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犹太人特有的文化和身份。文章从解析犹太文化入手,分析其历史、宗教和思维方式与犹太作家笔下人物身份认同的关联,揭示人物身份认同的三个阶段:身份坚守、身份迷失和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赫妍  王佳英 《理论观察》2014,(12):108-109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 1933-)是美国当代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极富影响力的犹太裔作家。《退场的鬼魂》是罗斯内森·祖克曼系列小说中的最后一部。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中的伦理结、伦理身份,从犹太身份、犹太传统、犹太救赎思想来解读作品人物拉里的身份伦理结,从而理解犹太人在他者的国度里陷入难以实现自我解放的身份困境。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篇美国学者所写的书评,对于《揭开哈尔滨犹太历史之迷:哈尔滨犹太社区概述》一书的评价较为客观,并得到作者本人的认可。张铁江先生接触到了一些有关哈尔滨犹太人资料后,敏锐地认识到哈尔滨犹太人及其遗迹遗址的重要意义,便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其中,通过大量收集整理相关哈尔滨犹太人遗迹遗址资料,张铁江率先提出哈尔滨犹太学,他不仅因其勤勉书写此专著为自己赢得了声誉,而且以其一人之力把世界犹太人的目光聚向了哈尔滨。  相似文献   

4.
《改革与开放》2008,(8):F0002-F0002
犹太人的成功,引起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赞赏与关注,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犹太成功的秘密》就是一本由犹太人专为中国读者精心撰写的有关犹太民族智慧与成功秘密的书籍,作者为美国犹太社团领袖和美国犹太联合会主席杰克·罗森。  相似文献   

5.
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认为,人类社会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语言和宗教。他试图从犹太文化中寻找到解决宗教冲突的智慧,国际主义理想和民族主义情怀这两种对立的情绪成为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心结。  相似文献   

6.
张璐 《黑河学刊》2009,(1):65-67
马拉默德以悲剧的精神渗透人生,又以喜剧的精神超脱人生。作品中的反英雄形象表现了处在生活重压下的现代美国犹太人的精神世界,犹太传统价值、理想的失落。他运用反讽的技巧将严肃的悲剧性主题作了滑稽幽默的处理。在传统犹太幽默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了黑色幽默文学的手法,打破了传统的悲剧和喜剧的界限,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使不幸和痛苦成为嘲弄的对象,反讽技巧的运用和对反英雄的塑造是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新蒙昧主义,是指盎格鲁撒克逊 犹太资本“神圣同盟”主导的美国霸权、像中世纪蒙昧主义时代天主教会一样.  相似文献   

8.
别了,伯南克     
毕夫 《沪港经济》2014,(2):24-27
正今年1月,伯南克挂冠而去。他所留下的不菲遗产,必将深远地影响着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走进哈佛的"神童"没有一丝官僚家庭背景,更没有厚实的资本支撑,在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名叫狄龙的小村子中出生的本?伯南克,可以看作是平民百姓实现"美国梦"的又一个范本。伯南克的父亲菲利普是当地一名药剂师,母亲是一名教师,夫妇俩生育了三个儿女,伯南克排行老大。菲利普夫妇名下有一个规模不大的药店。孩提时代的伯南克受外公弗里德曼的影响较大。弗里德曼是一名犹太律法的职业朗诵者,狄龙村附近有一座名为奥哈夫沙洛姆的小犹太会堂,  相似文献   

9.
奥克森伯格(Michel Oksenberg)先生1938年10月生于比利时一个犹太家庭,1939年随父母去美国。他师从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鲍大可,1963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博士学位,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太学、密西根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 作为著名的中国通,奥克森伯格先生还直接参与了中美建交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0.
在风起云涌的美国纽约百老汇股票证券交易市场上,虽一时取胜者不乏其人,但久踞股王之位的却也寥若星辰。而出生于拉脱维亚农村的犹太青年约瑟夫·赫希哈,孑身一人来到纽约的布鲁克林,却能巧借美国的这块投机者的风水宝地,大显身手,占尽风流,成为华尔街红极一时的“赚钱骄子”。 痴迷炒股勇出道。约瑟夫·赫希哈6岁进入美国,靠垃圾活命,虽备偿生活之苦,但发誓要脱离贫穷。他在同小朋友们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区,哈尔滨曾有两所犹太会堂,按照时间区分,分别名为老犹太教堂和新犹太教堂。老会堂位于现在的通江街上,当初被称为犹太总会堂。  相似文献   

