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相互矛盾性导致了单一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难以解决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我国长期以来以稳定物价为主要最终目标,把货币供应量M2为中间目标,以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已经难以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但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矛盾.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嗜待转变,失业问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涵盖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一直是货币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过去的经典文献或者理论中,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保证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是一直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但其中并不包括金融稳定。08年的危机将联储推到了风口浪尖,长期的宽松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积累了过多的风险,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渠道是如何传导的。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和欧元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 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经过了多次变更.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均衡增长.50至60年代,由于当时失业率偏高,故将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改为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有四个,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作者对四大目标逐步展开分析,目的是要说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各个目标究竟要达到何种要求。首先分析的是稳定物价。这一节从稳定物价的定义出发,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说明货币与价格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再进一步联系当前实际,说明货币政策可以在绝大程度上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货币政策具有配合当前价格改革的物质技术条件,是价格改革的天然盟友,有义务为价格改革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其次分析的是充分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并获得国际收支平衡感。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都会有所调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将目标定位在物价就稳定上。自2013来,中国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同比增长为5.2%。可见,房价对物价的冲击是非常大的,需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本论文着重从货币政策视角针对物价稳定与房价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应当如何选择。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单目标、双目标、多目标的争论。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通过以后,多数学者已经接受了将币值稳定固定为单一目标或双重目标、首要目标的观点,但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自20世纪90  相似文献   

7.
谈谈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沈炳熙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常指联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中间经济变量。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只有通过中介目标才能最后作用于最终目标,因此,中介目标在实施货币政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不选好适当的中介目标,就很...  相似文献   

8.
孙慧 《新金融》1995,(7):18-19
西方国家根据商品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四项内容: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长期以来,对于我国实行怎样的货币政策目标,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曾经有“单一目标论”、“多重目标论”,甚至“通货膨胀论”之争。货币政策目标不明确,其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会出现盲目甚至失误。  相似文献   

9.
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崎 《济南金融》2006,(5):24-26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政策透明度有利于维持稳定物价的单一政策目标实现,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感和可信度、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和公众形成合理预期,提高市场潜在的效率。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努力加强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建设,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法定目标是货币政策的正当性基础,在法律意义上是货币政策决策、执行的目的要件。各国货币政策的早期法制基本上采取多重目标的模式,但是由于诸法定目标彼此冲突,以致实践中货币政策遵循动态单一目标。20世纪90年代通胀定标制兴起,各国货币政策法制转向单一法定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几经转变,从不规范、不明确走向法定、清晰,但是三重目标的法律表述仍然存在问题。我国应当引入通货膨胀定标制,明确"物价稳定"为货币政策的单一法定目标,授权国务院对物价稳定目标予以量化,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问题刘崇明一、选择货币政策目标的一般原则(一)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需要,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来讲,中央银行基本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但具体到一个国家,则要根据该国的...  相似文献   

12.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政策透明度有利于维持稳定物价的单一政策目标实现,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感和可信度、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和公众形成合理预期,提高市场潜在的效率.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努力加强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建设,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丹儿 《中国外汇》2006,(12):14-15
近年来,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已经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而影响人民币的币值稳定。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由1994年“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的双重目标改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但12年一轮回之后,当我们重新审视开放国度下尤其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在经济垒球化的背景下,单一目标是不可行的,无论哪一国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都不能不顾及“经济增长、货币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重目标。在开放经济体中,四重目标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是金融宏观调控的辩证统一体。作为金融宏观调控主要手段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必须兼顾这四大目标,中国亦然。  相似文献   

14.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的原因 1、政策时滞的存在.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以后,货币当局必须利用政策工具的操作去实现这一目标.但是经济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认识到从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往往存在一个相当过程的时滞,因此为了更好的监测和控制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必须借助于一些能够较为迅速地反映实际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指标来观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状况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正> 1988年3月27日至4月9日,我参加人民银行总行与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联合召开的货币政策及金融市场研讨会,期间,对泰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概况简介如下: 一、货币政策 泰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在这一目标下,近年来他们不断调整政策,扬长避短,顺利地克服了世界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困难,1987年经济增长率为5.6%,远高个世界经济2.8%的增长幅度;外汇储蓄5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4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2.2%,物价  相似文献   

16.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性质判断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称货币政策中期目标、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变量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应用,中央银行能够更好地测知货币政策的效力,判断货币政策目标可能达到的程度,从而确保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性质判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称货币政策中期目标、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变量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应用,中央银行能够更好地测知货币政策的效力,判断货币政策目标可能达到的程度,从而确保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顺利  相似文献   

18.
一、货币流动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货币政策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大小以及影响效力。如果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影响,也就是改变相对价格水平,从而影响总需求总供给的均衡状况,那么就认为货币政策是非中性的;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选择标准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联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中间金融变量,是能够为货币政策当局提供反应短期经济变化和金融趋势的数量化金融指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确定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各国中央银行都很重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矛盾,一国货币政策很难同时达到多个目标.因此,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始终是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中争议最多的问题.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在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选择,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