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阎姝宏 《东北之窗》2010,(12):66-68
皮影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亟须保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皮影戏起于汉代,清朝时已十分流行,经过改造创新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戏.如河北乐亭皮影、唐山皮影、河南罗山皮影、山西皮影等,深受各地观众的喜爱。 皮影戏植根于民间,受各地风情、方言、习俗、审美观点等影响,逐渐形成了各自特色。尤其是皮影音乐,更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点,对当地其他音乐形式的发展和演变起到特殊的催化作用,辽南皮影音乐对与它同期存在或稍后于它而存在的辽宁地区其他音乐形式则产生了“温床作用”。  相似文献   

2.
皮影戏发源于陕西、 山西、 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剧之一.与陕西、 甘肃一代的皮影高度约30~40厘米不同,每张腾冲皮影的高度基本都超过50厘米,大的甚至达到70~80厘米,因此腾冲皮影又有"大皮影"之称.与影视剧的"录播"相比,腾冲皮影戏并不依赖现成的剧本,而是需要大量的即兴发挥,完全是"现场直播",因此极为考验艺人的艺术功底,而且演出还是个透支体力的活,从这层角度看皮影演出又比拍影视剧难度更大些.腾冲未来皮影发展策略:正视传统艺术没落的现实,走产业化创新发展之路;抓住腾冲旅游发展机遇,实现皮影与旅游共生共进;加大腾冲皮影戏宣传推介,推动腾冲皮影"以点带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皮影艺术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无论是其传统的表达形式还是其优美的造型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本文通过追溯皮影的历史、皮影人的制作艺术表现形式、皮影人物景物造形特征等,分析概括了皮影戏对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陇东皮影、山西皮影、唐山皮影的不同特点。通过对皮影戏研究为文化的传承付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皮影传奇     
澄波  张春雷 《东北之窗》2011,(12):56-57
6月11日,我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62岁的宋国超在家中给皮影上色。他是复州皮影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复州皮影戏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造型工艺及原生态的辽南民间唱腔、音乐、影卷等见长。宋国超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爱学皮影的,心里就不免遗憾。  相似文献   

5.
尹生香 《中国西部》2016,(10):38-45
人们说皮影戏是电影的先导。电影发源于法国,皮影戏的故乡是中国。绚烂华美的图案化皮影造型、神话色彩浓郁的剧目、古朴的演出方式、古老优美的皮影唱腔……青海皮影戏,当地叫唱影子、灯影戏。它可是三百年来河湟地区民间艺术家们融会创造、有着浓郁乡土特色的戏剧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6.
泰山皮影戏是山东皮影戏的重要代表,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实践分析显示,泰山皮影学校教育在道具、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独特的经验。因此本文着重探究泰山皮影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以及泰山皮影的教育内容,反思存在的不足,使泰山皮影在未来能更好的应用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7.
王娜 《理论观察》2013,(12):95-97
中国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在古代风靡一时,为民族艺术的繁荣做出很大的贡献,也给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深刻的影响.面临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皮影等传统民间艺术的立足之地也在逐步的缩小.本文通过对以动画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方式的分析,以川北地区的皮影戏为例,将川北皮影戏的传承与现代动画片相结合进行探讨,得出一些启示,希望能为同类型民间传统艺术(如剪纸、木偶戏、摊戏等)提供传承和保护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阐述郴州地方戏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郴州地方戏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郴州福寿文化、山水文化为依托,发展地方戏曲旅游,以适应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丰富郴州旅游产品结构。开发时应遵循个性化、整体化、保护与创新相结合、观赏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原则,并提出了五点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具有十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又具备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中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在分析甘肃中医文化旅游产业特殊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甘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选择,为促进甘肃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泽林 《发展》2010,(7):12-15
文化是甘肃的名片,是甘肃软实力的核心标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明确要求:甘肃要“努力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物流业,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历史文化遗迹的挖掘开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何从民俗和文化内涵的角度进行开发,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已成为当今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曾强调指出:应加快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产晶是旅游目的地为旅游活动中的购物者,提供富有当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和具有工艺性、  相似文献   

12.
正金川历史悠久,民族交融,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瑰宝闪耀。这些传承千年的文化在当前金川脱贫奔康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本刊记者专访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康藏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任新建,听听这位被誉为"经世致用"的藏学家剖析金川文化。"金川文化多元,尤其是乾隆军事文化、土司文化、碉文化、东女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很有特色。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可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民增收。"一开口,任新建就切入主题,"目前,金川正迎来几股东风,旅游发展正当时。其一,四川省提出发展全域旅游,通过旅游引领带动各行业,相应  相似文献   

13.
郭雨昕 《魅力中国》2010,(32):38-38,2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依托。甘肃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的省份,文化资源是甘肃旅游的主打品牌。甘肃拥有始祖文化、丝路文化、石窟文化、彩陶文化、宗教文化。纵观这几年的文化旅游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虽有进步,但还是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气候。本文从甘肃文化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这种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旅游以其独有的方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种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西方和亚洲地区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文化,我们应该注重开发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大对外文化旅游促销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5.
李宁 《魅力中国》2008,(4):96-96
皮影是对皮影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一枝艺术奇葩,融合了民俗文艺的习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国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庆阳环县的皮影艺术是同类中的佼佼者,它的历史久远,艺术表现手法更丰富,近年来在海内外影响力极大。  相似文献   

16.
崔志英 《魅力中国》2008,(2):149-150
近几年来淄博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形象定位不够充分。要想在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赢得旅游者的眷顾与青睐,淄博必须整合和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赋予本地旅游产品更多的价值。淄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整合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齐文化、聊斋文化和古商文化。  相似文献   

17.
陇剧是甘肃的地方戏曲代表剧种。它是由流行于庆阳地区环县一带的民间皮影艺术“陇东道情”发展而成。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地方文化以其个性鲜明、底蕴丰厚成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整理研究地方文化,开发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是发展地方旅游的必要手段。广西东南地区拥有丰富而且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地方发展旅游奠定基础,但由于主观及客观原因,桂东南地区的旅游尚未形成热潮。文章意在对桂东南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对开发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旅游以其独有的方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种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西方和亚洲地区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文化,我们应该注重开发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大对外文化旅游促销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阎承骏 《东北之窗》2011,(Z1):100-101
辽南民间一抹暗香清朝末年,金州副都统府派出衙门笔帖式(即现今的文书)阎传家,带人赴唐山一带学习皮影戏,并将唐山皮影戏一整套制作和表演艺术移植于金州,开创了辽南皮影的先河。当时,从唐山学艺归来的阎传家等人,每天就在金州副都统府衙门的院子里演练皮影戏,逢年过节还在这里为百姓演出。上世纪30年代,金州皮影此时已从金州城内传播到四周农村,当时的皮影艺人都居住在金州二十里堡和三十里堡一带,金州皮影的第四代传人赵贵范、许莲凤、陈美芝现在居住在金州二十里堡赵家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