12.
犹太民族有着独特的重文化重教育的传统,在哈尔滨的犹太人不仅开办中小学,还开办了工业学校、 会计学校和音乐学校等.办学的资金来自犹太社团、 犹太慈善机构的捐助,由学识渊博、 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校长.为使犹太青少年有机会接受传统的民族教育,还开办了民族宗教学校和民族大学.哈尔滨犹太人教育理念及模式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一是强化家庭教育理念,重视独立人格培养模式;二是强化技能教育理念,重视符合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模式;三是强化创新教育理念,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亲以色列院外集团(以下简称:亲以集团),是就美国对外政策从事院外活动势力最大的集团。它在迄今的一个长时期内,对美国的中东政策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对美国地方和联邦立法、行政机构的选举和运转,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数以千计的院外集团中亲以集团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人们常常将其归结为“犹太势力”。  相似文献   

14.
索尔·贝娄的小说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底蕴,描述了当代西方世界中犹太民族的生存问题,贝娄的小说从独特的视角给读者渗透着传统的犹太文化,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给读者心灵的震撼,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发人深省,研究犹太文化在西方社会中的体现对解决世界各国文化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父与子”的家长观、流浪意识和双重身份三个方面剖析索尔·贝娄作品中的犹太文化.  相似文献   

15.
赵阳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8):145-148,155
在近代波兰生活着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犹太族群。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其他国家中的犹太社区相比,波兰犹太社区在政治上享有更加广泛的自治权力。波兰犹太社区具有更为规范的行使自治权的政治组织系统;它们以社区特权和犹太律法作为行使自治权力的法律基础,对社区各项事务进行全面管理;其自治实践经历了从卡哈尔自治到犹太议会,再到18世纪末期逐渐崩溃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晃来晃去的人》是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的一部力作,小说描绘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犹太美国人的生存状况,小人物试图追寻自我和人生的意义,历经心灵的流浪却始终可遇而不可求,在荒诞世界中进退维谷,处境艰难.本文拟借助存在主义理论对该作品进行解读,试图从小说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挖掘其中的存在主义思想,以期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哈尔滨犹太社区的宗教精神领袖,吉谢廖夫拉比领导哈尔滨犹太社团近四十年,对犹太社团的运作乃至社区生活方式都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吉谢廖夫拉比的活动,从一侧面勾勒出哈尔滨多元文化中犹太文化、宗教、社区生活的诸多特质。  相似文献   

18.
维克多·沙逊和嘉道里是往昔上海租界不可一世的大亨,这两个大亨家族对上海近代经济、城市盛衰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所写的,只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希特勒法西斯残酷迫害和消灭犹太人,世界犹太人厄运临头时分,这两位在上海滩具有经济实力的犹太大亨,为犹太难民同胞做的一些贡献……沙逊的一幢大厦和一笔复兴基金维克多·沙逊是在1923年从印度孟买首次抵达上海的,当时他是任新沙逊洋行总经理。这时候,沙逊家族在上海经营  相似文献   

19.
受损的物品     
微尘在射进办公室的阳光里飞舞.他向后靠在办公椅里,摸着胡子叹了口气,然后掏出金属边眼镜,用他的法兰绒衬衫擦着.   “于是,“他说,“你离婚了,现在你想和这个犹太好小伙儿结婚.有什么问题吗?“   ……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西方世界出现了议论所谓新的工业革命的热潮。早在1970年,工人和记者出身的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发表了《未来的振荡》一书,论述了人类的未来社会,指出美国正酝酿着重大的社会和技术变化,引起了美国思想界的轰动。1980年他又发表了《第三次浪潮》,更加深入系统地论述了他的未来学观点。他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认为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所谓"第三次浪潮文明"的新时期。按照他的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