果的理想,苹果要传达的信息是:如果没有我们,世界将变得平庸无奇。  相似文献   

11.
购物王不差钱 中国暴发户再次蝉联“法国购物王”的称号,根据环球退税公司最近公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6.5亿欧元(约合61.3亿元人民币),一时间,舆论哗然,从坊间的街头巷议,到主流的媒体评论,有褒有贬,有赞有弹。羡慕嫉妒l恨,咬牙切齿骂,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2.
孙雷 《广告大观》2006,(2S):52-55
“存在即合理”,如果把这句被理论界持长久争议态度的话用在当前的奢侈品品牌消费上,就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从国际范围的奢侈品消费,到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奢侈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标志。奢侈品品牌塑造及其独特的传播规律,也自然成为营销界关注的热点。本专辑试图提供第三方的专业平台,旨在为众多的传播代理机构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参考:从“奢侈品牌的奢侈本质”、“不要小看奢华的竞争力”、“奢侈品牌运作潜规则”、“制造渴望的奢侈品牌传播”、“中国消费者的奢华消费与营销哲学”、“奢侈——中国酒的新蓝海”等系列文章中,你可以看到,有关“奢侈品品牌消费”的概念正悄悄来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导刊》2005,(12):F002-F002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是集“油、化、塑、洗”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曾有数十亿元价值的品牌,沦落到如今负债近三十亿元、靠“卖身”求生,而且,在“卖身”的过程中,“干儿子”张海把他弄得干疮百孔接近“中风”后,想踢给他人;后又有“孝子”出来收拾残局;到如今,健力宝已是真正瘫痪,甚是悲哀。“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健力宝何以不断缩水?中风病症谁来整治?受阻的血液,谁来疏通激活?  相似文献   

15.
朱倩 《市场周刊》2020,(17):0147-0147
中国东盟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新高地地图上,“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品牌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全世界的千家万户,其作用日益突出.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你都可以随处看到国际品牌的影子,“IBM”、“可口可乐”、“麦当劳”、“柯达”、“耐克”、“摩托罗拉”。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4,(42):20-21
安徽烟草的品牌整合有一个特色——“品牌共有”。目前,香梅、红三环、光明等几个品牌在省内都有多个厂家在生产。“品牌共有”在安徽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对于安徽品牌整合来说其实际效果又究竟如何?请关注本期“甲申开谈”。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中国品牌的文化自信”。这个题目我讲过很多次,但这次的内容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今天,我主要从品牌的文化自信这一视角去谈品牌的“取势”和“明道”。“取势”和“明道”,本来是取自传统文化的概念,放在商业语境中,“取势”就是指如何和大势相合,怎样能够在大势之下进行改善;“明道”就是如何从商业本质中找到一些“道”,即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9.
蒋云峰 《中国广告》2004,(9):116-118
一枝独放不是春:功能饮料群雄并起,激活整体市场迅速增长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而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深得人心。2004年,激活、脉动、尖叫、他她水等众多实力饮料企业的品牌加入这一领域.迅速加大的品牌传播力度也进一步培育了功能饮料的消费意识.广泛传播了功能饮料对消费者的利益点.共同做大了市场。  相似文献   

20.
《糖烟酒周刊》2005,(28):B034-B034
翻开泸州老窖的企业形象手册,扉页上有一段不同于其它白酒企业的经营理念:“共生”,这意味着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在中国灿烂名酒文化熏陶中,与全人类共享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他们依存环境,恪守着先人“以德酿酒”的祖训,同时更关注社会,立志向世人奉献真正的美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