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基于2011—2018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而且具有积极的动态化正向连续性特征.在直接效应的结果上,本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呈现正向影响,而周边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呈现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能够缓解周边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在间接效应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在数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的中介效应,本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大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间接效应,周边地区数字金融发展直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间接效应,周边地区数字金融发展直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小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10-2020年270个地级市数据,研究土地资源配置对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配置降低了东部地区城投债发行利差,提升了中西部地区城投债发行利差;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土地资源配置降低城投债发行利差的效果更加明显;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土地资源配置影响城投债利差的机制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弱化效应,中西部地区的强化效应;将城投债分为具有第三方担保与无担保城投债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资源配置仅对无担保城投债发行利差有影响,对具有第三方担保城投债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使用长江经济带2011-2018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由空间溢出效应可知,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数字普惠金融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相互作用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中介效应可知,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中介效应,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大于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所产生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采用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一是数字经济能够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区域创新水平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二是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各产业部门在获得优化升级的红利后,逐渐增加对数字经济的需求,这种正向反馈和相互作用循环不断,最终使其具有边际效用递增的特点;三是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于东部和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作用更大。研究结果对地方政府制定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玉洁 《中国外资》2022,(24):33-35
<正>随着城投债的雪球越滚越大,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如何缓解城投债风险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共同努力。城投平台发展至今已经过了20多年,在这期间,城投公司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承担了由此带来的巨额债务问题。随着城投债的“雪球”越滚越大,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如何缓解城投债风险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摘要:城投债作为我国信用债市场的重要品种,一方面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提供了资金保障,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其规模迅速膨胀也积累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高企的背景下,其隐性担保能力的下降改变了投资机构对城投债的风险偏好。本文基于城投债现状、地方债务风险形成机理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难点,构建了以打分卡及信用利差为基础的内部评级体系。同时,对新时期城投债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城投债发行计划和规模,防控债务过度累积和短期债务占比过高;根据城投公司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因素设定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劳子良  陈子朋 《甘肃金融》2023,(9):57-63+56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区域空间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上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其经济一体化水平对我国实现国家内部的产业协调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经济一体化为理论基础,利用2015—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各项经济指标,考察了各城市GDP增速、三大产业比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存在各城市发展目标差异大、政策和制度上协调难度大、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为了探寻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分析了2010—2020年期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的市场分割程度逐渐减少,地方保护对大湾区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对外开放程度过高等因素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总体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水平仍在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存在差异,导致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究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问题,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首先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关注人才流失、人才培养、薪酬福利、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等问题,接着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方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经济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介绍我国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的发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了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和偿债能力,重点比较了这两类债券的要素、风险与监管。最后建议,地方政府债券和城投债都应市场化发行,并且要建立起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体系,使投资者能够清楚了解各地区的风险状况和信用等级。  相似文献   

10.
姜红 《投资与合作》2022,(10):52-54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不同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情况不同,而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需明确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特征,对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问题进行剖析,并探究解决策略,这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近期中央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出台的文件,总体态度表明风险可控,且将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提上日程,同时回顾了2010年以来城投企业公开市场发生的信用事件,从类似事件的解决路径看出城投债背后较强的政府隐性担保性质;另外财务数据显示城投企业整体短期偿债能力尚可,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最后对未来城投债投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发行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城投债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轻地方发展压力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效应,城投债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发行种类也日益丰富,城投债以其安全性高,风险性水平较小等优势日益成为债券市场上较受欢迎的投资品种。总体来说,由于地方政府信贷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城市投资债券的短期风险可控。然而,随着城投债规模增速过快、利差水平下降和风险上升,城投债风险隐患愈发突出。首先探讨了城投债发展现状和机遇,分析了我国城投债发展中产生的风险及成因,基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发展现实,针对我国城投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防范化解城投债风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毛捷  黄春元 《金融研究》2018,455(5):1-19
基于典型事实和理论分析,并利用2004-2015年中国地级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债务水平未突破债务平衡点时,地方政府举债的正面作用(弥补财力不足、完善基础设施等)占优,将促进经济增长;一旦债务水平超过债务平衡点,地方债务将抑制经济增长。上述发现与利用跨国数据的既有文献所得结论一致。(2)有别于已有研究,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债务平衡点较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在这些地区更易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产业结构、房地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是否属于城市群等可以解释东部地区较高的债务耐受性。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深刻认识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财政透明度作为地方政府信用的体现,会影响评级机构对城投债的信用评级,然而鲜有文献论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2012-2014年城投债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财政透明度对城投债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财政透明度越高,城投债信用评级越好。进一步地,城投债规模越大,财政透明度与城投债信用评级的正相关关系越显著;城投债存在信用担保,会弱化财政透明度对其信用评级的正向影响;另外,城投公司的偿债风险越小,财政透明度对城投债信用评级的正向作用越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能够提供财政透明度与城投债信用评级关系的经验证据,而且可以为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地方政府债务信用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信用评级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邓丽媛 《现代金融》2023,(3):21-29+51
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使用深度维度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大于数字金融的其他维度。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依次跨越门槛值,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鉴于此,应积极推动数字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深度融合,采取差异化数字金融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关注数字鸿沟因素对数字金融溢出效应的约束。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实证分析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显著。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不同地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明显与地方投资行为、政府行为以及财政能力等因素有关,而与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水平关系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需要关注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适度性,以及建立正常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罗荣华  刘劲劲 《金融研究》2016,430(4):83-98
本文对城投债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纽带、地方政府对城投债的隐性担保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2009年至2014年的城投债数据,我们发现:第一,无担保城投债与第三方担保城投债在发行利差上无显著差异,表明市场认为无担保城投债背后存在政府的隐性担保。第二,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会通过影响政府的担保能力和担保意愿的作用机制,进而影响城投债的发行定价。第三,宏观环境、债券特征、发行人规模会对城投债的发行定价产生显著影响,而城投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体现了城投公司形似“公司”实为“融资工具”的现实特点。这些结论对完善城投债的交易机制和发展未来的市政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博  赵森杨  罗荣华  彭龙 《金融研究》2022,506(8):18-37
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群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271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的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该结论不随模型设定、代理变量、估计方法更改而发生变化。(2)从时间维度上看,基础设施的服务期限较长,因此地方政府债务对邻近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间累加,即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省际间存在市场分割,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省内强于省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发达区域。(4)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具有正外部性,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提升区域内互联性,促进了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应同时考量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区域差异;此外,制定地方债务相关政策时应在稳增长(同时考虑本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和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9.
将我国的城投债转化为市政债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保障地方政府的合理融资需求和保护投资人利益的客观要求。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举债方式的转变。相比城投债,市政债具有偿债责任明确、透明度较高、投资者分散等优势。我国发展市政债,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科学透明的债务管理机制,完善债务监管体系及相关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0.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本文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解释力更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产业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的限制:(1)金融集聚对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2)金融集聚能显著促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小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且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3)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控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将促进中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上述发现为优化金融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决策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